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8-10 14:12:21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觀察物體 教案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28頁“觀察物體”
教學目標:
1、知道從不同角度觀察,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要全面了解物體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感受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滲透全面觀察事物的辯證思想,培養學生初步的傾聽習慣、合作意識和評價意識。
教學具準備:學生照片 杯子實物 掛圖 數碼相機等
教 學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計說明
一、創設情境
1、聯系每人的座位情況進行簡單的位置復習。
要求學生說出自己、同伴在什么位置。
2、游戲――猜猜他(她)是誰。
教師課前用數碼相機拍下本班中一個(或幾個)學生不同角度的照片按背影-側身依次呈現給學生。最后驗證時出示正面照片。
1、學生分小組坐成U形,每小組4人,呈對坐形式。
自主發言,說的有道理即可
2、學生自由發言,并說明自己的理由。 教師從U型座位入手,復習位置的同時,增加學生的新奇感,并已猜猜是誰的游戲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通過學生觀察熟悉的人物的不同位置的照片,初步體驗到不同位置觀察的結果是不同的。
二、體驗、感悟、探究
1、教學例1――實話實說
(1)教師發給每小組一個杯子,放在學生中間,讓學生觀察并描述自己看到的情況。
(2)出示教材中(或教師畫出的杯子圖片――四個方位)請學生辨認,那個符合你看到的情況,并說出你的想法。
(3)你們看到的結果為什么會不一樣呢?
學生充分觀察,照實交流自己觀察的結果。
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說出自己的根據。
通過對實物的觀察到平面圖形的辨認,使學生再次體驗不同位置觀察的結果是不同的。要想全面了解事物特征,就要對物體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全面觀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說明
2、教學例2――體驗、探究、感悟(以其他形式替代教材例2)
(1)挑選禮物并向其他學生推薦介紹。教師為每個小組準備一件禮物,放在桌子中間,要求每小組4人按自己觀察的結果向全班學生描述自己的禮物。
教師在學生觀察的過程中,用數碼相機從不同角度拍下每組禮物的照片。
(2)組織學生交流
結合照片,看那組學生描述的最準確,并給與積極的評價。
(3)如時間允許,可讓學生打破組的順序自由觀察驗證。
3、出示課教材例2掛圖,首先讓學生猜想、描述一下小兔子和小猴子拍攝下的照片會是什么樣子的,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辨認圖片。
(1)小組學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認真觀察。
(2)輪流向同學介紹本組的禮物(以小組為單位按前、后、左、右、上――站起來觀察、下――可將玩具拿起來觀察)。
(3)結合其他同學敘述,和教師出示的“現場照片”,自由觀察、驗證、體驗。
(4)充分討論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
以實物替代教材圖片,便于學生從前后左右上下等不同方位觀察物體,同時使學生進一步體驗不同方位觀察到的物體的結果是不同的,訓練學生觀察能力、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圖片的觀察,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體驗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分析、綜合能力。
三、實踐應用
1、練一練1
(1)出示圖
(2)出示問題及看到的圖畫。
這幾幅圖都是誰看到的?
2、練一練2
準備小汽車玩具讓學生實際去觀察加以驗證,并可增加“下面”的情景。
說圖意講故事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說明理由。 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及想象和交流的過程。
四、嘗試小結、暢談收獲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暢談自己的體驗、感受收獲、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培養學生總結所學知識的良好習慣及語言表達能力。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