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把尺衡量學生的學習成績
來源:網絡 2009-09-02 14:30:48

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個體差異,這是事實。體現在成績上必然有差異。傳統的學習成績評價標準就是考卷得分,就好比拿一把尺衡量不同的學生,忽略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對于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們長期以來造成的心靈傷害極大,甚至人格扭曲。加之教育承受著各種壓力,考試競爭又很尖銳,考分這把尺傷害的何止是差生?發生的悲劇也不少了。
可是對于孩子們的學習總是要有一個評價的標準吧?拿怎樣的一把尺衡量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能兼顧孩子們的差異性,兼顧他們的承受能力?更有利于學生快樂健康地成長為有著健全的人格的祖國建設者呢?
我在學習成績考評方面引入了一個簡單的加法公式,改變傳統考察學習結果(考試卷面的分)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100分,從而找到快樂與自信:
C(綜合成績) = S(卷面得分) + T(態度分)
在這個公式應用中,重點考察C。
應用實例:
王麗期中語文考卷實際得分72(S),但是經過第二次考評,她丟掉的28分也完全落實了(T),她得到了滿分……
還是拿一把尺衡量學生的學習成績,可是這把尺與傳統的尺之間卻有很多不同:
一、 兼顧了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個體差異,利于挖掘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潛能。
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主管客觀因素很多,有些因素不是學生主觀努力就可以克服的,有的孩子學習很輕松,但是考分并不低,有的孩子很努力,可是考分并不高……可見,對于自身而言,分數與個人努力成正比,對于不同的學生,分數與個體主觀努力程度并不完全相同。
用這個公式考評學生的學習成績,大家會發現,落實未掌握知識最關鍵,只要認真地落實(T),不論哪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得到滿分,從而找到自信。
對于成績差的同學,注重考察他的綜合C得分,使他有了明確的努力目標,看到希望,知道自己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和別人一樣的滿分,從而調動他學習的積極性。我的一個學生唐福強學習成績平平,我接任他們班主任后,他把這種思想運用到學習的各個環節,甚至對課外知識的追求上,現在他在全年級500多名考生中,可以達到16名的成績。
對于學習成績本來就不錯的同學,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得了高分就忘了丟分,造成知識點落實空缺。由于這個加法公式重點考察得分C,他只要不落實丟分就得不到滿分,所以他會更注重知識的落實。
平時的作業、考試最本質的還是一種檢測手段,得了多少分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檢查了解知識漏洞,所以丟分的落實比考分本身更重要。學習本身是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這個公式淡化學習結果,緊緊抓住學習過程本身,引導學生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不論對于哪個層次的學生,都利于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學習的潛能,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本身可以控制的影響因素范圍內獲得最佳成績。
二、 利于培養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習品質,健全的人格,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傳統的評價標準注重實際卷面得分S,重在考評學習結果,忽略了求知的過程。一旦考試失利,學生、家長就不理智,發生的悲劇也不少了。這種新的評價重點考察是否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落實,也就是重在考察學習過程,使每個學子都養成善于發現問題,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的良好品質,并從中嘗到成功,樂觀自信。也使學生認識到,進入高等學府繼續深造并不是學習的唯一目的,學習的目的最終還在使自己獲得知識和技能,成長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人才,從而有平和理智的心態對待學習和考試,坦然地去面對考試的競爭,進一步深刻地理解現代社會知識更新日新月異,更是一個需要終生學習的社會,學習是一個人終身的事業,中學只是其中一個階段,將來投身祖國建設,社會才是大課堂,只要有良好的品質,樂觀向上的奮斗精神,條條大路通羅馬。
可見這個公式的使用有利于我們培養學生優良的學習品質,有利于我們輸送給社會有健全的人格,樂觀,向上的建設者。
三、利于形成家長正確的教育觀念,利于創建和諧社會下和諧的中學教育。
“教育要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事實是:很多家長供孩子上學,只把學習當作孩子進入高等學府的籌碼,把進入高等學府當作孩子獲得一份優裕工作,從而得到一份幸福生活的途徑。加之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家長寄予的希望就更高,而選拔性考試必定有淘汰,于是家長就表現出了種種不理智,為了使孩子得到高分,把孩子當成了學習的工具,千方百計地給孩子拔高,傷害了孩子不說,還滋養了教育腐敗。祖國建設最終需要的不是高學歷,而是高素質有技能的建設者。
我國雖然這些年擴大了高等教育的規模,但是還沒有足夠的實力普及高等教育,肯定有高考落榜的學生,那么考不上大學,孩子你就不要了嗎?而作為教育者的家長,又能留給孩子什么對孩子終生發展有益的東西呢?這個公式給了我們的家庭教育很大的啟示:是不是大學生就一定會有所建樹,考不上大學就一切都沒有了呢?犧牲孩子的種種僅僅為了獲得高學歷是否值得?看看現實,有的大學生因生活不能自理被學校辭退,有的孩子雖然沒有高等學歷,但是卻成為優秀人才……那么對于孩子什么最重要呢?值得我們思考。這個公式的使用,培養出來的優良學習品質,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將對孩子終身受用不盡。將來不論他是不是大學生,不管他在哪個行業,他都會銳意進取,做出成績。
如果每個家庭都把教育孩子的起點放在對孩子終身有益,使孩子能成為服務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人才,將大大利于創建祖國的和諧教育,整個社會大教育的觀念就會進一步推進社教育本身的發展。
換把尺衡量學生的學習成績,將會產生奇妙的教育結果,為祖國培養出更多具有優秀品質的學習型人才。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