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2 23:50:47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29頁及第30頁練習四第1、2題。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觀察和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理解0的兩種含義;規范“0”的寫法,使學生能夠較整潔地書寫“0”。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情感目標:通過緊密聯系生活的活動,激發學生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和興趣,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0的兩種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直尺、0~5的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活動激趣。
師:大家有沒有玩過“吹泡泡”的活動?現在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好嗎?(請兩名學生分別來吹泡泡,其他同學幫忙數一數,看他吹了多少個。)
2、設疑引出“0”。
師:剛才他們吹了這么多的泡泡,現在到哪里去了呢?(破了)泡泡都破了,一個也沒有了,可以用哪個數字來表示?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0的知識。(板書:0的認識)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喜歡的“吹泡泡”活動,調動學生的興趣,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在活動中體會0的含義。
(一)理解0表示“沒有”的意思。
1、觀察發現。
師:大家知道小猴子最喜歡吃什么?(桃子)今天,它發現了一盤桃子,[出示主題圖(1)]可高興了!看,盤子里有幾個桃子,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板書“2”)。看看接著發生了什么事?[分別出示主題圖(2)、(3)]
猴子吃了一個,還剩下1個桃子,用1表示(板書“1”);它又吃了一個,盤子里一個桃子出沒有了,用0表示。(板書“0”)
2、小結。
“0”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數字1、2、3、4、5一樣,也是一個數,它表示沒有的意思(板書:“沒有”)。像剛才這樣一個泡泡也沒有,一個桃子也沒有,都用“0”表示。
[設計意圖:創設“吹泡泡”和“小猴吃桃”的情境,引出一個泡泡也沒有,一個桃子也沒有,應該用什么數字表示呢?學生在已學數字中已無法找到,從而引起認知的沖突,要用一個新的數字“0”表示。]
3、說一說。
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可以用“0”表示“沒有”的意思的?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尋找生活中的“0”,從而加深對“0”的認識和理解。]
4、反饋練習。
看圖填數。練習四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并說一說第三個括號里為什么寫0?
()()()
(二)理解0表示“起點”的意思。
1、跑步比賽,體會“起點”。
(1)第一次:一個學生從“0”度線開始跑,另一個學生從中間開始跑。(進行思品教育:要遵守游戲規則,這樣才公平。)
(2)第二次:兩名學生都從“0”度線開始跑。
(3)引出“0”的另一種含義:表示起點的意思。
師:(教師指著“0”度線)剛才大家說從這里開始跑才公平,那么這條“0”度線表示什么意思?(板書:“起點”)
[設計意圖:越是身邊的數學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環節的設計遵循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將知識教學融于有趣的跑步比賽活動中,以動促思,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主動獲取知識,使學生加深對這一知識的理解,體會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2、觀察直尺,加深認識。
(1)讓學生觀察尺子上的數字,你發現了什么?把你的發現跟你的同位說一說。
(2)匯報發現的結果。
(3)反饋練習:
A、填一填。
B、讓學生順數、倒數。
C、學生看尺子提出問題并請同學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數一數、提問題,既加深0表示起點的意思,又培養學生的數感,加強對數序的理解。]
3、排一排。(完成課本P30練習四第2題)
(1)讓學生拿出0-5的數字卡片,與同位一起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看哪個組合作得又快又好。
(2)匯報。(鼓勵不同排法的學生上臺展示。)
[設計意圖:靈活地運用教材,以動態的形式完成練習,鼓勵學生的多樣思維]。
4、說一說。
尋找生活中“0”表示“起點”的事例。
[設計意圖:促使學生再一次有意識在將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0的兩種含義,既可以表示“沒有”,也可以表示“起點”的意思。
[設計意圖:把要學習的知識融入到生動活潑的生活情境中,不僅有利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更有利于學習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產生喜愛數學的情感。]
三、教學0的書寫。
1、師:我們已經認識了0,你覺得0像什么?
2、教師示范寫0,邊寫邊說明筆順:從上到下,從左往右,起筆收筆要相連,成橢圓形。
3、學生書空。
4、學生在書P29的小方格寫0。比一比誰寫得好,寫完的同學在你認為寫得好的“0”下面打“√”,同桌互相欣賞評價。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客觀、公正評價、欣賞他人和自己的意識。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作品,并和同桌互相交流,欣賞對方。這樣不僅認識到自己好的一面,同時也利于找出不足并進行彌補。]
四、看書質疑。
五、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填一填。
師:大家學得真好,想跟小貓一起去釣魚嗎?我們要經過一條小路,要準確地說出石塊上的數字才能過去。
2、數一數、比一比。
(1)數一數。
來到小河邊,看,這里的風景多美啊!請同學們數一數這里的事物分別有多少,用什么數字表示。(學生在練習紙上完成)
(2)比一比。
讓學生從以上的數字中隨便選兩個比一比大小。
[設計意圖:把練習與“小貓釣魚”的事情相結合,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進一步鞏固數數、數序、比較等的知識,使學生體會數學是實在的、有具體意義的。]
3、游戲:猜一猜我是誰。
(1)、
(2)、
(3)、
(4)、
(5)、
(6)
(7)拓展練習。
[設計意圖:這是一個鞏固與拓展性的練習,層次分明,利用生動、有趣的動物,不僅再一次調動學生的情緒,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知識。同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六、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一個新朋友0,知道它可以表示“沒有”和“起點”的意思。課后請同學們做個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看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見到它、用到它,好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一節課的收獲,既是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整理,又鍛煉了學生自我總結、自我評價的能力。同時提醒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養成從生活中發現、學習數學的習慣。]
板書設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