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暴力”是傷害學生的軟刀子
來源:網絡 2009-09-02 09:27:22

A生曾經是某校高一年級學生,今年開學報名時,不論父母怎樣勸說,就是不想上學。理由是上學期期中考試的分數太低,老師經常說她是“笨蛋”、“蠢豬”,等等。她說:“做什么都行,就是不想看老師的臉。”
目前,自覺不自覺地存在著“語言暴力”行為的教師不在少數。北京青少年援助與研究中心隨機對該市近30所中小學的300多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顯示,學生年齡越小,“受害越烈。”16%的小學生,5%的初中生,2%的高中生表示經常受到老師的“語言暴力”。
形成教師“語言暴力”的主要原因,一是社會和家庭對教師期望越來越高,教師心理壓力太大,情緒易于急躁,往往由于恨鋼成了鐵而被激怒。“蠢豬”、“你看看,才考了多少分,趁早回去算了”等語言隨之而出;二是學校在管理方面只管不教,學生的一切過失都推在班主任和老師身上,實行一票否決制,班主任和老師只得把氣撒在學生身上,導致個別老師在工作中缺乏耐心和愛心,工作簡單粗暴;三是在高考這個指揮棒下,分數高已經成了“優秀生”的代名詞,又是學校評價老師、老師評價學生的唯一參照系,分數低的學生成了老師的“眼中釘”,只要這些學生稍有過失,“才考那么一點分數,要是我,早就拔一根頭發吊死了”等惡語就脫口而出。
教師“語言暴力”是一把傷害學生心靈的軟刀子。在許多時候,老師發過火,出了氣就忘了。但它卻在學生心靈深處留下了難以醫治的創傷,他們輕則厭學,重則出現心理障礙,甚或輕生自殺。因此,消除教師“語言暴力”對于創造和諧校園生活,使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那么,怎樣才能使教師“語言暴力”這把傷害學生心靈的軟刀子在校園里消失呢?我認為:
一、全社會要提高認識,明確教師“語言暴力”的危害。
二、學校的管理機制、評價機制要首先為教師松綁。
三、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什么是人才?人才就是對社會有用的人,每一個學生都是人才,都應受到尊重。
四、教師在遇到犯錯誤的學生時,要冷靜處理,多聽聽學生的申述,走進學生的心靈,避免急噪。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