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4 23:12:30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經歷探究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學會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2.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培養學生從眾多方法中擇優的本領。
3.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判斷能力。
教學注意點:
1.提供學生探究“12除以3的商是多少”的時間和空間,經歷學習的過程。
2.讓學生經歷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從眾多方法中擇優的本領。
3.注意例1中第1小題與第2小題的對比。
第二課時[P24、26]
內容:被除數不超過36[例2、做一做、練習五第3、4、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2.使學生養成愛動腦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教學建議:
1.先創設具體的活動情景讓學生積極的參與,為學生以愉快心情參與練習活動創造了條件。
2.設計有相關聯的一乘兩除一組的計算,為學生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創造條件。
3.讓學生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重點解決用2-6的乘法口訣解決求商的方法。
第三課時[P27、28]
內容:練習課[練習五第7-12]
教學目標:
1.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2.讓學生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建議:
第7題,抽卡游戲,使每個學生在游戲中提高用乘法口訣求積、求商的熟練程度。
第8題,是情境題。練習時,注意讓學生口述圖意,提出問題,再寫出算式。
第四課時[P29、30]
內容:用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例3、做一做、練習五第1、2、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解決與“平均分”相聯系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兩個問題的內在聯系,受到辨證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3.通過提供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感知生活與數學的緊密關系,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造意識。
教學建議:
1.創設小朋友做手拉手游戲的情境,通過小精靈聰聰和明明分別提出“平均每組幾個小朋友”和“可以分成幾組”的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兩個問題的內在聯系,理解數量之間的相依關系。
2.要讓學生學會收集圖中信息的本領。特別是在練習做一做時,讓學生搞清楚要運的蘋果一共是12個,刺猬身上的3個蘋果也要算回來,而樹上的蘋果不算。
3.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提出除法計算的問題能力。例如:在例3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根據情境圖,自己提出數學問題,再解決問題,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4.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例如:例3可以根據教材設計提出:如果又來了3個小朋友,每組平均應有幾個小朋友?請學生獨立解決,及時給學生熟悉用除法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
第五課時[P31、32]
內容:用乘法和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例4、做一做、練習七第1、2、3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學會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收集和整理信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合作交流,使學生體驗到合作的快樂、學習的愉悅。
教學注意點:
1.讓學生學會用兩種提問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第一種:已知總數和幾份數(或每份數),求每份數(或幾份數)。第二種:已知每份數和幾份數,求總數。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資源。不僅僅局限于例4中的兩個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互相的提出問題,再用乘法和除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3.注意收集圖中的信息資源。特別是在“做一做”教學時,讓學生明確的知道,一共有18盆花,每6盆可以擺一個圖案,可以擺多少個圖案。
第六課時[P32、33、34]
內容:練習七第4-10題
教學目標:
1.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2.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注意點:
第10題,創設了一幅小兔分蘿卜、小猴運桃的生動畫面,小鳥告訴小朋友:“小猴的只數是兔子的3倍。”并用文字表述“每2只小猴一組,可以分成幾組”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學生綜合運用有關乘法和除法運算的知識,先算出一共有幾只猴子,不過,可以不用通過計算就能數出圖中的猴子有12只,從而降低了難度。再計算可以分成幾組。練習時,注意讓學生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促使學生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
第七課時機動
整理和復習[P35、36]
內容:P35第1~3題和練習八中的習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加深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使學生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大自然的教育。
教學注意點:
P35第3題,對學生來說對圖意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困難。我剛看到這幅圖時也不知道要干什么,仔細的看才明白是要運蘋果、桃子、梨共24筐水果,每次運4筐,要幾次運完?先讓學生理解圖意,再讓學生解決問題應該沒有問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