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8-24 16:43:20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語文
大自然的文字
你看那天上的星星
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有北極星的地方就是北方
我們不會迷失方向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云山變得像鐵砧
雷雨就要來到
你看那地上灰色的石頭
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它是石灰石
有它的地方曾經是一片汪洋
你看那森林里的花崗石
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它是冰搬來的
周圍的森林是后來才有的
......
大自然的文字呀
你多么神奇
走進自然仔細觀察我們發現你
深入思考善于請教我們讀懂你
一、談話導入:
1、今天,我非常榮幸能和和橋小學的同學在一起上課,我想同學們也非常想了解一下我這位新老師,正如我非常想了解你們一樣。好那我就先簡單的自我介紹一番。我來自徐舍實驗小學,我的名字叫周婕(多媒體出示或者黑板書寫)
2、認識嗎?這個字有點難哦,你們認識嗎?(了不起)(怎么不太敢?是不是因為我是你的老師?其實我們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你們現在就已經是我的老師了,你們不僅認識漢字還懂英文,英語水平已經遠遠高于我了呢!)(恩,你叫什么名字?)(你好,ⅹⅹ)。
(其實沒事,響亮地親切地說出別人的名字,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當然可能此刻我的身份有些特殊,課堂上我是老師,你們是學生,其實我們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3、剛才周老師夸獎你們不僅認識漢字還懂英文,可是有一種文字,對于我們整天做在教室里學習的人來說,也許就很陌生了。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媒體出示)
那么它是怎樣的文字呢?今天我就將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前蘇聯自然科學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書)
二、初步感知
1、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為什么他們會稱為大自然的文字的)
2、非常好,學貴有疑!那么就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快速地讀課文,這是寫在哪本書上的文字?這種文字指的是什么?
(1)學生快速朗讀
(2)貼出畫有書的紙。(或者多媒體出示)
(3)交流:大自然的文字指書中的星星、云、石灰石、花崗石。此時的我們知道這大自然就是一本書。
3、而且這本書可以分為上下兩冊。那么,你能根據課文給上下兩冊分別取個書名嗎?
(對呀,我們可以一本叫神奇的天書;一本叫有趣的地書。)
4、那么神奇的天書上的目錄就有哪些內容呢?(有星、云、)
有趣的地書的目錄上有(石灰石,花崗石)
三、精讀感悟
1、好了,孩子們讓我們趕緊從“神奇的天書”和“有趣的地書”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段文字讀一讀吧。呆會老師可要讓你來與我們分享一下你讀書的收獲哦,當然你在讀書中有什么疑惑也是可以提出來。
(1)學生自由讀一個自然段。
(2)你選擇的是哪一本書呢?(多媒體顯示天書和地書)
你選擇書中目錄中的什么呢?(分別顯示書目)
恩,先請你把這個自然段讀一下,再來交流你讀書的感受好嗎?
①先讓學生自由說,在出示填空。
▲你能簡單的概括一下嗎?▲
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②這“砧”讀什么呢?什么叫鐵砧?
▲(砧:錘或砸東西時墊在底下的器具稱為“砧”,那么鐵砧就是砸鋼鐵材料時用的鐵制成的叫鐵砧)(我們平時切菜用的砧板)
▲這里說的是砧狀云,老師這兒有一幅圖,大家可以看一下。(多媒體出示)
▲同樣出示填空:
③原來,這石頭還是碎貝殼呢!你能直接填出來嗎?
④▲恩,這段文字比較長,我們有必要都來看一看。
▲你看這兒一共有幾個問號?這也是我們的疑問呀,讀出好奇奇怪的語氣。
▲恩,你有什么收獲呢?
▲(1)從這些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呢?(大自然真的很神奇)
(2)那么你能用你的朗讀告訴我們大自然的神氣嗎?
(恩,聽了你的朗讀我也想仔細讀一讀這神奇的書了)
(3)不僅神奇,我還感覺到很有趣呢?你看冰塊還會“爬”呢?這是用的擬人手法。
誰能再用來讀一讀這句話,讀出它神奇有趣。
小結:看來,同學們把這兩本書讀得很認真。剛剛啊,同學們讀的是有字書,現在啊我要請同學們讀一讀無字書了,你們敢不敢讀?
三、拓展練習
1、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幾幅圖,請你仿照這幾句,選擇一幅圖寫寫好嗎?當然你可以謝謝你平時所觀察到的大自然的文字。把我們這兩冊書的內容補充的更完整。
2、看來大家對大自然觀察得非常細,要知道這正是看懂大自然的大自然這部大書的首要條件。那么我們要學會認識大自然的文字還要注意什么呢?
3、讓我們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4、這個自然就是告訴我們學會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就要(注意觀察、認真讀書、學會請教)
四、總結課文
同學們,大自然神奇有趣,這節課我們只是學會了讀其中的幾個字而已,周老師把剛剛在課上交流的內容寫成了一首小詩,我覺得我們可以把它作為這本書的序,讓更多的人都能來讀一讀它,能更加熱愛我們的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大自然,積極探索我們的自然!
?讓我們用心讀著這首小詩,結束這難忘的一課吧!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