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今有客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覺。持衣追及與之而還,至家視日四分之三。問主人馬不休,日行幾何?
荅曰:七百八十里。
術(shù)曰:置四分日之三,除三分日之一,半其余以為法。副置法,增三分日之一,以三百里乘之,為實(shí)。實(shí)如法,得主人馬一日行。
〔一七〕今有金棰,長五尺。斬本一尺,重四斤。斬末一尺,重二斤。問次一尺各重幾何?
荅曰:末一尺,重二斤。
次一尺,重二斤八兩。
次一尺,重三斤。
次一尺,重三斤八兩。
次一尺,重四斤。
術(shù)曰:令末重減本重,余即差率也。又置本重,以四間乘之,為下第一衰。副置,以差率減之,每尺各自為衰。副置下第一衰以為法,以本重四斤遍乘列衰,各自為實(shí)。實(shí)如法得一斤。
〔一八〕今有五人分五錢,令上二人所得與下三人等。問各得幾何?
荅曰:
甲得一錢、六分錢之二,
乙得一錢、六分錢之一,
丙得一錢,
丁得六分錢之五,
戊得六分錢之四。
術(shù)曰:置錢錐行衰,并上二人為九,并下三人為六。六少于九,三。以三均加焉,副并為法。以所分錢乘未并者各自為實(shí)。實(shí)如法得一錢。
〔一九〕今有竹九節(jié),下三節(jié)容四升,上四節(jié)容三升。問中間二節(jié)欲均容各多少?
荅曰:
下初,一升、六十六分升之二十九,
次一升、六十六分升之二十二,
次一升、六十六分升之一十五,
次一升、六十六分升之八,
次一升、六十六分升之一,
次六十六分升之六十,
次六十六分升之五十三,
次六十六分升之四十六,
次六十六分升之三十九。
術(shù)曰:以下三節(jié)分四升為下率,以上四節(jié)分三升為上率。上下率以少減多,余為實(shí)。置四節(jié)、三節(jié),各半之,以減九節(jié),余為法。實(shí)如法得一升,即衰相去也。下率,一升、少半升者,下第二節(jié)容也。
〔二0〕今有鳧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鴈起北海,九日至南海。今鳧鴈俱起。問何日相逢?
荅曰:三日、十六分日之十五。
術(shù)曰:并日數(shù)為法,日數(shù)相乘為實(shí),實(shí)如法得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