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3 20:28:34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內容:一年級數學教科書上冊第29頁、第3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知道0的含義,會讀、寫數字0。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
2、通過觀察、思考、討論、探索等學習活動,提高學生主自學習的意識和發現簡單規律的能力。
3、在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和興趣。在探索研究活動中體會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初步體會0的含義。
教學難點:學會有關0加減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課件,數字卡片,玻璃珠,杯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認識0)
猜數游戲
師在杯子里放玻璃珠,小朋友,猜一猜,杯子里放了幾顆?看誰猜得最準確。最后一次杯子里沒有放玻璃珠,猜的顆數用0來表示。
二、新授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0更多的知識。(出示課題)
(二)1、0表示沒有
(1)課件出示教科書P29的猴子吃桃圖。
師:小猴子看見又大又紅的的桃子,它會做什么呢?(同桌互說)
師:盤子里有兩個桃子,用幾來表示?(用2)吃了一個桃子,剩下幾個,用數字幾來表示?(用1)又吃了一個桃子,盤子里還剩幾個桃子?(用0)
“0”表示什么?(沒有)
師:0和1、2一樣,也是一個數。什么也沒有,就用0來表示。(板書:沒有)
(2)讓學生舉一些生活中遇到沒有的時候會用0來表示的例子。
2、0表示起點
(1)師:小朋友,你們想一想,0是不是只能表示沒有?(出示直尺圖)
師: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誰能告訴大家?
我們發現0寫在哪兒?
它表示什么?
師:是呀,這里的0表示起點,到二年級學習測量物體長度的時候,一般以0作為起點進行測量。
(2)讓學生舉一些0表示起點的例子。
3、學生舉例子,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見到“0”。
(三)“0”的寫法
1、師:大家看一看,說一說,這個“0”的形狀像什么?
2、師指導寫法,邊示范邊講筆順要點,學生書空。
3、指導后,學生練寫。
4、對學生的書寫進行評價。
(四)教學有關“0”的計算
1、課件出示P29青蛙圖
師:你們看到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池塘里第一塊荷葉上有4只青蛙,第二塊荷葉上沒有青蛙,要求一共有多少只青蛙?你會列式嗎?
板書列式:4+0=4
師:還可以怎樣列式?(板書列式0+4=4)
讓學生觀察這兩道式子,說一說有什么發現?
小結:從4+0=4和0+4=4的算式中可以知道一個數加上0或者0加上一個數,都得原來的那個數。
讓學生舉一些以上這樣的例子。
2、課件出示:荷葉上有4只青蛙,后來4只青蛙都跳走了。(讓學生說說圖意)
師:荷葉上有4只青蛙,后來4只青蛙都跳走了,還剩多少只青蛙?你會列式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4-4=0
3、練習:列式計算。
老師手上有2支鉛筆,送給一位小朋友2支鉛筆,老師手上還有幾支鉛筆?讓學生根據這情景列出式子。
2-2=0(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列式)
4、讓學生計算。
5-5=
師:小朋友,你們觀察這三道式子,說說有什么發現?
學生匯報。
小結:兩個同樣多的數相減,都得0。
5、想一想5-0=()
師:5減0表示什么意思?(就是從5里面去掉0個,也就是說5個東西一個也沒有減去,還是5個東西,所以5減0等于5。)問:誰會算?
5-0=5(板書)
小結: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來的那個數。
6、指導學生看書。
7、師生共同小結說說學到什么知識。
三、鞏固練習
第一關:把下面的數字卡片按一定的順序排列。(教科書P30第2題。)
指名演示,并說一說是按什么順序來排列的。
第二關:看圖寫算式。(教科書P30第3、4小題)
四、課堂總結:今天你們學習了什么?
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書設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