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8-18 17:21:42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語文
教學目標:
1、讀讀背背六句格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2、閱讀《燕子專列》,了解短文的內容,體會人們對燕子的無私關懷的美好感情。
教學設想:
本次訓練包括一個讀讀背背、一篇短文閱讀。訓練主要以學生為主,自主學習。教師用有效的激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名言用各種形式的讀和背來幫助學生積累語言,為幫助學生學會運用,我還設計了相應的拓展訓練。短文的閱讀放手讓學生自讀感悟,在感悟中掌握一些閱讀的方法,培養獨立閱讀的習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教材的內容對環保教育進行滲透。
教學準備:課前收集有關愛護動物的文章。
教學過程:
一、讀讀背背
導入:以前,我們學了許多的名言名句,這些這些至理名言,有的讓我們明白很多道理,有的讓我們學會這樣做人,還可以時時鞭策我們前進。今天,我們再學六句格言。
1、用各種方式讓學生朗讀六句格言。(用激勵的語言鼓勵學生多讀,可用比賽讀、推薦讀、邀請同伴讀等方法,只要學生肯多讀,接下來的理解背誦就不成問題。)
2、小組中說一說六句格言的大意,提出疑問。
3、班內質疑,對有難度的句子教師做適當指導。
4、再進行朗讀,然后背誦。
5、拓展練習:
當你的朋友遇到困難想要退縮,你可以用“”鼓勵他。當有人做題不夠認真,一時找不到答案時,你可以對他說:““當你看到別人因為有一點小成績就開始驕傲時,你會用”“勸告他。
二、閱讀短文
1、初讀短文
要求:借助字典讀準字音,讀懂句子,讀通課文。
2、再讀課文
要求:(1)結合上下文準確理解詞義。
(2)弄清”燕子專列“是怎么回事,為什么要給燕子安排專列。
3、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們對燕子無私關懷的美好感情。
(1)對瑞士政府為燕子用專列送行,你想到些什么?
(2)讀后,你想對貝蒂小姑娘說些什么?
(重視學生閱讀后的個人體驗,尊重學生的個人想法,要留有較充裕的時間讓學生相互議論、交流想法。)
4、擴展閱讀《一家人捧雛燕急追南飛燕》,談談你的體會。
(借助教材及有關資料,對學生同時進行愛護小動物,保護環境的教育)
板書:
燕子專列?
通讀短文
再讀知大意
深讀談體會
附有關文章:
燕子專列
火車站里靜靜地停著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站臺上站滿了送行的人們。他們像送別自己的親人、朋友一樣,依依不舍地等著列車啟動。這時,一個小女孩捧著一只紙箱子和她的父母氣喘吁吁地跑進來,大聲叫喊著:“等一等!請等一等!”
人們紛紛為他們閃開一條道路,小女孩跑到車門口,將紙箱子遞給站在車門口的乘務員小姐。
乘務員小姐微笑著接過紙箱子,對小女孩說:“謝謝!你真是個可愛的‘小天使’。”她還邀請小女孩到列車里。哇,滿車廂都是大大小小的鐵籠子,數不清的燕子快活地在里面跳躍著、呢哺著,聲音是那樣清脆悅耳。
乘務員小姐和小女孩打開紙箱子,只見里面也是十幾只正在瑟瑟發抖的燕子,其中兩只燕子的腳脖上還系著紅布條呢。她們一起將燕子裝進鐵籠子里,不一會兒,暖和過來的燕子開始歡快地鳴叫起來,好像在向熱心的人們表示謝意。
列車漸漸地駛離站臺,越走越快,人們都和小女孩一樣,在站臺上追趕著,大聲為列車上的燕子們祝福,向它們揮手道別。
這是怎么回事,燕子竟然坐上了專列?
這個故事發生在1990年的春天,地點是歐洲的內陸國家瑞士。
這年的春天,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春天,天氣驟熱驟冷。成千上萬只燕子按時遷徙到北方,卻遇上了前所未有的春寒天氣。幾乎所有的昆蟲都被凍死了。那些長途跋涉歸來的燕子們找不到一點東西吃,饑寒交迫、近于昏死的燕子處處可見。
這一慘劇震驚了瑞士人民,也震驚了瑞士政府。為了幫助這些人類的朋友渡過難關,瑞士政府決定用火車將這些可憐的燕子送到南方去。
政府當局通過各種途徑呼吁人民行動起來,幫助燕子,要求居民們把燕子裝在筐子里送到離他們最近的火車站。一時間,瑞士的廣播電臺、電視臺里,不斷播送著尋找燕子的啟事。瑞士的居民,特別是靠近阿爾卑斯山的城鎮的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響應國家的號召。他們冒著料峭春寒,頂著漫天飛舞的鵝毛大雪,在凍得堅硬的山路上,四處搜尋著那些無力飛越阿爾卑斯山的燕子們。
送燕子上車的小女孩名字叫貝麗絲,家住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小鎮里。他們一家先是收容了住在自己家屋檐下的一對燕子,接著又頂著風雪,去山間巖縫里找尋那些快凍僵的燕子。整整一天,小貝麗絲的手凍僵了、臉凍紅了,但他們一家共救護了十幾只可愛的小燕子。他們將燕子裝在一起,并給住在自己家里的燕子拴上紅布條,希望它們平平安安,過了春天這段寒冷天氣再回來做客。最后,小貝麗絲和爸爸、媽媽一起趕到火車站,將燕子送上即將出發開往南方的列車上。
春天漸漸過去了,夏天來到了,燕子們又飛回來了。一天,小貝麗絲放學回來,快到家門口時,突然聽到燕子的“啾啾”聲。她仔細一看,正是那兩只腳上拴著紅布條的小燕子,她不禁拍著手大聲笑著、叫著:“啊,燕子飛回來了!飛回來了!”
爸爸、媽媽聞聲趕到屋外,看見停在屋頂上的那兩只燕子,也高興地笑了。
兩只小燕子在天空中快樂地盤旋著,不時地從小貝麗絲面前掠過,好像是在向她表示感謝呢!
雛燕因尚不能飛翔,被南飛的父母遺棄怎么辦,坐火車追!2002年11月2日,東北有一家人就是這樣帶著22只雛燕,從大慶一直追到杭州,想讓小燕子追上它們的爸爸媽媽--
一家人捧雛燕急追南飛燕
數十只小燕瑟縮在窗臺
燕子秋天南飛過冬是自然規律,然而卻有很多小燕子因為飛不動而被父母遺棄在了寒冷的北方。
10月30日晚上,大慶采油四廠職工在家屬樓院內發現了數十只家燕,此時,大慶的最低溫度已經達到了零下10℃,這些燕子擠在三樓一戶人家的窗臺上,瑟瑟發抖,院內還發現了約100只凍死的燕子。家燕屬候鳥,一般來說,在10月初就會自東北向南飛,這些燕子可能是俗稱的“第二窩”,大約在9月初孵化出生,燕子大舉遷徙時它們尚不能飛翔,因此被無奈的父母留在了大慶。
大慶市民捕捉到了22只燕子,并求助當地媒體,希望把燕子送到它該去的地方過冬。當地媒體記者請教了鳥類專家后,認為杭州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燕子南飛并不是一口氣就飛到目的地,而是漸停漸行的。據他們估計,在杭州這些燕子有可能追上它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奔波三千公里南下“尋親”
10月31日晚6時,大慶油田職工齊樹國一家三口肩負全體職工的重托,帶著裝有22只小燕子的鳥籠踏上了南行的列車。從大慶開出的直達火車,杭州已經是最靠南的地方了。
11月2日上午10時,從齊齊哈爾開往杭州的1344次列車緩緩駛入杭州火車站。22只在黑龍江大慶剛剛出生兩個月的小燕子在齊樹國一家的護送下,來杭州追尋它們的父母。22只雛燕經過40個小時顛簸、行程近3000公里,到杭州時,僅剩下9只還存活著。
一家三口是父親齊樹國、母親王雪霜、兒子齊熙。
年僅4歲的小齊熙長得白凈可愛,一路上正是他和父母一起照料著22只小燕子。經過一路的強化“培訓”,小齊熙已經能熟練地喂燕子吃面包蟲了。“路上一共死了13只。”初到陌生城市的齊熙興奮勁兒剛過,便懷念起那13只不幸夭折在尋親路上的小燕子了。
9只頑強生存下來的雛燕,在杭州市愛鳥委員會等部門的幫助下,已正式被杭州動物園鳴禽館收養,它們暫時棲息在杭州動物園里,由經驗豐富的鳥“保姆”照料,等到春暖花開時將它們放飛,也許那時北歸的燕子媽媽正好路過杭州,分別了一個冬天的東北家燕,在美麗的杭州會合,一起飛向遙遠的大慶。
小燕子杭州找到新家
11月2日小燕子抵杭后,當地媒體記者立即開始為它們尋找一個臨時家園。下午5時,記者趕往杭州動物園。副園長王福云和鳴禽館的工作人員從一家三口手中接過了裝著小燕子的鳥籠。“活下來的都是好樣的。”旁邊一位工作人員說。
這9只為尋親奔波了三千公里的小燕子僅有1只略顯萎靡,另外8只大多精神抖擻。一位工作人員抓起一把面包蟲扔進鳥籠,小燕子們立即歡快地爭起食來。
動物園的工作人員介紹說,燕子最適合的生存溫度應該在零上10℃至20℃之間,因此它們會夏避南暑,冬避北寒,一年遷徙過半個地球:家燕屬候鳥,夏天到北方繁殖生子,冬天老燕帶著小燕飛到南方,次年飛回。明年春夏之交,小燕子的父母將可能路過杭州。
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積累·運用七》習作指導
《我學會了......》習作指導
車陂小學五年級組全體語文教師
《積累·運用七》的習作是這樣要求的:
如果問到同學們都會做些什么,大家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會游泳、會畫畫、會照相、會做飯、會做農活......回憶一下,你的這些本領是怎么學會的。在學習的過程中,酸、甜、苦、辣的滋味都可能嘗過,其中有些事,可能是你終生難忘的。把這些經歷、體驗寫下來,不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嗎?選一件感觸最深的寫下來。寫的時候,注意把學習這項本領的經過寫具體,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設計理念:
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精神,體現語文教學的綜合性,將語文教學中的“課外閱讀、口語交際、習作”與“綜合實踐活動”融為一體,用活動為學生創設真實的口語交際、習作的情境,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生活、積累素材、提煉思想、豐富情感、產生表達的欲望和興趣,在運用口語交際和寫作進行活動當中,學習練習口語交際和寫作,學會觀察生活,記錄生活,同時促成學生的全面發展。
訓練目標:
1.引導學生寫自己親身經歷實踐,寫自己的真切體驗和感受最深的事。
2.把這件親身經歷的事情的經過寫具體,要準確的表達自己地真情實感。
3.練習把一件事情寫清楚,學會觀察生活,記錄生活。
4.題目是半命題,由自己的作文內容來確定。
訓練重點:
回憶一件自己學本領的事,體驗當時的情感,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的思維,并寫出做這件事的酸甜苦辣的體驗和感受。
訓練難點:
寫出這件親身經歷的事,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要準確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課前準備:
回憶自己學會了哪些本領,怎么學會的,開展一次學本領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到的酸、甜、苦、辣的滋味讓你終身難忘。
訓練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拓寬思路,選擇材料。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們平時除了認真學習以外,空余時間會做些什么?學會了哪些本領?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拓寬思路。學會本領可以是某方面的技能、技巧,例如:體育方面的技能:游泳、打乒乓球等;勞動技能方面:做飯、放牛等;藝術方面的技能:彈琴、照相等;學習方面的技能:觀察、制作標本等;人際交往方面的技能:傾聽、理解、和睦相處等......
2、同學們真了不起,學會了這么多本領。我真想知道你們每個人是怎么學會的,在學的過程中,你一定會有許多深刻的體會,請把你怎么學會一種本領的經歷和體驗講給別人聽,讓大家分享你的酸、甜、苦、辣。
二、明確習作要求
1、所寫的內容要真實,一定是自己經歷、體驗過的,而且是感觸最深、記憶猶新的。
2、要把內容寫具體。
3、題目自己定。
三、指導寫法
1、敘事完整,有條有理。
在敘述事情的過程中要把經過有順序地寫清楚,寫完整。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對事情的經過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刻的體會。在此基礎上,按照一定的順序,有條理地敘述。一般來說,可以按時間先后順序敘述,也可以按事情發展變化的順序敘述。同學們可采用編寫提綱的方法,在寫作之前,先把事情是怎樣一步一步發展的開始怎樣,經過怎樣,結果怎樣,有哪些體會,一一列出來。想想這樣安排是不是把事情的經過說清楚了,有沒有不妥之處,整理好提綱后,再動筆寫。寫清楚事情還不夠,必須要合理安排材料,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寫生動,才能是一篇好文章。寫具體不是指什么都寫,應選擇重點的地方詳寫,非重點的則一筆帶過。
2、語言生動,表達真情。
在表達的時候語言要生動、活潑、流暢,把人物在事件過程中的神態、動作、語言等作細致的刻畫,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深入描寫,表現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階梯練習
(1)寫本領是寫一件事,重點是交代怎樣學會這項本領的,它往往離不開對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還可以談談自己的體驗。
看看下面的片斷屬于哪一類,請選擇正確答案打“V”。
1)包餃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捏住這邊,那邊的餡冒出來;捏住那邊,這邊的餡又冒出來。我索性用兩只手捏,沒想到,兩邊沒漏餡,餃子的“肚子”卻破了,我趕緊拿一張面皮,把它的“肚子”補上。(a.動作描寫b.心理描寫c.語言描寫d.談體驗)
2)剛才的興奮勁兒一點都沒有了,難道我連一顆小小的扣子都縫不好?(a.動作描寫b.心理描寫c.語言描寫d.談體驗)
3)看到自己釘好的扣子,雖然不美觀,但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因為這是用自己的雙手,經過勞動獲得的成果。(a.動作描寫b.心理描寫c.語言描寫d.談體驗)
4)我成功了。我迫不及待地把一碗噴香的勞動成果端到爸爸面前:“請您品嘗,并提出寶貴意見。”爸爸舀了一湯匙蛋炒飯在嘴邊里慢慢嚼著:“噢!味道不錯。我的小公主能在做出又先又香的飯,真不容易。希望你以后多多實踐,生活中還有許多事情等著你呢!”我自豪地笑了,笑在臉上,樂在心窩里,因為,我不再是飯來張口的人了。(a.動作描寫b.心理描寫c.語言描寫d.談體驗)
(2)、很多同學都會騎自行車,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員,請邊回憶自己騎車的過程邊填空。
1)我學習騎車的順序是:先學,再學
,......
2)我覺得,學習環節最困難?有些什么小故事?
。
3)陪伴我練車的人是,他對我的幫助是
。
(3)同學們有過在家里做飯、炒菜的經歷嗎?請把其中的經過具體寫下來。
五、學生自由作文,個別指導,怎樣寫具體。
教師對習作能力中下的學生進行指導,請他具體說一說自己學會某方面本領的過程,引導他將過程說得更加具體全面。
六、組內交流
在組內把自己要寫的內容具體說一說,請其他同學評一評,哪些地方還可以再具體些。
七、佳作欣賞。
選學生有代表性的兩篇習作例文或片斷進行評議,以啟發思維。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明確評價標準
1、教師根據評議,肯定成績,并提出共性問題,如不具體討論怎樣解決。
2、評價標準
(1)內容真實。
(2)學會的過程真實具體,便于讀者了解學習經過。
(3)語句通順。
(4)要用修改符修改。
二、小組互評
在小組內讀一讀,請其他同學按評價標準進行點評。
三、自己修改
按老師批注及同學們的點評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習作欣賞
各小組推薦或自薦,請大家欣賞全文或片斷。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