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4 22:53:41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使學生認識乘號,會讀會寫乘法算式,會把相同加數的連加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教學重、難點:
乘法含義的建立。
教學過程:
一、準備課。
看書P44學習主題圖。
提問:這是一幅什么圖?(公園游樂園圖)
游樂園里有什么游戲?
小火車第節車廂坐幾人?
過山車每排坐幾人?
觀覽車上第個吊廂坐幾人?
提問:各種游戲有多少人參加?怎樣計算,列式。
3+3+3+3=12
2+2+2+2+2+2=12
4+4+4+4+4=20
提問:你能發現這幾題的加數有什么特點?
教師說明:我們把這樣的加數叫做相同加數。像這樣有相同加數的加法,我們把它叫做“求相同加數的和”。
提問:(指每道題)相同加數是幾,人幾個相同加數,這道題是()個()連加。
二、新課。
1、認識相同加數,看P45例1。
提問:小朋友都在做什么?每個小朋友擺出了什么圖形?
請分小組,小組同學合作分頭擺出例1的圖形。
提問:哪些圖形里有相同加數?
每個小朋友用了多少根小棒?說出算式。
(1)3+3+3+3+3+3=18
(2)5+5+5+5=20
(3)10+10+10=30
提問:第(1)題: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3相加?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6個3相加。
第(2)題:相同加數是,幾?你能知道這是幾個5相加?板書:4個5相加。
第(3)題: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幾相加?板書:3個10相加
2、引出乘法。
教師說明:像這樣求6個3相加、求4個5相加、求3個10相加,這些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計算外,還可以用乘法計算。
介紹乘號及寫法。
乘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減法一樣,都有一個運算符號,乘號的寫法是左斜右斜。教師同時板書:“×”。
提問:你們想一想,乘號像什么?(像漢語拼音中的×。)
教師講解:求6個3的和是多少,怎樣列乘法式呢?
寫作:6×3=18,讀作:6乘3等于18。
或:3×6+18,讀作:3乘6等于18。
:
:
乘號
指5+5+5+5=20
提問:這道題除了用加減法計算外,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乘法)用什么表示乘法?(乘號)
怎樣列乘法算式:寫作:5×4=20
或:4×5=20
怎樣讀呢?
指10+10+10=30怎樣寫乘法式?
寫作:10×3=30
3×10=30請同學讀一讀。
3、認識乘法含義。請同學說一說每一個乘法算式的含義。
提問:什么情況下除了用加減法計算外,還可以用乘法計算?(相同數相加)
教師說明:在相同數相加的情況下,除了可以用加減法計算,還可以用乘法計算。
4、P46“做一做”。(指導看圖方法。)
提問:小朋友在做什么?
每個秋千上有幾個人?有幾個秋千?一共有多少人?怎樣列加法式?加法式表示求幾個幾相加?列乘法算式。
三、練習
1、看圖列加法式,再改寫乘法式。
(1)○○○○○○
○○○○○○
加法式:問:算式表示什么?
乘法式:問:算式表示什么?
(2)△△△△△△△△
△△△△△△△△
△△△△△△△△
加法式:
乘法式:
2、課本P44游樂園圖中的幾個算式改寫乘法式。
提問:圖中還有能用乘法計算的圖形嗎?
3、P48練習九N1-N3在書本上做。
4、小游戲。
分小組用小棒拼圖,拼什么都可以,要求每堆同樣多。拼完后,在小組內先列加法式,再列乘法式,并說出是幾個幾相加。
乘法的初步認識(二)
教學內容:P47例2、例3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乘法的含義,并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重、難點:
乘法含義的建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談話講故事。
小猴一家到果園里摘桃子,它們把自己摘下來的桃子放了幾堆,下面是它們摘桃子的情況:
第一堆
第二堆
第三堆
第四堆
第五堆
猴媽媽
5
5
5
5
猴爸爸
4
6
6
6
猴哥哥
4
4
4
小猴
3
4
5
猴弟弟
2
2
2
2
2
你能幫忙算一算他們各摘幾個桃子嗎?列出算式。
提問:哪些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可以用乘法計算?
把加法式改寫成乘法式。
提問:為什么這些題能改寫成乘法式?
提問:4+6+2+5=173+4+5=12為什么不能改寫成乘法式?
教師說明:有相同加數的除了可以用加法計算外,還可以用乘法計算。
二、新課
1、認識乘法式中各部分名稱。
出示課本例2
指導學生看圖說圖意。(要注意圖意的兩種說法)
提問:怎樣求一共有多少個汽球?
列式:5+5+5=15
5×3=15
3×5=15
觀察式子后問:加法式表示()個()連加?乘法式表示什么?
教師說明:看一幅圖列出的加法式和乘法式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樣的。
提問:在三個算式中的“5”都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5”表示什么?
教師講解: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各自的名稱。乘號前和乘號后面的數都叫因數,乘得的結果叫做積。
板書:5×3=15
3×5=15
因數因數積
2、指猴子摘桃子題中的幾個乘法式,請學生說出各部分的名稱。
3、學習例3。
出示小鴨圖,說圖意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鴨?怎樣計算?(鼓勵學生多說出幾個列式)
比較: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鴨,有的同學列加法式,有的同學列乘法式。你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口述學生列式計算。
提問:求100個4相加的和是多少,怎樣列式?
問:為什么只列乘法式,而不列加法式?
提問: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都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乘法和加法比,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4、P47做一做看圖寫算式。
三、練習。
1、P48練習九N1、N4、N5、N9
教師說明:先讓學生看圖說圖意,培養學生看圖思考的能力,熟悉應用題中的語言,為學習解答乘法應用題做鋪墊。
2、練習九的N2,讀一讀。
提示:讀乘法式時要從左往右,注意方向。
3、把加法式改寫乘法式。
(1)4+4+4+4+4
(2)6+6+6
(3)7+7+7+7
(4)1+1+1+1+1+1+1
提示:注意改寫的方法:一看:相同加數是幾,一個因數就是幾,二數:數相同加數的個數,另一個因數就是幾。
4、寫出乘法式。
(1)3個5相加。
(2)6乘2。
(3)3和8相乘。
(4)一個因數是4,另一個因數是7。
提示:6乘2只能寫出6×2
5的乘法口訣
教學內容:P51例1-P53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在理解乘法口訣含義的基礎上,了解乘法口訣的結構。
2、熟記5的乘法口訣,能正確地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乘法計算。
3、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5的乘法口訣的推導過程,知道口訣的來源。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提問:我們已初步認識了乘法,誰知道什么情況下用乘法計算?
教師說明:求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1、把下面加法式子改寫成乘法式子。
3+3+3+3+3
8+8+8
4+4+4+4+4
2+2+2+2+2+2+2
2、列出算式。
(1)5個3相加
(2)8個6相加
(3)7個4相加
3、師生用乘法算式進行口算比賽。
二、新課探討。
1、準備題。
教師出示用5根小棒擺的傘圖
提問:擺一把傘用幾根小棒?
每組5個同學,每人各擺一把傘。
數一數,擺1把傘用()根小棒,是()個()。
擺2把傘用()根小棒,是()個()。
擺3把呢
擺4把呢
擺5把呢
互相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請同學看書P51,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提問:第一個□填幾?怎樣得來的?10是幾個5的和?
第二個□里填幾?它是怎樣得來的?
15是()個()的和?
20是()個()的和?
25是()個()的和?
2、新課。
教師談話:剛才我們通過用小棒擺傘,知道了1個5是5,2個5是10,3個5是15,4個5是20,5個5是25。
提問:你能根據乘法的含義列出乘法式子嗎?
提問:你能知道1×5=()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教師說明:通過動手擺圖形和填□的練習,你們知道1個5就是5,所以根據這個算式的含義,一個五得五,把中間的個字去掉,就是一句乘法口訣:一五得五。
提問:2×5這個算式表示什么?
2個5是多少?
提問:從二五一十這句口訣,你能知道什么?你能編出其它幾句口訣嗎?互相說說,你是怎樣編的?
觀察乘法口訣,每句口訣有幾個字?
教師說明:乘法口訣一般是四個字或五個字。為了讀起來順口,又便于記憶,凡是積一位數時,口訣中要加個“得”字,如一五得五;凡是積是兩位數或三位數時,口訣中不要寫“得”,直接寫出積就可以了,如:三五十五、五五二十五。乘法口決一般都用漢字表示。
整理找規律。
請同學把5的乘法口訣讀、背一遍,說說每句口訣各表示什么意思?
觀察乘法算式:
提問:你發現了什么?因數有什么規律?有什么變化?積有什么規律?
教師說明:在這組乘法式中,一個因數是5,另一個因數是1、2、3、4、5,后一個因數比前一個多1,這里的“1”是1個5,所以各就比前一個多5。
問:為什么一個因數多了1,而積卻多了5呢?
提問:假如你計算3×5時忘了口訣了,你有什么好辦法把它想起來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觀察5的乘法口決。
提問:5的乘法口訣有幾句?
口訣的前兩個字表示什么?
口訣的后兩個字或三個字表示什么?
三、練習。
1、讀、背5的乘法口訣。
2、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對口令記5的乘法口訣。
3、把口訣補充完整。
一五()三五()二五()
四五()五五()
4、P51“做一做”看圖說圖意,列式計算并寫出乘法口訣。
5、想一想,再填□。
一只手有5個手指,2只手有□個手指。
4只手有□個手指。
5只手有□個手指。
3只手有□個手指。
2、3、4的乘法口訣
教學內容:P54例2、例3,P55例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2、3、4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在理解乘法口訣含義的基礎上初步掌握2、3、4的乘法口訣的推導方法。
2、使學生熟記2、3、4的乘法口訣,并能運用乘法口訣進行有關的計算。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和遷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2、3、4乘法口訣的推導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提問:我們學過幾的乘法口訣?
5的乘法口訣有幾句?你們會背嗎?
1、讀口算卡。
2、把口訣補充完整,并說出口訣的含義。
一五()五五()四五()
三五()二五()
二、新課。
1、出示例2的主題圖。
教師講述:春天到了,同學們在校園里種下了向日葵,同學們天天給向日葵澆水,一天,同學們發現,他們種的向日葵發芽了,大家特別高興。這時有一個同學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你們看書能發現是什么有趣的問題嗎?(每棵向日葵的幼苗上都張開了兩片葉子)
提問:根據這幅圖和你們有趣的發現,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提問:一棵幼苗張開2片葉子,有一棵幼苗,就是()個(),你會列式嗎?
提問:一個2是幾,你能說出一句乘法口訣嗎?一二得二這句口訣表示什么意思?
(根據同樣的方法推出2的乘法口訣)
2、學習3的乘法口訣。
引導學生看書。
教師講述:過了一些時候,向日葵長高啦,這時同學們發現每行有3棵向日葵。
提問:你能根據每行有3棵向日葵,提出數學總是嗎?同桌的同學互相說說。學生匯報。教師適時引導。
提問:1行有3棵向日葵,有1行是()個(),列式:
2行是()個(),列式:
3行是()個(),列式:
根據算式,引導學生編出3的乘法口訣。
請同學說說每句口訣各表示的含義。
提問:這三句都是幾的乘法口訣?
3的乘法口訣有幾句?
3、學習4的乘法口訣。
(1)學生動手擺正方形,兩人合作擺出4個正在方形。
提問:擺一個正方形用幾根小棒?
請你看著你擺的圖形說一說:
擺1個正方形用幾根小棒,是()個()。
擺2個正方形用幾根小棒,是()個()。
擺3個正方形呢?
擺4個正方形呢?
然后請學生獨立動手在書上填□。
最后根據所填的□中的結果,在書上把乘法算式填完整,并編出乘法口訣。
提問:你們自己編的是幾的乘法口訣?
4的乘法口訣有幾句?
請同學匯報每句口訣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2)想一想:1×1=()口訣是:一一()
問:為什么一一得一?
4、觀察整理并找出規律。
(1)讀1、2、3、4的乘法口訣。
提問:幾的口訣有幾句?
(2)指3和4的乘法口訣,發現了什么?
提問:一個因數是3,另一個因數一個比一個多1,積為什么一個比一個多3?
一個因數是4,另一個因數一個比一個多1,積為什么一個比一個多4?
教師說明:雖然一個因數一個比一個多1,但積卻是一個比一個多1個3,或1個4。
提問:如果你把4×3=()給忘了,你有什么好方法想起來嗎?
提問:今天學習了什么?學的是幾的乘法口訣?
三、練習。
1、讀、背1、2、3、4的乘法口訣。
背乘法口訣時,可讓學生加不同的手勢拍手背,適時把5的乘法口訣加上。
2、對口令。
三三()一二()一四()
二四()二五()二三()
三五()三四()四四()
二二()一三()五五()
3、帶學生做練習十一中的部分內容。
讓學生看題思考,弄清題目的要求。討論清楚后,再讓學生練習。在討論過程中注意數學語言的正確使用。
乘加、乘減
教學內容:P56例5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幫助學生掌握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為后面推導相鄰的乘法口訣打下基礎。
2、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
教學重、難點:
1、乘加、乘減式題的計算順序。
2、讓學生通過計算形如4×3+4、4×4-4的題目,使學生看到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乘法口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一句口訣說出兩道乘法式。
三四十二()
二五一十()
二四得八()
2、聽老師口述,學生說得數。
(1)3乘2得多少,再加上3得多少?
(2)5乘4得多少,再加上4得多少?
(3)2乘4得多少,再加上2得多少?
二、新課。
1、看P56圖形。
提問:從這幅圖你能年出小熊到玉米地干什么去了?
小鳥提出了什么問題?
青蛙是怎樣幫助小鳥解決問題的?
怎么求還剩幾個玉米?用什么方法?
請同學們說說看。
討論:3+3+3+2=11,結合圖形說說這個算式的意思?
提問:3×3+2這道題怎樣讀?請你試一試、讀一讀,教師訂正。
提問:3×3+2=11這個算式是什么意思?
提問:4×3-1=11這個算式是什么意思?
提問:不管用什么方法,最的結果怎樣?
教師說明:所以解答一道題時,有時從不同的角度支思考分析,就會有幾種不同的解法。
2、看圖列式并說出自己是怎樣想的。(圖略)
豎看:4×4+3=4×5-1=
橫看:5×3+4=5×4-1=
提問:這樣的題,我們管它叫做“乘加、乘減”運算。
教師講解并提問:有兩個運算符號,就要分兩步計算。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算出得數的?
提問:這些題你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P56“做一做”N1,看圖填等式。
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可以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列完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提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得多少?
4、嘗試練習P56“做一做”N2
(1)說每道題得多少,你是怎樣算的?
(2)你們在試算過程中,發現了什么?怎樣計算?
三、練習。
1、看圖列式,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
○○○○○○○○○○
□×□○□=□
□×□○□=□
2、P57練習十一
(1)通過青蛙、小兔、袋鼠跳遠的形式的練習,鞏固3、4、5的乘法口訣。讓學生看這樣敘述,從而培養學生數學語言的使用。
(2)小動物過河,請學生為每只小動物選擇過河路線,從而在趣味游戲中鞏固乘法計算。
(3)P57N4-N6,讓學生觀察圖上提供了什么信息和問題,想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注意引導學生探索不同的解決方法,并組織交流。
乘法應用題
教學內容:P59例6
教學目標:
1、借助圖形,根據乘法的含義和所學的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用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用乘法解決的簡單的實際問題,明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要用乘法計算,初步明白題中的數量關系,會列乘法算式解答。
2、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判斷數理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審題、仔細分析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根據乘法含義掌握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列式計算。
5個3相加是多少?
2個4相加是多少?
2個5是多少?
3個4是多少?
2、學生動手擺小棒。
(1)擺3個正方形用多少根小棒?
提問:擺1個正方形用幾根小棒?
擺3個正方形用()個()根
列式:
(2)擺5個三角形用多少根小棒?
擺1個三角形用幾根小棒?
擺5個三角形用幾根小棒?
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二、新課。
1、學習例6。
(1)看圖弄清題意。
提問:這是一幅什么圖?
從圖上我們知道了什么信息?
明明給我們提出了什么問題?
請同學完整地敘述題意,并板書在黑板上。
“一頭大象運2根木頭,3頭大象一共運多少根木頭?”
列式:3×2=6(根)或2×3=6(根)或2+2+2=6(根)
(2)比較:
(3)提問:哪種方法簡便?
2、P59“做一做”
提問:圖中都有什么動物?
請同學分小組從圖中先出其中的一種動物,說出知道什么,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然后再解答。
小組內互相說,然后再向全班匯報。
3、比較總結:
提問:這幾道題為什么都用乘法計算?
教師說明:“只要是求幾個幾的實際問題,都可以用乘法計算。
4、請同學舉一些生活中能用乘法解答的實際問題。
四、練習。
1、看圖說圖意。
P60N1、N2
同桌的同學互說題意,然后獨立解答,個人匯報,全班訂正,并問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2、做P60N3
先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獨立解答書上的兩個問題,教師巡視檢查,集體訂正,并問:求每個問題你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提問: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你還能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嗎?培養學生完整敘述應用題的能力。
6的乘法口訣
教學內容:P61例7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及觀察圖形,利用乘法的含義推導出6的乘法口訣,知道每句口訣的含義。
2、熟記6的乘法口訣,能正確地運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類推遷移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6的乘法口訣的推導及熟記6的乘法口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說出下面口訣的含義。
一五得五二四得八三五十五
2、談話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今天繼續學習乘法口訣。
二、新課。
1、學習6的乘法口訣。
(1)提問:每條金魚是由()個同樣大的△組成的?
觀看金魚圖下面的統計表。
提問:從統計表上你知道什么?
上面格里的數字表示什么?
下面格里的數字表示什么?互相說一說,然后把后面表格中的空格填上。
(2)學生匯報。問:你怎么知道3條金魚是由18個△組成的?怎樣算的?
(3)觀察統計表格。
提問:每條金魚由6個△組成,1條金魚是()個6?
2條呢?3條呢?4條呢?......
(4)學生試推導6的乘法口訣。
同學試編6的乘法口訣
小組交流,口訣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2、鞏固6的乘法口訣。
(1)利用讀、背、對口令等形式記憶。
(2)P67做一做,動手擺六邊形,邊擺邊說算式,邊說口訣。
3、了解乘法口訣上下句的關系。
口算下面各題,觀察下面每組算式之間的關系。
6×3+6=6×4+6=6×5+6=
6×4=6×5=6×6=
(1)計算每道題。
(2)觀察每組算式之間的關系。
提問:為什么每組兩題的得數是一樣的?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討論)
通過討論,從中你還知道什么?
4、熟記乘法口訣。
三、練習。
1、P62N2
摘蘋果游戲,算對了這個蘋果就被你摘下來。
學生摘一個蘋果,說出得數和乘法口訣。
2、P62N3讓學生一邊背1-6的乘法口訣,一邊填表。
3、把口訣補充完整后,再說出兩道乘法算式。
二六()四六()
五六()三六()
整理與復習
教學內容:P65-P6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熟悉乘法各部分的名稱。
2、熟記1-6的乘法口訣,能熟練地進行乘法計算。
3、能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乘法含義的理解和應用。
2、乘法口訣的熟記。
教學過程:
一、復習乘法含義。
1、學生用準備好的學具,動手擺圖形、說圖意并列出算式。
(1)每堆擺3根,擺5堆。
(2)擺4堆,每堆6根。
提問:知道每堆擺的和擺幾堆可以提什么問題?
求一共擺多少根小棒,怎樣計算?
提問:哪種方法簡便?
什么情況下用乘法計算?
(3)請同學自己隨意擺出一個能用乘法計算的圖形。
2、65N2
看圖說圖意,列式。
問:求一共做多少朵,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二、復習整理乘法口訣。
1、P65N1
請同學豎看、橫看讀一讀,看一看。
提問:從這幅乘法口訣表中,你發現了什么?能找出表中口訣排列的規律嗎?
2、利用乘法表進行練習。
(1)兩個同學對口令練習。
(2)教師說一句口訣,學生列出兩個乘法式。
(3)教師出示乘法算式,學生說出積是多少,并說出用哪句口訣。
(4)做P66N1
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1、P66N2
(1)提問:小朋友要去干什么?一張門票多少元?
買2張票用多少錢?你會算嗎?
買2張票用多少錢?列式:
買3張票用多少錢?列式:
買4張票用多少錢?列式:
買5張票用多少錢?列式:
(2)小英拿出20元錢,買5張門票夠嗎?請說出理由。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