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3 21:19:08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數學
一、教材內容:“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用兩個數來確定物體的位置)。
這是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新增加的內容,是從空間方位的角度引入的。
(這些內容以前是作為常識性的知識,沒有作為小學數學的正式的教學內容。現在為了加強空間觀念的培養,改變過去少“空間”少“圖形”,多計算的做法,拓展幾何知識的范圍,把這些內容納入到幾何教學的范疇。
(“上、下”“前、后”“左、右”這三對方位,正好對應著三維空間的三個方向。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義,初步了解它們的相對性。
2.使學生學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使學生能夠在具體情景中,根據行、列正確地確定物體的位置。
三、教材說明
1.“上、下”“前、后”“左、右”這三對方位,由于“上、下”“前、后”學生已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來了(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兒童6歲能完全正確地辨別“上、下”“前、后”),所以教材結合一些情境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讓學生去進行兩個物體、或三個物體之間的比較。對于“左、右”方位的建立,兒童有自己的認知特點和規律,有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判斷左、右的根據是身體的左、右兩半,后來有人證明在左、右分化中起絕對優勢作用的不是身體,而是手。也就是說,兒童建立左、右的過程是:先將左、右同自己的左、右手建立起聯系,然后再與自己身體的兩邊對應起來,最后以自身為標準來進行判斷。教材教學左、右概念時,就是按這樣的順序來編排的。①讓老師背對著學生,學生模仿老師舉右手,觀察自己的左、右手,再讓學生說明左、右兩只手的習慣性分工,將左、右與自己的左、右手對應起來,②再通過“做一做”第1題,初步感知身體的左、右,③再通過“做一做”第2題,讓學生以自身為中心確定物體的位置,逐步建立左、右的概念。
2.對于左、右的相對性,兒童也有自己的認知規律。心理學研究表明:6歲左右有兒童在判斷物體的位置時,是由以自身為標準逐步過渡到以他人為標準來進行判斷的(要確定一個站在對面的人的左右,開始兒童需要真正站在對方的位置上才能確定,以后才能逐步想象自己處在那人的位置上,以此確定其左右)。所以我們在編排時,●先讓兩個學生面對面,伸出右手握一握,引起認知沖突,為什么同是右手,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對面同學的右手和自己的右手不在同一方向?這時還可以轉到對方同學的位置感受一下,以此體會左右的相對性。由于左、右的相對性比較難以理解,我們主要是通過一些活動,●如讓兩個學生面對面,判斷兩人中間的學具在對面同學的哪一邊等,幫助學生體會左、右的相對性。
學習左、右的相對性,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在判斷方位時,到底以誰為標準?這是實驗過程中,老師們提出來的。我認為以誰為標準,不是絕對的,要看具體情況。如當我們與他人交談時,要給對方指明方位,就要以對方為標準。如要讓對面的人把在他左手邊的東西遞給我,這時就以對方為標準。而當我們看一幅圖片時,往往是以自身為標準,來說明圖片中物體的方位,當然你說“我要以圖片中的物體為標準”,也未尚不可。對于以誰為標準,平時我們說話交流問題不大,稍加勾通就明確了。那么考試時,有兩種可能時,為了明確可以注明以誰為標準。這個問題是很多老師提出來的,這里說明一下。
3.用兩個數來確定物體的位置,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一些感性認識,因此,教材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學生座位引出位置,使學生認識到用兩個數表示一個物體的位置非常簡明,從另一個角度感受數學的作用。
這部分內容,教學的重點應是使學生初步掌握用兩個數表示一個物體的平面位置,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重點就應放在如何確定物體的位置上。可以設計不同層次的多種活動(正、反兩方面的活動都應設計,如指定一個物體,用行、列說出它的位置,或給出行、列去找對應的物體),這方面通過前面的實驗,老師創造了很多好的經驗,如河南開封的范靜老師,●先讓學生用前后、左右說明同學的位置。再按教室的座位介紹好朋友的位置。接著每個學生寫出自己的位置。再打亂座位卡,重新找座位。然后按照教材設計的活動,幫助小朋友在電影院找座位,在方格紙上找位置,結合生活實際解決問題。每一項活動都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進行,逐步深入。●并且對教材上的有些活動加以改進,如第7題,教材讓學生回答這些爺爺、奶奶......各住在哪里,范老師將這個活動改造得非常巧妙,她把這個活動設計成送信游戲,把其中幾人先遮起來(用紙做了兩扇窗戶),讓學生根據信上的指令送信如“把信送給第二門第三層的老奶奶”,送到后,讓學生打開窗戶看一看是不是送給一位奶奶的。這題這樣一改,就活了,學生爭先恐后地想參與。因此老師們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教學建議
這一單元教學內容比較新,在教學方式上需要老師們進行有益的探索,同時在教學中,要注意兩點:
1.注意根據學生認識空間方位的特點安排教學。
2.適當把握教學要求。(如對左、右的相對性只要求學生通過活動初步感知,不要求進行抽象的判斷,而對位置只要求學生能夠用行、列來確定物體的位置,不要求用數對來描述。)
3.要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