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課件 > 小學數學教學課件 > 一年級數學下冊課件 > 正文
2009-09-04 13:56:14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學計劃 數學
一、指導思想
根據我國的教育基本方針、教育政策及教育法律法規,遵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思想,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數學與現實的聯系,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數學,逐步形成多樣化的、科學合理的學習方式。
二、學情分析
學生從幼兒園這樣一個比較寬松的環境出來,對小學生在課堂上的約束還不適應,對小學生的作息時間、行為規范等不熟悉。他們的學習習慣還未養成,需要在這學期著重培養。
在幼兒園的時候,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數學知識,如數數等等,所以在新學期開始學生不會感到困難,但是到后面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點逐漸加深難度,需要學生認真學習。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三、教學目標
1. 數與代數
使學生會認、會寫0到10的數,會用它們表示物體的個數或者事物的順序,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學會使用“>”、“=”、“<”等符號;讓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20以內的加、減法算式,并加以解釋和應用的過程,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初步體會用十進制計數的位置原理;會數、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它們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進行簡單地、有條理地思考;學會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逐步地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學會認讀鐘面上表示整時、半時的時刻,并會用“快幾十了”或“剛過幾時”等詞語描述時間;培養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初步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 空間與圖形
體會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會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能直觀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3. 統計與概率
感受分類的必要性;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排列和分類,并在這些活動中體驗分類結果在同以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感受統計的必要性;結合實例,認識簡單統計表和象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實踐活動
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學重難點
1. 數與代數
能夠按照一定的順序準確地數數;能夠正確認出、讀出、寫出0~10各數;學會使用“>”、“=”、“<”等符號;發展學生觀察、比較和推理的能力;會數、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它們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進行簡單地、有條理地思考;學會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逐步地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學會認讀鐘面上表示整時、半時的時刻,并會用“快幾十了”或“剛過幾時”等詞語描述時間;培養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初步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 空間與圖形
會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能直觀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3. 統計與概率
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排列和分類,并在這些活動中體驗分類結果在同以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認識簡單統計表和象形統計圖。
4.實踐活動
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教學措施
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充分利用好掛圖和學具,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勤動眼、勤動嘴、勤動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中多滲透與生活聯系的知識,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六、具體課時安排
第1單元8課時,第2單元4課時,第3單元17課時,第4單元2課時,第5單元5課時,第6單元2課時,第7單元14課時,第8單元2課時,第9單元2課時,總復習5課時。
以上課時數會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