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8-10 13:55:23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根據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并能運用加減法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
經歷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學會主動與他人交流與合作,在教師指導下培養學生初步的問題意識。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交流研討
教學準備:圖書室或教室圖書角、課件或掛圖
教學過程:
環節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談話引入,創設一個借閱圖書的情景:
小朋友們都很喜歡書吧?今天是借閱日,小朋友們都來到圖書室借書。(出示情境圖)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使他們能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學生仔細觀察圖畫說出圖意,提出問題,并列式解答。
學生可能會提出以下幾種問題:
故事書還剩幾本?
46-30=16(本)
連環畫還剩多少本?
40-20=20(本)兩班一共借了多少本?
30+20=50(本)
學生自己邊提問邊列式解答
學生可能會有這些問題:
小男孩班比小女孩班多借多少本?
30-20=10(本)
故事書比連環畫多多少本?
46-40=6(本)
故事書和連環畫一共多少本?
46+40=86(本)
故事書比英語讀物少多少本?
50—40=10(本)
故事書和英語讀物共多少本?
46++50=96(本)
連環畫和英語讀物共多少本?
40+50=90(本)英語讀物比連環畫多多少本?
50-40=10(本) 1、教師提問:你從這幅圖中都發現了什么?根據這些信息,你能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解答?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再匯報。
2、教師引導到學生匯報
3、教師: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呢?怎樣列式解答?把它寫在自主小天地里。
4、教師引導學生把提的問題告訴大家,但不必強求一定都提出這些問題來,能說幾個就說幾個。
讓學生從發現的數學信息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使學生在互相交流的過程當中能獲取不同的方法
學生觀察圖畫,獨立思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學生先仔細觀察,然后在小組內討論、反饋。
練習1、2題要求學生看圖說出其中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并列式解答。
第3題教師先講清題意,要求學生熟練計算。
數學活動:身邊的數學
教師可以因地制宜用具體事物創設類似的情景,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1)箱子里有10個空位,外邊有13個瓶子。(2)把外面的瓶子裝到箱子里,還剩三瓶等。然后教師可以真正裝一裝。
發散學生的思鼓勵說出自己不同的想法。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