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8-18 14:48:13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語文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的字的意思,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二、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反復誦讀體會。
三、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反復誦讀體會。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五、分課時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文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閱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4、指導書寫。
教學重點:
理清課文條理,弄清對“勤學好問”這一觀點的敘述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故事導入,設疑。
1、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導入新課。
2、揭示課題:學與問
3、提問:學與問到底有什么聯系呢?
二、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詞
(1)出示:
雞蛋五彩繽紛瞬息萬變觀察芳菲相輔相成翱翔
(2)開火車讀,注意:繽為后鼻音;瞬為卷舌音
(2)釋詞:
五彩繽紛瞬息萬變觀察芳菲相輔相成翱翔大林寺殿堂奧秘好奇強健日新月異
(4)再讀詞語。
2、檢查讀書
(1)指名分小節讀課文,糾正讀錯的字音和句子。
(2)分小組輪讀,把課文讀通順。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1、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讀后討論:
共5個自然段。
第1自然段寫“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
第2自然段寫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寫小學生有問題要請教別人,拜能者為師。
第4自然段寫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第5自然段寫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做學習的主人。
2、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連成一段話說一說。
(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問的重要性,再舉例證實;接著寫向誰問;然后寫問與思要結合;最后有理有據地提出觀點: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3、自由讀課文,思考:第一個自然段講什么意思?
2、討論交流。
四、指導書寫。
1、出示:齊讀。
2、請學生說說這些字的間架結構有什么特點。
3、師邊講解邊示范:
4、學生描紅。
五、作業設計:
1、比一比,再組詞。
輔括菲濱
鋪刮非賓
2、填一填,讀一讀。
無()無()五彩()()
日()月()花()花()
()()萬變相()相()
3、摘抄《大林寺桃花》。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復習導入:
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什么?再寫什么?然后寫什么?最后寫什么?請連成一段話說一說。
二、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大門的鋪路石。
2、指名讀,齊讀,問:這句話什么意思?
3、請自由讀課文第一、二兩節,以哥白尼為例說一說這句話的含義。
4、再讀該句。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引讀第三自然段。
2、師:我們面對的是怎樣的世界?
生:五彩繽紛的世界。
師:這個世界又怎樣?小學生呢?有了問題可以怎樣?又可以怎樣?只要怎樣?不管怎樣?都可以?......都應該......古人說......(生略)
3、同桌互相引讀。
4、指名一組試讀。
四、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我們有問題時可以請教別人,拜能者為師。我們還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請準備把沈括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2、指名講故事。
3、“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什么意思?為什么會形成這一現象?
4、沈括又是怎樣解開疑團的呢?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這段話。
2、“到那時,知識的天空將任你翱翔,宇宙的奧秘將任你探求,你將成為學習的主人。”這句話什么意思?
3、齊讀全段。
六、總結全文。
1、讀了這篇文章,你的學習將產生怎樣的變化?
2、說一個古今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小故事。
七、作業設計:
1、“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詩中的“盡”的意思是()
“始”的意思是()
這句詩的意思是()
這首詩的后一句是()
2、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說明“學”與“問”的關系是:(
)
3、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對我們的學習有什么好處?
4、搜集一些有關勤學好問的名言,然后讀一讀,背一背。
八、板書設計:
勤學
18、學與問問思結合--養成習慣
好問
九、我的教學反思: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