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8-12 08:35:49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蘇教版 長方體 教案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經歷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發現規律,理解和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2.通過推導公式的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培養學生歸納、類比、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
3.使學生初步會運用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的知識,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復習題示圖,推導長方體體積公式的示意圖)
2.學生準備:①每人準備1立方厘米的小方塊若干.②每個學習組準備一個長8厘米、寬5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模型,一個棱長8厘米的正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下面圖中各是什么計量單位?它們之間有聯系嗎?
問:除了立方厘米,還有那些體積單位?
2.問:什么是物體的體積?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它的體積)
3.下面的圖形都是用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成的,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你是怎樣數出來的?
問:需要一個一個的數嗎?有沒有簡單方便的數法?
(只要數出每層長有幾個,寬有幾個,算出一層幾個,再數有幾層。)
4.完成練一練 1、2。
二、學習新課
1.探究長方體體積計算方法,推導公式.
(1) 小組合作,用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成長方體,把每次拼的情況記錄在下面的表里.
用小正方體個數
長方體的體積
(立方厘米)
長方體的棱長(厘米)
長
寬
高
(2)匯報,師板書填表。
(3)討論:通過拼擺,你發現了什么?
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數量與它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4)嘗試:根據剛才的發現,試一試算出發給各組的長方體的體積.想一想,要先做什么?
各組試算后,匯報計算方法:
先量長方體的長、寬、高.(長8厘米、寬5厘米、高3厘米)
8×5×3=120(立方厘米)
(5)歸納:通過上面的實驗,你得出什么結論?你能歸納出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嗎?
教師根據學生發言歸納并板書:
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個數等于長、寬、高的乘積.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2.教學例1
(1) 出示
(2) 生試做
(3) 集體訂正
3.練習
21頁 第4題
4.教學例2
出示,生試做
總結公式
5.練習
22頁,第6題
三.鞏固練習
補充練習
1.求下列各長方體的體積
(1) 長10厘米,寬8厘米,高3厘米
(2) 長2.5米,寬1.2米,高0.4米
2.求下列各正方體的體積
(1) 棱長8厘米
(2) 棱長0.5分米
3.一塊長方體石料長3分米,寬2分米,高5分米。已知每立方米石料重2.7千克,這塊石料重多少千克?
4.一個長方體形狀的食品盒,長30厘米,寬20厘米,高18厘米。做這個食品盒至少需要硬紙板多少平方厘米?這個食品盒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總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
五.課堂作業
21頁第5題,22頁第7題。
板書設計:
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
長方體 正方體
長 寬 高 長、寬、高相等
8厘米 5厘米 3厘米 (棱長)
8×5×3=120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bh V=a3
★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通過實驗,從具體操作情境中體驗和領悟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發現“長方體含體積單位的數量等于長、寬、高的乘積”,進而歸納出體積計算公式,并通過推理,得出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復習引入從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三個不同的計量單位之間的聯系入手,接著通過看圖數小方塊的個數,討論數的方法,為學生發現并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與這個長方體所含體積的個數之間的關系做好鋪墊。
探究長方體體積計算方法,分探究、發現──歸納、概括──初步運用三個步驟進行,其中“探究、發現”的過程讓學生進行小組活動,通過具體的拼擺過程,逐步領悟長方體長、寬、高的厘米數和每排擺1立方厘米小方塊的個數、擺的排數、層數之間的聯系,進而歸納出計算長方體體積的一般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獲得參與具體的數學活動和合作交流的體驗.并在具體的操作實驗中通過觀察、分析獲得規律性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讓學生通過從正方體與長方體之間的關系推理得出,有利于培養學生歸納和逆推的能力。
練習考慮了運用公式直接計算和在實際情境中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兩個方面。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