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1 23:41:08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內容:
P40~P41欣賞圖形,數學萬花筒,練一練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和設計圖案的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2、發展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像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欣賞和創造圖形美。
教學難點:
能正確判斷和拼組相同圖形。
教學準備:
10小棒,P40主題圖,P41“想一想”圖。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案。加深對圖形的認識,體會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1、出示P40主題圖,提問:
。1)你看這些圖案像什么?
。2)你覺得這些圖案美嗎?
2、引導觀察,提出要求:你知道這些圖案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嗎?請和同桌說一說。
3、引導交流。
(1)誰來說說看。
。2)你還有什么不同意見?
。3)看到這些圖形組成的圖案,你有什么體會?
4、提出要求:你能數出這些圖案里有多少個正方形和三角形嗎?請自己數數看,再和同桌交流。
5、引導匯報并提問:你還能從中找到一些拼成的圖嗎?
二、尋找圖案。進一步體會圖形在生活中的美化作用。
提出要求:請觀察你的身邊,互相找一找、說一說“你在哪里發現了什么圖案?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它有什么作用?”
。ㄔO計意圖:對于圖形的認識,從生活中熟悉事物的形狀引入,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想一想,涂一涂。學會用圖形進行裝飾,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1、P41練習1。這道題有四組圖案,你能說說這四組圖旁邊,各有一個什么圖形嗎?它有什么作用?(聽回答,貼出相應的圖形)
2、提出要求:請你從每組圖案中,分別找出這四種圖形。并像第一幅圖那樣,用不同顏色涂一涂。看誰找得準,涂得美。
3、引導展示、交流與評價。
。ㄔO計意圖: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嘗試,并讓學生充分交流,在交流中加深學生對平面圖形的再認識。)
四、擺一擺。拓展思維,進一步提高對三角形和正方形的認識。
1、談話引入。
2、提問:誰來說說,擺一個三角形要用幾根小棒?為什么?那擺兩個三角形呢?3個呢?
3、提出要求:請用小棒分別擺1個、2個、3個三角形。比一比,看誰用的小棒最少?小組內評價。
4、提問引導交流。
5、試一試:你能用10根小棒擺出幾個正方形?小組內交流評價。
五、本課小結。
(設計意圖:隨機進行小組評價,及時了解學生對本節課內容掌握的程度。)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