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集體中釋放潛能
來源:網絡 2009-09-02 15:50:02

斯賓塞在《教育學》中指出:“記住你管教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別人來管理的人。”在班集體中,充分重視和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成長,引導他們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可以有效地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自理自立能力,并促進班級的可持續發展。
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集體中釋放潛能
北京市黑莊戶中學 王學光
傳統與創新是一對反比關系,即傳統愈強大,創造力愈小;傳統愈弱,創造力愈旺盛。新課程背景下的班級管理不再僅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言語語言智能和數理邏輯智能),而且要發現、發展學生其他方面的潛能,使每一位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老師應傾力于營造寬松、民主、和諧和充分競爭的班級氛圍,為激發學生的個性與潛能搭建自由的舞臺。
一、因材施教 激發潛能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指出,人至少同時具有八種智能:言語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肢體運動智能、音樂韻律智能、人際溝通智能、自我認識智能及自然觀察智能。這八種智能的不同組合及表現構成了每個人不同的智能結構。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位學生的智能各具特點,并有獨特的表現形式。學生的智能發展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優劣的差異。有的學生在某一種或幾種智能上表現出顯性狀態,而大多數學生的潛在智能則處于隱性狀態,還有待于家長、教師不斷地創造實踐機會,幫助他們去認識自己、挖掘潛力、開發個性。
為了打破傳統的管理格局,我將多元智能理論引入班級管理領域,受到了學生歡迎,使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夠得以充分的釋放,同時利用各種班級活動創造各種情境和條件,有效地激發了學生潛在的智能火花。
體驗成功是每個學生的共同愿望。班主任要充分創造各種有利條件,為學生提供或搭建自我表現、自我展示、自我塑造的平臺,讓處于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能顯露頭角,體驗成功。我在班級中開展的“露一手絕活”活動,是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全員參加的。每一個學生都會當眾演示自己的“絕活”,有的揮毫潑墨或書或畫,有的演示球技,有的表演歌舞,有的模仿表演,有的即興演講,有的撥弄絲竹……諸如背誦、朗誦、演講、辯論、讀書、唱歌、舞蹈、講故事、繪畫、欣賞音樂、寫作、訪談、合作學習、表演課本劇、設計手抄報以及制作手工藝品和小發明等等,都可以設計成相關主題的教育活動,那些在平日里少言寡語、性格內向的學生在這時也能夠顯露出獨特的智慧和才能。在校首屆藝術節班級合唱比賽中,一個平時很內向的女生主動要求擔任合唱指揮,結果她以出色的形體表現力和音樂韻律感,為班級贏得了校藝術節合唱二等獎的榮譽。
通過這些活動的舉辦,班上的絕大多數學生在活動中都發現和展示了自己的智能優勢,樹立了健康的人生目標和信心,并且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里均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與提高。學生被激發的熱情同時又促進了班級建設,達到了在活動中育人、在活動中開智的目的。
二、合作競爭 和諧發展
合作與競爭的有機結合,能使個體在團體中發揮出最大的優勢和潛能。一方面,競爭促使學生產生增加合作的欲望,以便能夠借他人智慧充實和拓展自己,借集體優勢彌補個人之缺陷,求得自我提高和發展;另一方面,沒有競爭,合作也會充滿惰性,失去活力。因此,教師必須為學生創設民主、公平的競爭環境,使學生由個人競爭意識逐步轉變為合作競爭意識。
在班級管理中,我有意識地開展了干部競選、競爭上崗等競爭性較強的活動,以強化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讓他們正確認識到個人與小組的關系,認識合作的重要性,確立小組之間的伙伴型關系,在協作中開展競爭。同時,使他們注重個人與個人、小組與小組的合作,確定班級目標,加強班際競爭與交流,共同進步,進而展開校際競爭。在“人人是管理者——今天我來當班長”的競選活動中,班長由各個小組成員共同參與競選產生,定期更換,能上能下,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組織才能,增強了組織管理和與人相處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信心。在合作與競爭中,學生們克服了因個人競爭而帶來的心理偏差等負面效應,不僅對自己有了正確的認識,還學會了關心他人,樹立了小組、班級、學校的主人翁精神。合作與競爭意識的形成,使學生逐漸形成了在未來社會中生存所必備的品質和心理素質,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民主管理 多邊互動
結合多元智能理論,我對班級管理采取了民主多元的教育教學管理方式,使得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真正的實現。
在班級管理中,我根據學生個性的差異和教學內容的不同,把單一的集體管理變為集體的、小組的、個別的包括社會參與的、形式多樣的管理;對環境的創設也從單純的物質美化到綜合性、教育性氛圍的創設;從教師的單邊行為到有學生、家長參與的多邊互動;從教師主觀確定到以孩子發展實際特點和感興趣為依據,刺激孩子智力潛能的發展,特別是優勢智能得到最大化、最優化的發展。
隨著“朝陽區借鑒多元智能理論的教育實踐研究”實驗的啟動與推進,我針對傳統班級管理的弊端,積極探索管理方法改革、評價方式改革和班級管理環境的改善,在班級管理中重視過程性評價,建立起分類跟蹤調查機制。根據學生不同科目的學習情況,選定不同智能類型的3~5名學生作為跟蹤對象,經常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方法,鼓勵他們在優勢智能方面的發展,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從而帶動其他方面智能的發展。這一有益的探索和實踐,為改進教育及班級管理方法提供了根據。
“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兒童,只是表現的形式不同,但是他們都擁有自己的獨特潛能和發展方向。只要有恒定的目標,只要有學習的愿望,每個孩子都能夠形成自己的優勢學習風格,發展自己的強項智能,彌補自己的弱項智能。作為教師,我們應當正視差異,善待差異,重視和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智能優勢,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智能潛力,滿足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在他們人生的起步階段為他們播種下充滿希望的種子。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