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09-08-18 16:00:11 下載試卷 標簽:說課稿 三年級
《鱷魚的爭斗》是三年級新教材中的一篇課文,生動而具體地記敘了德國動物學家在東非的一個火山湖畔,觀察到了鱷魚羅賓和入侵者之間的爭斗。后來,他又經過長期地觀察和研究,得出了鱷魚雖然很兇殘,但在同類爭斗時從來不拼個你死我活,而只是點到為止的結論,讓讀過此篇文章的人都倍感驚訝。出于對動物的喜愛,出于對鱷魚爭斗時點到為止的感動,我選擇了這篇課文,希望學生在學完課文后不僅能在字、詞、句的積累,朗讀、說話、想像能力的提高上有所長進,更希望他們能在鱷魚爭斗中有所感悟。
課前活動,改變了以往組織學生積累詞、段,或背誦古詩名言,選擇了和課文相關主題的一些小動物,從特征、品質、以及這一小動物所屬課文的中心把學生引入當天的學習,而且幫助學生對舊知進行復習鞏固。
收集資料是本單元重點學習的內容,有效地收集資料,對學習語文來說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為教師在布置收集任務的同時,我更注重培養學生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我鼓勵他們用各種方法去收集信息并通過歸納、整理用自己的語言進行交流。學生在此過程中既能拓展知識面,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提高。通過一個時期的訓練,學生基本上能通過網絡、書籍、報刊查找資料,也學會了借助眼睛觀察、借助嘴巴詢問,這同樣也是收集信息的有效途徑。
古人把學習稱為“讀書”、“念書”,抓住了學習語文的關鍵,只有“熟讀”才能“精思”。“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古人讀書的經驗之談,至今仍有著一定的意義。語文課不能沒有朗朗的讀書聲,應該以讀為主,通過讀來解決語感問題。整體感知課文這一環節,學生通過自由讀課文,對文本有了初步的認識,結合填空,出示本文的中心句“鱷魚雖然很兇殘,但在同類爭斗時從來不拼個你死我活,而只是點到為止。”毫無疑問學生會覺得難以置信,在朗讀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也就不難了。然而,在課文學完后,再一次出示這句中心句時,由于學生對鱷魚有了新的認識,情感當然也發生了變化,欣慰、釋懷自然洋溢在學生的朗讀中了。當然在這一頭一尾中我也著力為學生創造大量讀的機會:抓關鍵字、詞的讀,比較入侵者之前的囂張和失敗后的垂頭喪氣的讀;教師渲染氣氛的引讀,學生在理解文本基礎上的有感情讀……通過讀不僅幫助學生積累了字、詞、句、段,更促使學生在深情誦讀中用心靈和文本直接對話,從而領會了文本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同類之間和諧共生才是美好的。
語文課上,把握課文的文學特性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感悟與延伸。抓住了教材的情感點和學生的情感點,就能使學生在激蕩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勵,使學生在高昂的情緒中產生想像和頓悟。學生如果能結合文本,結合所學進行合理的想像,并將之轉化為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那么他們一定是理解了課文,理解了作者的意圖。教學中我結合課文適時地為學生創設機會,如:“入侵者展開了挑釁,它好像在向羅賓一家示威,仿佛在說什么?”意在讓學生生動地再現入侵者的狂妄自大、不可一世、志在必得。“羅賓沒有咬下去,僅僅保持這種狀態,并且持續了大約5分鐘,這似乎是在警告對方,好像在說什么?”則是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感染羅賓的點到為止、大度寬容。
除此以外,我還為學生創設了另外兩個交流,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開課之初交流收集到的關于鱷魚的資料和學習即將結束時談談對鱷魚的重新認識,這樣在進行語文訓練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拓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
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靜下心來,拋棄浮華,恰當運用媒體,多投入一些情感,學生一定能在充分朗讀中,領悟到語言文字之美,感受到情感的激蕩,被喚醒可愛的童心童貞。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