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警防三大“偏心現象”
來源:網絡 2009-09-02 08:53:05

現象一:偏“自己班級”
近一段時間,學生吃零食蔚然成“瘋”。為此,校長召開緊急會議,責令年級組長以上中層干部利用上午第四節班會課時間集中檢查。檢查時首先看現場,包括教室地面和紙簍里有沒有零食包裝紙,然后讓學生檢舉。對于經常吃零食的學生重則處分,輕則批評教育,檢查結果與班主任工作掛鉤?赡闹涝谡{查中奇跡般地發現,有幾個班級不僅地面沒有任何零食包裝紙,就連學生的回答也如出一轍,幾乎是清一色的“自己沒吃”、“沒有看見有同學吃”、“不知道”,讓檢查的領導目瞪口呆,原因自然是這幾位班主任得知消息后及時向學生進行了“引導”。
感悟:在平時的學校管理中,經常發現有的班主任存有私心雜念,在涉及個人利益與學校整體利益時,首先想到的是個人利益。有的班主任發現自己班級的學生有嚴重違紀時,能隱瞞則隱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為一旦報出來不僅給自己臉上摸黑,而且還要蒙受經濟損失。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弊大于利。學生都有很強的向師心,尤其對于班主任更是言聽計從。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落實在行動上,班主任弄虛作假會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導致學生價值觀錯位,不利于學生的人格完善。同時班主任偏袒自己班級的做法也不利于學校形成教育合力,會削弱學校的整體管理效率。
現象二;偏“自己學科”
某班紀律松懈,班風不正,學風不濃,除了班主任所教學科的成績在年級名列前茅外,其他功課均在年級倒數。為此,學校召開座談會,向學生調查原因,了解情況,找對策。據學生透露,該班班主任對自己所教的學科非常重視,經常對學生說自己教的學科如何重要,一旦發現學生在自己所教的學科上有成績退步的跡象,班主任立刻就找學生談心,重錘敲打,并向家長通報,尋找家長的支持和配合,而且總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地將班級的公共時間據為己有。教師、學生和家長對這門學科都非常重視,學生的成績自然就好。而對于其他功課,不管考得如何糟糕,也不管班上紀律如何差,班主任都視而不見,不聞不問。
感悟: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統帥”,班主任考慮問題必須以班級大局為重。作為班主任,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從班級整體利益考慮。班主任要認真做好班級的協調和統籌工作,而不能自私自利,只是考慮自己學科的成績。不管對哪個學科,班主任都要一視同仁,一旦發現學生某學科成績退步了,就要協助任課教師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只有班級的各學科成績都提高了,班級的總成績才能上去,學生也才能獲得全面發展。班主任的職責決定了班主任不能“只管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否則最大的受害者是學生,有的學生由于偏科而導致整體成績下滑,影響未來的前途和發展。
現象三:偏“關系學生”
如今家長對學校教育越來越關注,有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班主任在生活上的關照和學業上的幫助,習慣于給班主任一點小恩小惠;也有家長因為自己的子女學習成績差,紀律松散,于是送點東西,希望班主任手下留情,網開一面……
于是班主任上便在排座位時盡量滿足這些學生的要求,安排班干部的政策向他們傾斜,期末評選“三好學生”、“十佳學生”或入團時優先考慮他們……這些都在班主任的權力范圍之內,舉手之勞就能讓這些關系學生得到悉心照料和呵護。
感悟:班主任應該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要一視同仁。班主任的私心對于其他學生是一種不公,有的班主任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不惜喪失人格,不平等地處理班級事務,這會損害其他學生的利益。
班主任的“小動作”會降低自己的人格,讓學生瞧不起,有的學生甚至還會在同學面前炫耀,告訴同學自己家長曾送東西或請班主任吃過飯,此事一旦被學生知道后,就會大大降低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和形象。同時,有的班主任對關系學生格外關照,甚至他們犯了錯誤也睜一眼閉一眼,由此導致關系學生變得十分囂張,有時甚至不把其他教師和工作人員放在眼里。班主任這樣做并不利于學生良好行為品質的形成,對學生成長極為不利。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