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8-23 00:03:29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語文
學習目標:
1、用鋼筆描紅,努力寫得入體。
2、讀讀每組詞語,了解普通話里輕聲有區別詞義的作用。
3、選詞填空,辨別一些意思相近的詞。
4、給一段話加上標點符號。
5、熟記12個成語。
6、讀背一段選自《三字經》的話。
7、口語交際:暢想未來
8、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
四教時
教學過程:
練習6第一教時總第83教時
一、綠色拷貝
這次鋼筆描紅的一段話選自課文《秦兵馬俑》。我們先來讀一讀,從“惟妙惟肖的模擬”、“生動地再現”、“形象地展示”中,充分展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非凡創造力,字里行間流溢著贊頌、自豪之情。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這些鋼筆字的特點,細細揣摩一下運筆方法。同學們要從每個字的整體去觀察,不要看一筆描一筆,要一氣呵成。
本次毛筆臨寫的“司”、“氧”都是右上半包圍結構的字。“司”的“-和口”要往左放,右上、右中、右下要多留白,以求整個字的重心平穩。“氧”字著重練好橫折斜鉤這一筆:露鋒起筆,順勢向右上作橫畫,漸輕,在折處稍提后向右下作頓,再轉勢向下,作背彎后回峰向上輕快挑出。
二、趣味讀詞
同學們,我們來讀一讀每組的詞語,想想他們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嗎?原來,我們發現普通話中的輕聲還有區別詞義的作用呢!說一說,他們有什么不同的意思。讓我們再讀一讀,想一想。
sūnzǐsunzidìdàodìdao
孫子--孫子地道--地道
dàyìdàyidōngxīdōngxi
大意--大意東西--東西
xiōngdìxiōngdiduìtóuduìtou
兄弟--兄弟對頭--對頭
1、(1)我國著名的軍事家。(2)兒子的兒子
2、(1)在地面下掘成的交通坑道(多用于軍事)(2)真正的;純粹。
3、(1)主要的意思。(2)疏忽,不注意。
4、(1)東邊和西邊或從東到西的距離。(2)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有時特指人或動物。
5、(1)指哥哥和弟弟。(2)指弟弟。
6、(1)指正確;合適。(2)指仇敵或對手。
同學們,你能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嗎?如利害(lìhài)--利害(lìhai)前者是利益和損害的意思,后者則是難以對付或忍受。地方(dìfāng)--地方(dìfang)前者是本地;當地,他在農村的時候,常給地方上的群眾治病。后者是部位,部分,我這個地方有點疼。
三、辨析詞義
讀一讀每個句子,再進行嘗試性填寫。你填的合適嗎?
關于對于為了由于自從經過
(1)(關于)灰椋鳥的電視錄像,我一連看了好幾遍。
(2)(經過)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李時珍終于寫成了藥學巨著《本草綱目》。
(3)(對于)這個問題大家的意見是一致的。
(4)(為了)彌補身體條件的不足,鄧亞萍常在雙腳上綁上沙袋練習打球。
(5)陸地上的煤、石油等礦藏,(由于)長期開采,已經越來越少。
(6)我(自從)參加了體育鍛煉,身體強壯多了。
(練一練)為了由于關于對于自從經過
寫好字()每個學生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但()種種原因,()這個問題,學校過去一直沒能引起足夠重視。這學期,()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學校組織開展了寫字“大比拼”活動。()開展活動以來,同學們寫字的積極性十分高漲。()同學們近一學期的努力,大家寫字的水平明顯得到了提高。
同學們,我們還可以用這些詞造句呢!試試看。
四、標點符號
被譽為“中華第一奇山”的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這“四絕”而聞名于世。小作者同爸爸在暑假里游覽了黃山,他對黃山一絕“怪石”情有獨鐘,他不僅細致描寫了怪石的千姿百態,還有興趣寫了一篇作文,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讀一讀書中的一段話,試著給它點上標點。
去年暑假,爸爸帶我游覽了黃山。黃山上的怪石千姿百態,有趣極了。其中比較奇特的有“猴子觀海”、“仙人踩高蹺”、“夢筆生花”、“金雞叫天門”......遠遠望去,真是惟妙惟肖。回來后,我寫了一篇作文,題目是《黃山怪石》。每想到,這篇作文竟在《小學生作文》上發表了。我高興極了!
(練一練)
最近我讀了海洋的秘密學到不少知識對被人們稱為藍色寶庫的海洋發生了濃厚興趣要是有人問我你長大了當什么我就會自豪地告訴他我要當一名潛水員投身大海的懷抱里探索海洋的秘密
(趣味標點)
在一次宴會上,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巴爾肯博士提議,在座的每一個人用最簡短的話寫一篇自傳(敘述自己生平經歷的文章)。不一會兒,一位神情沮喪的青年,把自己寫好的自傳交給了巴爾肯。自傳只有3個標點符號:--!。自傳的意思是:一陣子橫沖直撞(“--”),落了個傷心自嘆(“!”),到頭來只好完蛋(“。”)。當巴爾肯知道了這3個標點的意思后,給這個自傳寫了一個評語,這個評語也只有3個標點符號:、......?這3個符號的意思是:青年時期是人生的一個小站(“、”),道路漫長,前途無量(“......”)豈不聞浪子回頭金不換(“?”)。巴爾肯的評語是對這位青年的鼓勵。
練習6第二教時總第84教時
一、成語樂園
中國的文字源源流長,博大精深,成語更是中華文庫的瑰寶。在每一次的練習中都會出現熟記成語這一項。它的要求是:熟記,大概了解成語的意思,高年級能適當運用。
1、把握成語之間的聯系蘇教版教材中每個練習有12個成語,表達著相同或相近的主題,這就給同學們很好的學習切入口。如:高朋滿座賓客盈門一見如故一見傾心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相見恨晚交淺言深形影不離難舍難分情同骨肉十指連心在學習時,我們先來讀一讀,再想一想這12個成語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先從從整體上感知這12個成語都是表達朋友多、情誼深的,而且每一組的兩個成語意思相近。接著,們再逐了解成語大意。
2、了解這些成語,不僅可以積累詞匯,還可以指導自己怎樣做人。高朋滿座:高貴的賓客坐滿了位子。形容來賓很多。
賓客盈門:客人充滿門庭。形容來客很多。
一見如故:故,老朋友。初次見面就像老朋友一樣。
一見傾心:傾心,一心向往;愛慕。一見面就產生了愛慕之情。
情投意合:投,契合。感情融洽,心意相通。
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合,契合。形容彼此心意相通,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相見恨晚:指認識以后很投緣,很談得來,覺得認識太晚了。
交淺言深:對交情不深的人誠懇規勸。
形影不離:像身體和影子那樣分不開,形容彼此寸步不離。難舍難分:形容雙方關系極為親密,不易分開。
情同骨肉:比喻情誼很深,如同父母兄弟。
十指連心:十個指頭的感覺很靈敏,都同向心里。比喻某人和有關的人和事有極密切的關系。
3、成語的學習重在運用和積累,教材中已經幫助我們歸類了,因此,我們背誦起來就方便了,并且也不會忘了。然而,靠教材中這僅有的成語是遠遠不夠的。那么,在課外應要求學生多看課外書籍,查閱資料,了解中國的成語文化,并融之在自己的寫作中。這樣,中國的成語文化才得以流傳。
二、、讀讀《三字經》
《三字經》是古時候一部流傳很廣、家喻戶曉的啟蒙讀物。從內容上看,它提倡尊敬、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中,又用較長篇幅告訴了自三皇五帝到宋代的史事,還講了許多我國歷史上發奮求學、終至成才的名人故事,內容廣博,非常豐富。特別是它采用三言韻語的形式,讀起來瑯瑯上口,不信,試試看。
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摘自《三字經》
你知道,這些句子里都講了寫誰的故事嗎?告訴你吧,古時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奮好學,還能不恥下問,向神童項橐請教。我們現在的學生,要以古代圣賢為榜樣,勉勵自己勤學。漢代學者路溫舒,曾經用蒲草編織成席,代替紙來抄寫《尚書》;丞相公孫弘曾經用刀削去竹青,抄錄《春秋》。他倆貧窮而無書,但好學不倦,終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讀書人,書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學,簡直是貽誤自己的前途。
(我們去讀《三字經》):趙中令讀《魯語》
彼既仕學且勤
趙普在宋太祖時任中書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奮讀《論語》,我們這些還在念書的小學生,難道不該以此自勉嗎?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
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
晉代人車胤幼年好學,因家中貧困,夜讀無油點燈,便捉許多螢火蟲用紗囊包好,懸在桌前取光讀書。孫康寒夜讀書無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讀書。二人不因貧困而廢學,終成大名。現在的學生多有父母資助讀書,更應該刻苦勤奮。
漢代人朱買臣家庭貧困,但他不忘讀書,上山砍柴時,邊走邊背誦書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學,把未讀完的《漢書》掛在牛角上,邊放牧邊閱讀。兩人勤勞而苦學,最后終成為有用之材。
練習6第四教時總第86教時
教學目標:
1、分析每個字的字形、筆畫。
2、注意寫字的章法。
3、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要一氣呵成,不要涂描。
教學過程:
一、教師講解兩個漢字的書寫特點
司氧
本次臨寫的“司”、“氧”均為右上半包圍結構的字。“司”的里面部分要往左放,右上,右中,右下要多留白,以求到時候字的重心平穩。
“氧”字著重練好橫折斜鉤斜這一筆畫,露鋒起筆,順勢向右上作橫畫,漸輕,在折處稍提后向右下作頓,再轉勢向下作背彎后回鋒向上輕快挑出。
二、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書寫
三、學生自由練習書寫
四、教師巡回指導
五、師生交流、評價
六、教師進行課堂小結
七、作業:學生練習書寫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