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8-10 15:08:13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蘇教版 教案
設計理念:
本節課通過生活場景,創設減法的情境,引入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減法的意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學時引導學生看懂主題圖中的統計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問題。教師指導幫助學生掌握退位的方法和減法豎式的寫法。最后師生共同討論如何把問題轉化為學具操作。
教學內容:
100以內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課本第58~59頁)。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正確計算100以內的退位減法。
2、通過觀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化算法。
3、進一步了解減法的意義,感知數的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10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會學。
教具準備:
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計數器。
學具準備:
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讀書館是干什么的嗎?
生1:是用來藏書的,里面有很多書。
生2:是用來借書的,大家都可以到讀書館去借書。
……
師:小朋友知道的還真不少,那你們去過讀書館嗎?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去,好嗎? (好!)
二、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展開新課。
比一比,看誰的反映最快(投影儀出示課件1),45可以分成幾和幾?57呢?
2、探究新知。
師: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目的地,——讀書館。(媒體出示課件2)
說一說,你們都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見兩個小朋友在看書。
生2:我看見墻上有一張表格,上面寫著兒童畫報,故事書,連環畫,原來各有幾本,借
走幾本?
……
師:你們看得很認真,從表格里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生1:兒童畫報還剩幾本?
生2:故事書還剩幾本?
生3:連環畫還剩幾本?
生4:三種書一共有多少本?
師:大家提了這么多問題,現在我們來解決這些問題。先解決第一個問題“兒童畫報還剩幾本?”
師:這個問題誰能用一個算式解答呢?
生1:我的列式是33 – 7。
師:為什么這樣列式?
生1:因為總共有畫報33本,借走了7本,表示33本中減去7本,就是剩下的畫報有幾本。
師:說的真棒!可是33- 7應該怎么算呢?
3、獨立思考,自主探索。
4、合作交流,探索算法。
看看哪組想出的方法又多又好。
方法一:把33分成23和10,先用10 - 7=3,然后把3和23加起來就是26。
方法二:33 – 3=30 30 – 4=26
方法三:13- 7=6 20+6=26
方法四:用豎式計算。(略)
小結:個位上的3減去7不夠減,在十位上借“1”,13 – 7=6
A:用豎式計算的同學請到黑板前板演。
B:師:為什么3和7要對齊呢?
生說后。
師:說得好!強調在豎式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生略。)
還有別的算法嗎?
(生略。)
師:同學們用的方法真多,這些方法都很好,現在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其他幾個問題, 做完后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三、寓練于樂,鞏固深化:
1、 基本練習(課本P54“練一練”1——3題。)
2、 游戲:乘車(用實物投影儀出示第4題,請小朋友戴上動物頭飾,出示車輛號,看自己應該乘哪輛車,站在哪輛車前。)
3、比一比,誰先到家。
四、課外延伸,繼續探究。
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提出問題,然后再解決問題,進而構建退位減法的基本思路。
五、課堂小結,激勵評價。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