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80后”教師遇上“90后”學生
來源:網絡 2009-08-31 08:29:02

這是一個奇特的教育現象:“80后”教師和“90后”學生,兩個極具個性的群體,在21世紀的校園里相遇了。所謂“80后”,指出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新生代群體。有人說,“80后”是畸形一代,他們顛覆傳統,沒有理想信念,沒有道德操守,自私、懶惰;又有人說,“80后”是超前一族,他們有個性、有激情,與時代接軌,敢于突破條框束縛。所謂“90后”,指出生于20世紀90年代的群體,現在正在中小學讀書。從教育視角看,與“80后”相比,“90后”學生越來越難教:任性、自私、個人主義嚴重,耐挫能力差,表現欲過強,叛逆性格明顯,沉迷網絡。與此同時,“90后”學生又顯出不同以往的優勢:創新能力突出,接受新鮮事物、適應社會的能力遠超前輩,視野更開闊,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多元,心智發展更超前,知識面、早熟度及個人能力的發展都遠超父輩。“80后”教師與“90后”學生的校園相遇必將導致兩個群體的碰撞。教育面臨的現實問題是:他們之間是融合還是沖突?是理解還是敵對?本文將結合4個個案,淺談“80后”教師該何去何從。
一、把威信捧在手上<案例1> 那一刻,我真的想過放棄!——“80后”教師小麗大學剛畢業就教高中,我真的很高興,學生們比我小不了幾歲,看著他們就像看到不久前的自己。起初我和學生平等相處,以學姐的身份對待他們,時刻都站在他們的角度為他們著想,尊重他們。因為容易溝通,很快我就和學生“打成一片”。但是慢慢地,我失去了本應該屬于自己的角色——一個教師作為管理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在我教課的第一學期,有一天我帶領學生去藝術中心看節目。同學們一如既往地十分隨意。由于是男女生混編,顯得尤為混亂。旁邊的班級學生都已經安安靜靜地坐好了,我班仍然鬧哄哄的。我試圖讓他們安靜一些,卻總也壓不住。同學們都習慣了我的溫和,一點兒也沒把我當作老師。我已經忘了那次晚會自己是如何收場的。但卻很清楚地記得,當我走出藝術中心時,眼淚控制不住地流了下來。我把學生當朋友,而那一刻我卻有一種被朋友出賣的感覺,突然就想放棄當老師了。思考:威信,不因為年輕而打折扣。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給年紀較大、經驗較豐富的老師,盡管年輕的老師也有很多優點,如朝氣蓬勃,干勁十足,能與孩子們打成一片等,但在家長們眼里,”“80后””小老師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倍受寵愛,且毫無從教經驗,把孩子交給他們,總覺得不放心。遭遇來自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危機,“80后”教師時常困惑:該如何樹立自己的威信?筆者認為,教師要樹立自己的威信,首先要做到“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這句話的意思是,溫和而嚴厲,威嚴而不兇猛,莊重而安詳。其中蘊涵的是“中”與“和”的思想:“厲”“猛”都太“過”,“溫”“恭”又“不及”。“溫而厲”是指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應以溫和為貴,讓學生如沐春風,樂于受教;對原則性問題則要“言必信,行必果”,克制年輕人的稚氣與沖動。“威而不猛,恭而安”是指老師在公開場合或者重大活動時要沉穩而內斂,寬中有嚴,嚴中有愛,寬嚴相濟。其次要以廣博的知識征服學生。老師的威信主要來自學生對老師的信服和敬意。而要想得到學生的信服和尊敬就要時刻遵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古訓。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敬佩有能力、有本事的老師,這就要求年輕教師精心備課,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教學水平。同時,年輕老師正好利用大學剛畢業,語、數、外、政、史、地等各科知識都還未忘記的優勢,和學生們共同討論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覺得,老師在知識儲備、智慧程度上確實勝他們一籌,是一位睿智的引導者,從而贏得他們的信賴。
二、把真心映在臉上<案例2>我的職業是教師,但我首先是“人”,如果教師都是一個模樣,就沒有特色了。——“80后”教師小燕下午2點20分,小燕身著休閑衫、牛仔褲,腳蹬運動鞋,肩背大挎包,悠閑地向教室走去。“我覺得自己挺‘另類’,年齡小,打扮得不像老師。我原來是什么樣,現在還是什么樣,我不會改變。我的職業是教師,但我是‘人’,如果教師都是一個模樣,就沒有特色了。”追星、上網、打游戲、吃零食……她與學生的愛好很一致,她常常認為自己無權指責學生。“我不是以師者的身份,而是以自己的方式要求他們,以自己的思想影響他們。給一個理想,希望他們達到;給一個模式,希望他們塑造;給一個平臺,希望他們創造。”有段時間班上紀律很亂,她沒有大聲批評,而是一聲不響地在黑板上用粉筆給學生們寫了一封信,此后每周的紀律檢查該班都穩居第一。在班會上講“向父母感恩”,她不是給學生們放感人的視頻,而是跟學生們一起計算“父母把我們養大要花多少錢,我們過多久、該如何來還錢”,結果那個周末,十多個家長深受感動:“孩子第一次給我夾菜,還問我辛苦么。”班上有學生談戀愛,她不是“嚴打”,而是說了一段話:“你們要有眼光,要耐得住孤單。我原來的男朋友很優秀,但是遠沒有我的先生優秀。你們倆如果想在一起,那就好好學習,考上大學。”結果每個學生都學會用陽光的心態去看待青春期的愛情。思考:民主平等對話,師生心靈相約。在對“90后”學生的教育上,“80后”教師需要更多的寬容與耐心,最好的共處原則是公開、坦誠、平等,這需要教師付出真心,需要師生的心靈溝通與互動。師生心靈相約,首先體現在課堂教學中。“80后”教師不要想著課堂是“我的地盤我做主”,不要我行我素、發號施令或挖苦中傷,而要放下架子,讓課堂成為學生快樂學習、汲取智慧的殿堂。師生心靈相約,還體現在課外活動中。無論“90后”學生如何頑劣,他們畢竟是孩子,如果課間有大姐姐般的老師一起游戲、聊天,外出游覽時有大哥哥般的老師一起高歌、歡笑,比賽時有同齡人般的老師一起吶喊、助威,他們就會把心交給老師。
三、把美麗穿在身上<案例3> 小女子芳齡23,要臉蛋有臉蛋,要身材有身材,要知識有知識,是咱們學校隆重推出、強力打造的‘學校寶貝’。——“80后”教師小華早上6點,天剛蒙蒙亮,小華就已經坐在梳妝臺前,修眉、描眼線、刷睫毛、打高鼻梁、涂口紅……整整花了30分鐘時間。“女為悅己者容,和學生見面,就得精神一點兒,把好印象留給學生,爭取讓學生注意你,跟隨你。” 新學期的第一堂課,小華進行自我介紹:“我是咱們學校隆重推出、強力打造的美女老師。小女子芳齡23,要臉蛋有臉蛋,要身材有身材,要知識有知識,也算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這正是談戀愛的大好時機,但我卻把女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奉獻給了你們。古詩有云‘人約黃昏后’,黃昏就是下午的6點到晚上9點。我呢,6點到8點陪你們上晚自習,等你們下課走完了,我收拾東西到家也9點了。所以,你們一定要珍惜學習的機會。”思考:內外兼修,智慧與美貌并重。上海曾有一所學校要求教師上課化淡妝,引起一些社會反響。其實,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了教師的形象也是一種教育資源和教育力量。“80后教師追求時尚,標榜個性,外在形象只需稍加引導即可入軌,關鍵要修煉內在的語言魅力和行為魅力。幽默風趣的語言、親切得體的舉手投足,讓教育如春風化雨。正如于永正老師說過的一句教育名言:幽默是教學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學習化難為易,使課堂和諧融洽,使師生心靈溝通。老師笑著看學生,學生就會笑著看老師。教師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帶著鮮明的感情色彩,會使學生置身于情感氛圍中,不自覺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實踐證明,一個干凈利落的手勢、一個信賴的眼神、一句情緒激昂的話語,都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給學生更多的笑容和快樂,做到舉止自然端莊、文雅大方,這樣的教學狀態才是有益和健康的。
四、把問題放在網上<案例4> 我的班級博客點擊率已經超過10000人次了。——“80后””教師小景自去年成為一名教師后,小景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工作之余,登錄到自己的博客,記錄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點滴感想。他的學生經常上去留言。“看到學生們的留言,感到自己和他們的心很近,有時候在課堂上無法解決的問題,通過這種心靈交流的方式反而得到了解決。開通一年來,我的班級博客點擊率已經超過10000人次了。” 思考:巧用網絡,小舟撐出綠蔭來。“80后”教師與“90后”學生的個性都非常突出,不可避免會發生師生沖突。如果“80后”教師不能冷靜處理好這些沖突,可能會激化矛盾,造成比較嚴重的后果。若能合理利用雙方都鐘情的網絡,則不失為溝通師生關系的妙招。有人說“80后”教師的電腦上肯定有QQ,而現在“90后”學生的電腦水平不遜于教師。沉迷網絡對“90后”學生(包括“80后”教師)固然大有害處,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當有些問題無法當面解決時,“80后”教師不妨借網絡工具冷靜地與學生交流,從而避免正面沖突的繼續直至成功化解矛盾。同時,由于網絡有一定的私密性,學生在安全的環境里容易說真話和心里話,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真實的思想狀況。總之,當“80后”教師遇上“90后”學生,只要“80后”教師用師愛的甘霖加以澆灌,用真心的溝通加以融合,用內外的美麗加以感染,用平等的交流加以引導,就能實現與“90后”學生和諧共處、共同發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