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3 21:33:41 下載試卷 標簽:數學 一年級 教案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82--83頁實踐活動《數學樂園》。
二、教學準備
1、數字迷宮圖十幅,信箱四個,口算卡片40張。
2、自制教學課件,教室場景布置,學生坐成4行。
三、教學目標與設計理念
《數學樂園》是在學生學習了1-10各數的認識及其加減法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的數學實踐活動。由于一年級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較少,接觸社會的范圍較窄,所以,本次活動選擇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情景為內容,提供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的活動材料,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學數學、用數學、體會數學的價值。
�。ㄒ唬┗顒幽繕耍�
1、在經歷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到用數學、學數學的樂趣。
2、初步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認識周圍事物、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讓學生獲得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和實踐能力。
3、滲透禮貌、有愛心的教育,體現數學的人文精神和德育價值,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數學學習情感體驗。
�。ǘ┰O計理念:
1、注重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要點之一。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培養數學能力,而且要盡量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與用途�;谶@一理念,本課設計了含有數學問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中體驗玩數學、找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要求,第一學段的教學以實踐活動為主,強調數學與生活經驗的聯系�;谶@一理念,在活動設計時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生活化和生活題材數學化的新理念,盡量使活動內容生活化、活動形式多樣化、活動時間彈性化,并遵循了實踐性、開放性、綜合性、自主性、學科性等原則。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ㄒ唬⿲�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到“數學樂園”去玩。大家想不想去呀?可是在“數學樂園”的門口有四個信箱,需要每個小朋友當一回“小小郵遞員”,把“數字娃娃”藏在你們抽屜里的“信”送到正確的信箱里,就能進人數學樂園,大家有沒有信心?
(二)活動一--送信游戲
1、分組送信
教室講臺上放四個標有數字的信箱,老師問:怎樣才能把“信”送到正確的信箱里呢?只要把“信”(即口算卡片)上的題目得數算出來,得數是幾,就把“信”送到標有這個數的信箱里。
每個學生從抽屜里拿出一封“信”(即口算卡片),在音樂聲中分組走上講臺送“信”。注意:有的卡片上面的得數不是信箱的標號,是沒法送出的信。對于沒有送出的信,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送不出去。
2、檢查送信游戲的正確性。
學生投完信后,老師把四個信箱分發到四個小組(課前學生坐成四行),由小組長主持檢查每個信箱里的口算卡片是否送對了,學生做手勢表示對錯進行檢查,看有沒有送錯的信。對于送錯的信,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送錯了。各組檢查完后,小組長向老師匯報檢查結果。
�。ㄈ┗顒佣�--起立游戲
好啊,我們進人數學樂園啦!看,數學樂園里有很多小動物在等著我們呢!老師出示包括乖乖虎、皮卡丘、小熊維尼、機器貓的畫面(課件),你們喜歡它們嗎?讓學生分組選擇喜歡的小動物。全班坐成四行,每行10人,各行報數(同時進行)。
老師根據學生的選擇點擊小動物圖案,出示下列四題:
1.請這一組的前面四個小朋友站起來。請第四個小朋友拍四下手。從前往后數你是第幾個?從后往前數你是第幾個?
2.請從前往后數第五個小朋友站起來,:你前面有幾個小朋友?后面有幾個小朋友?你這一組有幾個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3.請從前往后數第六個小朋友站起來。不許往后看,你知道你后面有幾個小朋友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4.請從后往前數第二個小朋友站起來。你這一組有幾個男孩?有幾個女孩?合起來一共有幾個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ㄋ模┗顒尤�--數字迷宮
前后左右四人為一個小組,每組發“數字迷宮”圖一幅。說明:“數字迷宮”有一個人口,兩個出口,由數字1-9組成,從人口到出口必須按1、2、3、......9的順序走。四個小朋友討論不同的路線,用不同顏色的水彩筆畫出路線圖,比一比看哪組想的路線最多?畫完后,分組統計出本組所畫路線的條數,用水彩筆寫在圖的右下角,然后與別組交換統計路線的條數。
老師把每組的迷宮圖貼在黑板上進行評比,小黑板上出示條形統計圖的網格.每組組長上臺,根據本組畫的條數的多少,用小正方形貼出直條。
全班看圖討論下列問題:看__組想出的路線最多,第一名是二__組,畫了__種方法;第二名是__組,畫了__種方法;第三名是__組,畫了__種方法;一組和__組畫的同樣多;__組比__組多畫__條;__組比__組少畫__條;
�。ㄎ澹┗顒尤�--投沙包游戲
師:我們一起做投沙包游戲!
投沙包游戲規則:
1、請分成兩隊男生和女生
2、每對選兩名小老師,選出10名隊員
3、找2名裁判,誰投中一個,那個隊就的一個標記。
師:從這個圖中,你發現了什么?
師:同學們不僅做了投沙包游戲,還從游戲中發現了很多數學問題,真不簡單。
(七)全課總結:
師:小朋友靠自己的努力,去數學樂園玩了玩,你們開心嗎?其實,只要你們留心就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數學知識。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成為數學家。
師:上了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想法?
上課開始,創設學生去樂園游玩的情境,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班里每人都有信封或卡片,也設計有送不出去的。將枯燥的10以內加減計算變成有趣的送信活動,使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完成簡單的口算,同時培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起立游戲讓學生感到既緊張有輕松,這一活動以學生非常熟悉的起立為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感受序數和基數的意義,通過師生、生生互動,讓學生體會到起立中也有數學,原來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利用走迷宮這一游戲,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能力。不同的走法13579,123456789,均體現學生不同的思維,讓學生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
這一游戲讓孩子門感到很新鮮,通過參與讓孩子們感知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初步了解直觀比較兩個數多少的方法。
這一活動將課間活動與數學活動整合起來,體現了“做數學”的理念。讓學生收集信息、組織信息、處理信息,并有意識地滲透統計思想和比多少的問題資源,拓展了學生“玩”的學習資源,使學生獲得玩中學、玩中思、玩中悟、玩中樂的情感體驗。
五、教學反思
從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來看,學生在“數學樂園”中學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教學效果十分明顯。簡要要以下幾點:
1、以游戲為主線,層層遞進。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面臨的挑戰,各國都在進行教學改革,其重心就是探討“樂學”,提高教學效率。游戲教學在貫注“樂學”思想方面是獨領風騷的。依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就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樂學”問題。教學游戲,是學生樂于學習之“源”。教學開始,便以“玩”導人,先“玩”“送信游戲”,再“玩”“起立游戲”,接著“玩”走“數字迷宮”,最后“玩”“投沙包游戲”。這一系列的“玩”做到了有序牽引,層層遞進,激發了學生的“玩興”,愉快而輕松地復習了10以內數的有關知識,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寓學于樂,“樂”在活動中。
2、以學生為主體,人人參與。
皮亞杰認為:兒童學習的最根本途徑應該是活動�;顒邮锹撓抵骺陀^的橋梁,是認識發展的直接源泉。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那種重教法、輕學法的狀況,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顒诱n,更應讓全體學生“動”起來,做到人人參與,這節課便體現了這一點。第一個活動,全班學生參與“投信”,立即形成了熱烈的氣氛,學生的興奮情緒受到激發。在第二個活動中,雖不是人人火爆,但做到了:一人表演,全班監督;一組參與,全班評價。第三個活動,處于“靜態”的活動中,全班分組,人人以“筆”代“走”,畫出走迷宮的路線。第四個活動,每個學生都有極大的興趣參與。這樣,這節課的學生參與率為百分之百,做到了參與內容廣,參與時間長,教學效果好。
3、以知識為主流,面面俱到。
活動課僅只是一種課堂形式,其內容才是活動課的實質。這節課為加深學生對10以內數的有關概念和計算的認識,把有關知識有機地、有序地分布在每個游戲中。第一個送信游戲,以計算為主,根據計算結果選擇對應的信箱,一部分“死信”(結果無對應信箱)需作出不可投的判斷,對誤投的要訂正處理,對投信的質量全班作出評價。第二個活動,巧妙地把前面與后面的位置問題、基數與序數的問題、加法和連加的問題,都安排在直觀的對比中和活動的氛圍中進行處理和鞏固。第三個活動是知識的綜合性運用,以順序的認識為根本,走出不同的路線,認識不變中有變,并輔以簡單的統計,復習最多與最少、同樣多與多(少)幾。第四個活動,讓學生對前、后方向有具體的感知,同時滲透了統計思想。這四個活動中的每個環節,都孕伏了所學的知識。在活動中,大容量的復習鞏固已學過的知識。
4、以媒體為主向,項項直觀。
活動課是一種實踐,實踐需要媒體、需要直觀,這一節課充分的體現了媒體和直觀。首先考慮了活動課的氛圍,精心布置了場景,使學生親臨其境;其次,打破教室組織結構,去掉桌子,改坐四行,給學生一種新鮮感;第三,準備了不少實物道具,讓學生實際操作,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第四,執教者精心設計制作了電腦軟件,其形式和形狀都新穎、可愛,使學生在現代媒體中接受“美”的教育。
但是,由于是活動,所以課堂是很開放的,場地也不一定是在教室內,加上學生人數比較多,所以場面比較難控制。還有些活動分得組數比較多,需要很長時間完成。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