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4 22:14:50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暈一步認識鐘面,認識時分,知道1時=60分。
2.能正確認、讀、寫鐘面上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聽說今天要和我們**班的同學一起上課,老師特別高興,下午1時就到學校了。你們是幾時幾分到的呀?
生:......
師:我們能夠按時到學校,要靠一位好朋友,是誰?
生:鐘表。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鐘表的知識。
(板書課題:時、分的認識)
二.出示鐘面。
1.認識鐘面。
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鐘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2個數;時針、分針;許多線。
......
師:你能說說哪根針是時針,哪根針是分針嗎?
生:長的是分針,短的是時針。
師:這些線把鐘面分成了許許多多的小格。每兩個數之間形成1大格,一共有幾個大格呀?
生:12個。
師:每個大格中有幾個小格呢?
生:5個。
師:那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找學生到前面來領著大家數一數。)
2.分的認識。
師:我們先來看分針,分針走1小格是幾分?
走1大格呢?
再接著走3小格,一共是幾分?
從12走到9呢?
走1圈呢?
3.時的認識。
師:我們再來看時針。時針走1大格是幾時?
4.時、分的關系。
師:剛才我們觀察了時針和分針。其實,時針和分針是一對好朋友,它們之間還有許多小秘密呢。
請同學們把你的鐘表放在桌子上,先聽老師說要求:一會先讓分針指向12,再拔一拔,想一想:
①時針走1大格的同時,分針走多少?
②分針走1圈的同時,時針走多少?
③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先自己拔一拔,再和你周圍的同學說一說
(生拔表,討論)
師:把你的鐘表放在桌子上,誰愿意到前面來用老師的表一邊拔一邊給大家說一說時針和分針的變化?
生:......
師:時針走1大格的同時,分針正好走1圈。通過剛才拔表,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生:1時=60分。
三.認識鐘面上的時間。
1.申奧成功。
師:同學們,2008年在我國北京要舉辦什么?(奧運會)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幅當時申奧成功的圖片。誰知道北京申奧成功是在2001年7月13日幾時幾分呀?
生:10時零8分。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師:我們先來看時針。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分針走過幾個小格就是幾分。
2.認表。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讀了北京申奧成功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老師這還有幾個鐘面,看誰會認。
(出示9時、11時零5分、1時30分、2時40分)
生回答。
3.寫時刻。
師:其實我們還可以用另一種形式來表示時刻。比如9時也可以寫成9:00。兩個點前面的數字表示什么?后面的兩個數字表示什么?
你們能不能用這種形式寫出屏幕上剩下的三個鐘面所表示的時刻?誰愿意在黑板上寫?其他同學拿出練習本,寫在本上。
(學生寫時刻,教師巡視指導然后訂正)
師:如果你寫對了,就給自己畫上一個燦爛的笑臉。
四.練習。
1.連線。
師: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漂亮的小鬧鐘和電子表。你們能把顯示相同時刻的鬧鐘和電子表用線連起來嗎?
學生連線,然后指名到前面實物投影上展示,訂正。
師:還有一個表沒有好朋友呢,怎么辦?我們用自己手中的鐘表拔出它所表示的時刻。
生拔表。
2.拔表。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我說你拔。
①拔出你早上起床的時刻;
②拔出你晚上睡覺的時刻;
③拔出一天中你最喜歡的時刻,然后和你周圍的同學說一說你在這個時刻干什么。
教學反思:
這節課講授的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時、分、秒的認識第一課時。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時和半時的基礎上進行的。時和分是非常重要的時間單位,也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年月日的基礎。為了突出數學的實用性,讓數學服務于生活,我將以下兩點定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認識鐘面,認識時分,知道1時=60分。
2.會正確認、讀、寫鐘面上的時刻。
上完這節課后我有許多感觸,在教學設計中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比較好的方面:
1.加強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動手實踐能力。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充分給學生這樣的機會。如在探索1時和60分的關系時,我讓學生自己動手拔一拔、想一想,探究出1時=60分;在課的結尾處設計了讓學生用鐘表告訴大家自己起床、睡覺的時間,讓學生經歷了學習的過程,充分體驗了動手操作的過程,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2.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比如在認讀鐘面上的時刻這一環節,設計了北京申奧成功這一情境,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促進新知識的學習。
3.使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如在學習電子表表示形式時,向學生了解你在哪見過這種形式,使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感覺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練習中設計了拔出生活中的時間和連線兩個環節。這些也同時體現了數學的實用性,培養了學生良好的作息習慣。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