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2 22:22:07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數學
一、情境圖解讀:情境圖分為三部分:左上角為文體用品商店,右上角為圖書室,下邊是游泳場。告訴我們查詢信息可以通過商店調查,網上及圖書查詢、娛樂場所調查三種渠道來獲得。
二、情景圖中的信息:
文體用品商店:書包--28元,文具盒--7元;
圖書室:只有問題,沒有信息條件;
游泳場:既沒有問題,也沒有信息條件。
三、教學目標
1、鞏固學過的100以內數的認識、加減法及人民幣的認識等有關知識。
2、初步培養學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經歷搜集數學信息的活動過程,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數學活動經驗;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對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的策略及注意事項
(1)實踐活動階段劃分:
計劃活動階段--活動實施階段--活動交流階段
(2)整體設計思路:
該實踐活動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加減法及人民幣的認識等知識后安排的,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鞏固,也是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所以活動中先要讓學生走出去,在生活中搜集各種信息,然后在課上進行整理、交流,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的價值。
活動的開展分計劃活動、課外搜集、活動交流三個階段進行。活動中,教師要注重活動方法的指導,教學中要先組織學生分小組制定活動計劃:到那里去搜集信息,怎樣分工,怎樣合作,注意事項等,之后學生按照分組開展活動,最后在課內交流成果及感受。
五、活動實施建議:
(一)計劃活動階段:
1、要為學生設計調查用的表格。
小小信息員調查表
調查地點調查時間姓名
商品名稱
商品價格
2、活動設想:
談話引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你留心觀察,可以發現很多的有關數、數學的信息及問題。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里有數學?(去商店買文具用了××元錢......)
看來,生活中看真有不少數學學問,可能呢大家一時半會想不起來。這樣吧,咱們課下去收集一些關于數學的信息(既與數有聯系的),大家作好記錄,我們再一齊交流。
你準備到什么地方去收集?引導學生說出:
a到商店b書上去查,網上去查c到游樂場
d問家長家俱等的價格e到圖書館f到書店
g到街上......
為了不使你收集到的這些數學信息遺忘,我們應該怎么辦?在記錄時要注意什么?(及時記下來,防止忘記了)
告訴學生在雙休日兩天完成。(或在幾天內)
(二)活動交流階段
1、小組交流:把你收集到的數學信息在小組內容交流一下,看能解決什么問題?
2、全班交流:每個小組選出一名代表匯報收集到的信息,看能解決什么問題?小組的其他同學可以把你們認為最好的信息及問題再作補充。
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有選擇地對每個組收集到的信息及問題作板書。
3、總結梳理:收集地點場所;收集過程;解決的問題;發現的問題等。
要說明的是:從信息中提出的問題可以利用學過的計算知識作解答,對于不能解答的問題可以收集、提出,不一定非要解答。但教學還不能定位于“用已有知識解決層面”,還應拓展,既解答問題的同時發現新的問題,發現規律,提出質疑。如調查兩個文體用品商店,可以發現同樣的商品、價格不一樣。
以“文具商店里的數學問題”為例,要讓學生說出下面的內容:
各種文具的價格--
文具店有各種各樣的書包,有的書包每個28元,有的書包每個20元,有的書包每個56元。
文具店還有各種類型的文具盒,有每個7元、每個10元、每個15元、每個21元的四種。
小足球的價格也不同,每個的價錢有35元、15元、45元三種。
其它的數學信息如“鉛筆每支2角,彩筆每盒18元”等等。
可以求出的數學問題--
買一個最貴的書包比買另外兩種書包的價格還要多:28+20=48,56>48。
文具盒的價錢一個比一個少,7<10,10<15,15<21。
買每個45元小足球的錢可以買3個便易一些的小足球,45÷15=3。
買45元一個小足球的價錢正好等于買35元、15元的小足球各一個。
伴隨著學生交流活動的不斷深入,教師要有選擇地把每個組的調查主題(如“文具商店里的數學問題”、“新華書店里的數學問題”等)、收集到的信息及問題作板書,要讓每個小組都能在板書中找到自己的交流內容。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