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4 21:28:25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復習 教案
摩天輪 10元
【備選】如果學生選擇的項目加起來大于10或者小于10時,在糾正的同時,更要向學生滲透數與算式之間的大小比較思想,為下節課學習幾個數相加比大小做鋪墊。如:□+□+□<10□+□+□+□>10等
㈣課堂總結
1、師:今天這節課學得開心嗎?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2、提出希望。
五、教學片段實錄
片段一:認識10與數10
師:這是一副節日的畫面,美嗎?各族小朋友歡聚在一起慶祝祖國的節日,仔細看看圖中有些什么?
生:圖中的小朋友在表演節目。
師:到底有幾位小朋友呢?能連同數量一起說出來嗎?
生:圖中有十位小朋友在表演各種不同的節目。
師:你的話說得很完整。
生:圖中還有十個氣球。
生,應該是圖中有十個不同顏色的氣球。
師:很好!說出了帶有數量的物體,那你們是怎么知道它們的數量的呢?
生:我看出來的。
生:我是用手指頭數出來的。
師:你是怎么數的?
生:這樣1、2、3、4......10(伸出手指頭,指著大屏幕,認真地數起來。)
師:這位小朋友是從左往右數,而且是一個一個地數出來的,誰用不同的數的?
生1:我也可以從右邊開始數。
生2:我可以兩個兩個地數。
師:那你來數數看!
生:2、4、6、8、10。
師:他的方法怎么樣?
生1:我覺得這種方法數得快,再說你們看,氣球本來就是兩個兩個靠在一起的,這樣數起來更加清楚。
生2:我可以兩次就數出10。
師:是嗎?數給大家看看,好嗎?
生:5、10就好了嘛!(臉上露出自豪的表情)
師:這個好辦法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嗎?
生:嘻嘻!是我平時看媽媽數復印紙的時候,也是這樣五張五張數的。
師:老師很喜歡你!你不僅很會觀察,而且能把生活中的經驗帶到課堂上來,跟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就是這樣,生活中有很多的數學問題等著我們去發現!
⑵小結數數的方法
師:數數的方法很多,只要按一定的順序和方法來數都能數出物體的個數。
......
片段二:10的位置和大小比較
師:那誰來幫幫黑板上的數字娃娃,黑板上這些數字娃娃站得太亂了,誰能讓它們整齊的站在這把尺子上。
(一學生上來從0排到10)
師:他是按什么順序排的?
生:(齊答)從小到大。
師:從這把尺子上你可以看出些什么?
生1:我看出它們是從小到大排列的。
生2:10在9的后面。
生3:1-9都比10小。
生4:0站在最前面,10在最后面。
生5:也就是0最小,10最大。
生6:不對,10不是最大的,還有很多比10更大呢!
師:那你知道還有哪些數比10大?
生;20、30、100、1000很多很多。
師:你懂得可真多!比10大的數還有許許多多,數也數不完,不過在0-10這幾個數當中最小的是-0,最大的是-10。
師:還看出些什么?
生:這是一把斷了的尺子,如果沒斷的話,10后面應該還有很多數字。
生:那尺子不就太長了。哈哈!(學生議論紛紛)
師:到底尺子上有哪些數字呢?今天回去就找來尺子好好看看,一定要多找幾種尺子看哦!
......
片段三:10的組成
......
師:好!現在哪一組同桌先來介紹你們的分法。
生:我們把10朵小花分成5朵和5朵,兩邊一樣多。
師:也就是說10可以分成5和5。(板書)
生:10可以分成4和6。3和7。
師:當你們把10分成4和6時,能不能馬上從這種分法里再想到另一種不同分法?
生:也可以是6和4啊!
師:對啊!根據一種分法,可以得出10的兩種不同組成。這樣就很好記了。
生1:10可以分成1和9,9和1。
生2:10可以分成2和8,8和2。
生3:10可以分成3和7,7和3。
生4:已經有了,把10分成3和7剛才已經匯報過了。
師:哦!原來差點重復了。你聽得可真仔細哦!
師:還有嗎?
學生掃視著黑板,過了一會兒,陸續地搖頭。
師:很不容易啊!把這么多不同分法都展示出來了。那有沒有更好的記法,能很快的把這么多方法都記錄下來,而且不會重復,不會遺漏,讓人一看就明白呢?
生:有!我們剛才記得時候就很有規律,所以記得特別快。
師:哦?有規律!是什么樣的規律呢?可以介紹給大家看看嗎?
學生將自己的記錄成果展示在屏幕上,開始介紹。(學生列的是豎式,能看得清清楚楚)
即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例如:10
4和6,5和5,6和4,7和3,8和2,9和1。19
師:你們覺得這種方法怎么樣?28
生:我覺得好極了!我怎么沒想到呢?
師:那到底好在哪里?
生:這樣就不會漏掉,也不會重復了。
生:很容易就記住了。
生:因為數字很有規律,左邊的數字從1開始慢慢地多1多1,而右邊的數字就從9開始滿慢地少1少1。
生:左右兩邊都在變化,但是變得很有規律,讓人覺得很美。
師:是啊!真有一種美的享受!
......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以學生參與活動為主線,整節課,我創設了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自主地去認識和發現,課堂上再現的是師生“原汁原味”的活動情景。
㈠創設活動化的情境,使學生經歷數學學習過程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心理學研究表明,游戲是兒童非常熟悉非常喜歡的活動,對其內在動機是很強烈的。為此,本節課安排了“排排隊”“分小花”和“對口令”及“游樂場中的數學問題”等活動,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在活動中給學生提供大量主動探索體驗成功與創新學習的空間,學生興趣怏然,主動參與,用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交流,在快樂的游戲中,不知不覺地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
㈡體現“用數學”的理念,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數學教學要體現“用數學”的理念。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如果學生能將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就會讓他們覺得學數學是非常有用的,從而激發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向往數學、熱愛數學、樹立學習的信心、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
本節課在學生認識了主題圖后,說說數數的策略,引起他們的聯想:自己或者家人在生活中的好多地方也會用到這個知識,接著舉出一些生活實例,然后是排排尺子上的數字和火箭發射時的倒數記時,無不密切聯系生活實際,更培養了學生熱愛生活和熱愛祖國的思想。在最后一個環節,花10元錢選擇游樂場中的活動項目,學生進一步體驗應用知識的快樂。
㈢運用多樣性的評價,使學生增強數學交流意識
“評價學生學習是應該讓學生開展自評和互評,而不僅僅局限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本節課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評和互評的方法,如:誰愿意來介紹你們同桌兩人的方法?你最喜歡誰寫得10,為什么?”你覺得這種方法好在哪里?等等讓學生在自我評價中學會自我肯定,自我反思,在評價他人中學會欣賞,學會批評,培養了學生的數學交流意識。同時,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借助語言可使動作思維內化為智力活動,因此,鼓勵學生進行展示、交流、評價,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有利于操作表象的形成,對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也起著重要作用。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