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4 22:09:38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學計劃 統計 教案
一、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在一年級里,學生已經對統計的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會看簡單的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以及進行簡單的統計活動等的內容。本單元所學的知識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深化。為了有利于本單元教學,在進行設計教學計劃前對學生所學的統計知識進行了一次檢測(檢測題目附件1、附件2)分析:
1、附件1的題目:第1題全答對占77%;第2題答對占71.3%;第3題答對占77%;第4題答對占54%;第5題全答對占48.3%。24.1%的學生能全部完成并答對;31%的學生做錯了其中的1題;17.2%的學生做錯其中的2題;27.6%的學生做錯3題或3題以上。從以上的數據分析,還有部分學生對統計知識的認識還是比較模糊的,而且不是很懂得看統計圖,不懂得從統計圖中去找數據。不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生比較多。
2、運用表內乘法口訣計算是本學期的一個重點內容,而且表內乘除法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所以同時還進行乘除法口算的檢測,通過附件2的檢測情況(52.9%的學生能全部算對,20.7%的學生由于粗心等的一些原因做錯了1~2道,26.4%的學生做錯3道題以上)知道學生對乘法口訣掌握還是不牢固,所以要在每一節課中抽取3~5分鐘進行口算練習,來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
根據學生的所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來制定了本單元的教學計劃。
二、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發展初步的統計意識,進一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
2、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不確定現象,初步體驗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
三、單元學習內容的前后聯系
四、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
1、經歷統計的全過程,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進行分析,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2、體會事件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二、難點:
根據圖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五、單元評價要點
1、能在具體情境中,用適當方法收集、整理信息。
2、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問題,并能與同伴交流。
3、知道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并能進行一些簡單的推測活動。
六、各小節教學目標及課時安排
本單元計劃課時數:8節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計劃
課時
授課
日期
備注
生日(經歷統計的全過程)
1、結合調查班里同學的生日在什么季節,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與分析的過程,進一步獲得統計活動的經驗。
2、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問題,并進行簡單推測。
3、知道四季的劃分,以及自己生日所在的季節。
4、讓學生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1
新授課
買書(經歷統計活動的過程)
1、結合調查班里同學喜歡哪些圖書,經歷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統計過程,積累統計活動的經驗。
2、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簡單問題,進行簡單推斷,進一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
1
新授課
根據圖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結合校運會獲獎情況,制作成統計圖表。
2、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能正確解決問題。
3、進一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練習課
拋硬幣(感受不確定現象)
1、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感受不確定現象,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則是不確定的。
2、會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等的詞匯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3、通過對日常生活事件確定性的描述,提高學生對生活現象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激發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2
新授課
趣味運動會(實踐活動)
1、進行乘、除法及統計知識的復習與鞏固。
2、在有趣的情境中發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數學生活化。
1
復習課
單元測試
1
測試情況
反饋
1
合 計
8
附件1:
檢測題(一)
一、右圖是明明統計二(1)班同學喜歡吃的各種水果情況,請根據右面的圖表完成下面題目。
1、喜歡吃()的人最多,是()人;喜歡吃()的人最少,是()人。
2、喜歡吃香蕉的同學和喜歡吃梨的同學一共有()人。
3、喜歡吃香蕉的同學比喜歡吃蘋果的同學少()人。
4、一共有多少人參加統計活動?
5、你看到右上面的圖,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并試著解答。
附件2:檢測題(二)
二、口算下面的題目。
4×5=24÷6=35÷7=40÷8=3×9=
3×8=4×9=8×2=21÷7=18÷2=
1×1=5÷5=6×5=4×8=36÷4=
6×3=8÷2=4×7=9÷3=1×8=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