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級管理觀
來源:網絡 2009-09-02 17:07:29

一個班級能否健康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的管理水平。筆者在日常工作中對此體會頗深,一個班的學生可能個性很多,但總體上會體現出班主任的性格特點。因此,班主任工作從宏觀上看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
隨著工作經驗的增長,積累了一些個人的班級管理思路,總結如下:
1、變說教為行動,于無聲處勝有聲。
剛任班主任時,恰逢學校宿舍整體搬遷,自然搬床等重體力活需要發動學生完成。我簡單把任務分派后,學生開始行動。很快我發現部分學生偷懶,嚴重影響了搬遷進度。當時,我滿腔怒氣想訓斥偷懶的學生,但一時證據不充分。為了按時完成任務,我親自參加搬床,有的學生看到后想從我手中接過床,我感謝了他的好意,仍然和同學們一起做。很快,所有的學生積極性調動了起來,尤其是剛才怠工的學生,干的汗流浹背,任務提前完成。使我預料不到的是這一件事情為我的班主任工作鋪平了道路,一方面拉近了師生距離,在學生中建立了威信;另一方面,這件小事讓我意識到實干的效果遠遠好于批評。在后來的工作中,我盡量減少向學生說“不要做什么,應該做什么”,而是以個人的表率去影響學生。例如,宣傳“吸煙有害健康”活動后,一方面讓學生監督我;另一方面在體檢做胸透時,讓學生看吸煙人和不吸煙人的圖像區別,效果很好;在工作中出現失誤時,敢于向學生當面承認錯誤,引導學生勇于解剖自己。這樣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提醒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操行,追求“德高為師,學高為范”的境界。
2、變教導為指導,于無為處勝有為。
在讀史書時,看到“蕭規曹隨”,甚不解,什么也不做怎么還傳為美談?在實際工作中,我終于體會到了“無為”之難。處在成長期的學生,最需要的是鍛煉,而不是包辦。成功的教學是使學生不斷磨練自己,于失敗和挫折中豐富人生閱歷,最終激發自身的創造潛力。最忌諱的是直接告訴學生做什么,使學生成為機器,只知道接受指令,喪失了個性。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在班級管理上,我“大權旁落”,實行“民主自治”和“班委負責制”,定期在班會上進行“民主測評”,看學生對班委工作的滿意度,當滿意度降低時,和班委共同找原因,指導班委工作方法,收效頗好。其間,每當我看到學生做錯了事情,心中總有一種沖動想教導學生,有時控制了自己,等到學生難以解決時才施以援手;有時控制不住,嘮嘮叨叨,出力不討好,學生反而更加手足無措,一方面自尊受到了刺激,自信心也下降。到此時我明白做到“無為”是多么不容易。隨著經驗的增長,我對學生的教導越來越少,直到關鍵處加以簡單指導,減輕了工作負擔,真正培養了學生。
3、變制裁為自省,于寬容處勝酷罰。
國有國法,班有班規。過去一開學,在第一節班會上,我便向學生宣布班級管理辦法,有若干條,有獎勵條款,但更多的是“違反……罰款……元”。在實行中效果不太理想,犯錯的學生交了罰款,并不能改正錯誤,甚至可能影響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后來我針對高中生已經有了相當強的自制力,進行了變革,我和學生約法三章:《中學生守則》就是學生的行為規范標準,誠信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有錯必改是千古傳頌的美德,要求學生以此為班規約束自己。當學生有了出格的行為后,先私下和學生談心,幫助學生認識錯誤,讓學生自己糾正錯誤;同時,逐步引導和鼓勵犯錯學生要有承認錯誤的勇氣,最后自己要求在班會上向全體學生談談自己犯錯時的想法。這樣,學生在公開場合的承諾一定會遵守,大大避免了再犯的可能性,也使全體學生學會了原諒別人,學會了幫助犯錯的學生而不是躲開他,增加了“有錯必認,有錯必糾”的勇氣,效果遠好于各種嚴厲的處罰措施。
以上為我個人的三點不成熟的看法,在工作中也并未完全做到,拿出來與各位行家里手探討,希望得到大家指導。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