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5 19:53:25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內容:教材第32、33頁“分桃子”
教學目標:
1、經歷把小數目實物進行平均分的操作過程,初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2、能用圖示(連一連、圈一圈)的方法解決一些與平均分有關的簡單問題。
1.結合實際問題感知平均分的兩種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個數小于份數
教學重點:
1.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教學難點
2、記錄分的過程,將有剩余時,剩余的個數小于份數的初步感知的滲透
教具、學具的準備:
教學掛圖、水果圖片、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8個桃子,分給兩只猴子,你會怎樣分呢?
(二)合作探究
1.擺一擺。
請同學們用學具盒中的小圓片代替桃子動手分一分,把小圓片分成2堆。
2、說一說。
(1)學生口述操作過程
(2)發散學生思維:想一想,還可以怎樣分?
(3)學生匯報操作過程,教師根據學生匯報,適時出示數字卡片。
1234
8
7654
3.想一想。
提問:怎樣分,兩只小猴子會既高興又滿意呢?為什么?
4.擺一擺畫一畫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讓兩只猴子都滿意的分法
5、說一說。
看自己擺的或者是畫的,說明為什么兩只猴子都滿意。特別要強調“平均分”!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8的分解,體會到可以分成兩種不同的分法,一種是“平均分”一種是“不平均分”在分類和比較中體會到“平均分”的真正含義。在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幫助學生弄清除法的意義,結合生活實際,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獲得“除法”的鮮明表象。
(一)分類理解
一、分一分
1、把6個木塊分成2堆,怎么分?
二、圈一圈,分一分
1、
有()雙筷子,還剩()根
2、
這些骨頭平均分給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根
3、
可以拼()個。
4、
這些小棒能擺成()個△,還剩()根。。
5、
這些放到2個盒子中,平均每個盒子放()個。
6、
這些氣球平均分給4人,每人分到()個,還剩()個。
三、比一比,分一分
你能把上面的6個小題分類嗎?
你覺得()是差不多的,可以放在一起;而()是差不多的能夠放在一起。
四、說一說
說一說你分的理由。
設計意圖:給孩子思考和發散的空間與時間,在分類和比較中,對上面6個小題進行分類,分類的方法可以是按著分一分有剩余,和分一分無剩余來分。當然也可能會有孩子按著包含除和等分除來分。教師將根據學生分的情況來處理后面的內容。
五、發現問題
1、4、6分在一起的原因是什么?
你發現了什么呢?
筷子剩余1根;
小棒剩余2根;
氣球剩余2個。
發現:結合實際問題,感知剩余的情況,剩余的個數小于份數。
(四)總結評價
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