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日韩av无码社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奧數(shù)網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奧數(shù) > 趣味樂園 > 班主任 > 班主任工作總結 > 正文

班級管理的無為與民主

來源:網絡 2009-09-02 15:24:03

智能內容

  當前,相當多的空洞、枯燥的說教(包括學校與家庭)與青少年不斷增長的自主意識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教育中,事倍功半、勞而無功甚至事與愿違的事屢見不鮮。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大連學者群的著作《管理新論——無為管理學》,書中提出了“無為管理”這個概念,形成了一門嶄新的管理學科。我讀后頗受啟發(fā),下面就結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談一些體會。

  老子指明:“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兩者同出而異名”。“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老子闡述的“無”,不是什么都沒有,“無”是潛在的“有”,“有”是顯現(xiàn)的“無”。無和有是事物兩種存在表現(xiàn)形式。無、有合二而一,融為一體,相伴相隨。如,無更多的限制,則有更多的自主……同出而異名。

  在文學藝術作品中,有許多“無中生有”的生動寫照。如白居易詩中所寫“別有幽愁怨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魯迅詩“萬家墨面沒篙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與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無不僅可以生有,甚至是無勝于有了。

  老子指明萬事萬物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無為不是不為,也不是消極無為。“無為”的正意是順其自然,因勢利導,無為,即是按照客觀規(guī)律辦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無為管理”的真諦應是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教育,引導其開悟。“無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這一過程是因勢利導,是教育者的“無為”,促使受教育者的有為。

  一  “無為”教育藝術的特征

  1. 教育意圖的隱蔽性:

  “把自己的教育意圖隱蔽起來,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句話,集中概括了“無為”教育的首要特征。

  2. 教育手段的間接性:

  常用的直接的教育手段,如:講課、報告、參觀、訪問、表揚、批評、獎勵、懲罰、談話…而不運用某些直接的具體手段,教育者的有些行為,在有意或無意中觸動了受教育者的心靈,促使其覺悟。這種間接手段,有時更有力量。

  3. 教育者身教的示范性: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示范,崇高的師德是最具魅力的“無為”教育。教師無小節(jié)。選擇了這種職業(yè),就應時時處處為人師表,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深遠。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教學,自然,教師的示范作用主要應該體現(xiàn)在教學上。教師示范,不僅要體現(xiàn)在學科的知識結構中,而且要體現(xiàn)出思維品質和哲學高度。應既是學科課,又是哲學課,既要傳播知識又要啟迪智慧。平常常說的功夫在課外就是這個道理。弦外之音最動聽,感受的是樂曲的美和心靈的美。

  4. 受教育者親身經歷的體驗性

  應該說,沒有親身的體驗,就不會有覺悟。“無為”教育是學生作為主體的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主導作用是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到“我行!”

  二  “無為”教育藝術常法

  1.垂范:

  教育者的示范是無言的身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講的就是垂范的作用。青少年善于模仿,教育者的行為成為楷模,自然會產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身教是“不教而教”的首要方法。身教好,教育的任務就完成了一半。

  2004年1月7日的早自修時間,我班學生正在走廊上拖地,許校長走過并從地上撿起了一張餐巾紙。其實這張紙該由掃地的學生來打掃,只是她還在掃教室,而拖地的學生就熟視無睹了。我當時發(fā)現(xiàn)那位拖地的學生很詫異而且紅了臉。我想她肯定在校長的不經意的舉動中學到了一些東西,如果換作一頓批評,那或許就沒有這樣的效果了。1月12日上午上課前,我看到講臺前有一張餐巾紙,正準備撿,那位拖地的學生很自覺地說:“王老師,我來吧。”

  有一次,(1)班一個我曾經教過的學生對我說:“你們班的學生說你騎自行車都那么認真。”我自認為我對工作的態(tài)度是很認真的,而從學生的話語里也可以看出他們已經感受到這一點,我想這會對他們大有助益的。認真的態(tài)度體現(xiàn)在教師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它比無論多少次的空洞說教都有效。

  我們的教育要培養(yǎng)的是未來的人才,學生在高壓下會遵從紀律,可一旦壓力解除就難有保證,只有觸動心靈的體悟才有永久的效力,所以不能只著眼于眼前而動不動就用空洞的說教乃至以紀律來壓制學生。所謂“無為”的管理就是有所必為而有所不為。

  2.激勵:

  教育者通過語言或文字等多種手段,含蓄地、寓意深長地觸動教育對象的心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開發(fā)潛能。激勵源于尊重,源于信任。出乎意料的處理,往往能促使教育對象的心靈震撼。

  3.迂回:

  對教育對象的問題,不采取就事論事的直接說教,而是通過心理暗示啟發(fā)聯(lián)想等手段,使其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領悟生活的真諦。為了前進而后退,為了走直道而走彎道,這往往是獲得成功的策略。上學期期末時我曾經留下班里成績最好的四個學生做值日,她們問我原因,我就告訴她們值日能讓她們考上重點大學,她們笑而不答,我又接著說:“班里都叫你們四大才女呢。才女不考重點,誰考?”

  4.空白

  摒棄包辦代替,給教育對象留有創(chuàng)造的空間和時間,調動其主動性。為了取得教育的實效,往往需要等待。“耐心是偉大的老師”。

  5.寬容

  對教育對象錯誤、過失產生的原因,給以充分的理解,使其在意想不到的寬厚態(tài)度、寬松環(huán)境中自省。“出奇制勝”的兵法運用在教育領域是教育方法的極致。教育者的寬容使教育對象無地自容,這是真正的教育詩篇。

  我們經常說起班級管理的民主問題,民主管理說得簡單一些就是班主任不獨斷,不強制學生,而是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讓學生盡量地參與班級管理,無為的管理方式的根本點也就在此,它很好地體現(xiàn)了民主意識。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xmglf.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