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6 10:51:31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學
解決問題(1)
湖里區東渡第二小學陳雅珍
【教學內容】
。ㄒ唬┘と
課件演示,出現聰聰和明明:小朋友們,新年好!我們又見面了,聰聰和明明向你們拜年了。新的學期又開始了,聰聰和明明還在數學王國等著你們呢,現在就讓我們繼續探索數學的奧秘吧!
【評析】:上課開始,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聰聰和明明開場白,自然過渡到本學期的學習,不僅為全課的教學創造了良好的開端。而且為全學期的學習起了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激發了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
(二)創設情境,引導參與
1、出示情境圖
師:元霄節快到了,學校將舉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瞧,這群小朋友玩得正高興呢,讓我們也一起加入他們的活動中吧。(學生觀察情境圖)
2、匯報交流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有的小朋友在看木偶戲、有的在玩丟沙包、有的在玩翹翹板,還有肚子餓了要去買面包)
師:我們就先去看戲吧。
3、出示例1主題畫
師:小朋友,你們瞧,聰聰和明明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數學問題呢?(引導觀察主題畫)
(1)匯報主題畫的信息
。2)小組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
。3)全班交流
方法一:22-6=16(人)
16+13=29(人)
方法二:22+13=35(人)
35-6=29(人)
每一種方法都能用綜合算式解決
【評析】:這一過程主要體現小組合作,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究問題,使小組合作學習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落到實處,資源共享互補,求同求異,讓合作活動真實有效,并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4、知識遷移,學習例2
(1)師:現在有29人在看戲,第二場演出又開始了,第一排的同學(7人)說我們看過了,不想再看了,到別處去玩吧,第二排的同學(9人)看到第一排的同學不看了,他們也想到別處去玩了(課件演示)。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在看戲嗎?
。2)生獨立寫出算式解決
。3)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匯報
方法一:29-7=22(人)
22-9=13(人)
方法二:29-9=20(人)
20-7=13(人)
方法三:7+9=16(人)
29-16=13(人)
師生一起完成方法一、方法二的綜合算式。
。5)錯例引發沖突
方法三的綜合算式由老師完成:29-7+9=13(人)
學生發現:29-7=2222+9不等于13
師:那怎么辦呢?
(6)小組討論、匯報
(7)師生小結:可以請小括號幫忙,讓要先算又不能先算的加上小括號就可以先算了。29-(7+9)=13(人)
【評析】在學生基本掌握解決問題多樣化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再小組交流,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合作的基礎上有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并能在小組里進行交流,分享他人的勞動成果,獲得更多更廣的信息。同時在新知和難點處設置錯例引發沖突,在沖突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效果較好。
。ㄈ┚毩曥柟,拓展應用
1、出示主題畫2
師:同學們看累了,肚子也餓了,一位同學建議去買點面包。瞧,他們多有秩序,一個個把面包買走了,最后一位同學說:還剩幾個呢?同學們你們能幫她解決嗎?(鼓勵用綜合算式解決)
2、學生獨立完成
3、全班交流,再次體會小括號的用處。
【評析】學以致用是我們學習的目的,讓學生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現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
。ㄋ模┤n總結
師:在生活中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而且方法很多,在今后的解決問題中老師希望小朋友有更多更好的方法。
【評析或反思】
這節課的設計主要關注了兩個方面:第一,體現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第二,密切聯系實際,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增強用數學的意識。整節課能讓學生從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和學生的獨立學習,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獨立思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提供討論、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群體中交換想法,在與他人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啟發,找到更多解決問題的策略。
解決問題(2)
湖里區東渡第二小學陳雅珍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第四冊第6-11頁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滲透環保
師:昨天我們和同學們一起到游樂場玩了一趟,戲演完了,同學們回家了。(課件演示散場后的情境:一地的飲料瓶。)
師:看了這些你們有什么話要說?
師:同學們行動起來吧,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讓我們做保護環境的小衛士!
【評析】:承上啟下,讓故事有發展,并能通過情境的創設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從小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
(二)創設情境,鞏固舊知
1、出示練習一第2題
師:這群環保小衛士收集了這么多易拉罐,他們碰到了一些問題,你們愿意幫他們解決嗎?
2、生理解圖意
3、獨立解決
4、匯報交流,鞏固舊知
。ㄈ┙鉀Q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1、出示第9頁的做一做
師:環境美了,花開了,小鳥飛來了,蜜蜂也來采蜜了。(引導觀察主題畫)
(1)匯報主題畫的信息
(2)以小組為單位根據主題畫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比一比哪組提出的數學問題最多,解決的方法最多。
(3)小組匯報交流,其它小組可以補充。
要求每一種方法都能用綜合算式解決
【評析】:在數學學習中,提出數學問題比解決問題還重要。在這一活動中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提問題,再自己解決,充分相信學生,把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群體中互相啟發,有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和創新的精神,讓學生從中體會到獨立獲取知識的樂趣,增強了數學內容的趣味性、開放性,既增長知識,又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和表達能力。
2、出示練習二第3題
。1)生獲取信息進行合理估算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評析】能夠選擇適當的運算方法,用所學知識解釋估算的過程,發展學生的估算意識,這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思想,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資源信息,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ㄋ模┤n總結(略)
【評析或反思】
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并能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能夠選擇適當的運算方法,用所學知識解釋估算的過程,發展學生的估算意識,這些都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思想,教學時,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教學的需要,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創設學習情境,以生動、有趣的故事貫穿整節課,以便引起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提出問題、自主探究的愿望,讓學生經歷了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從而使學生對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所體驗,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真正落實新課程標準。
解決問題(3)
湖里區東渡第二小學陳雅珍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第四冊第8-11頁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師:冬天快過去了,春天就要來臨了,學校準備組織同學們去春游,你們高興嗎?在去之前,你們會準備些什么呢?
師:在組織你們春游時,你知道老師會考慮些什么嗎?老師必須考慮我們班有多少人,該租什么車,你們愿意幫老師一起解決嗎?
1、利用班級資源統計人數
師:怎么統計我們班有多少人?
生1:一個一個數
生2:先數男生有幾人,再數女生有幾人,就可以知道一共有幾人
生3:分別算出每個小組有幾人,再相加。6+6+6+6+6+7=37(人)
生4:我有一個好辦法,第1小組到第5小組每組都有6人,第6小級有7人,我可以這樣算:6×5=30算出第一小組到第5小組的總人數再加上第6小組的人數總共是36人。
老師對第4種算法給予表揚鼓勵。
【評析】數學源于生活,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沒有魅力的數學。課始注意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現實生活挖掘素材,為學生提供熟知的感性材料,并注意挖掘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新課的學習。
2、租車
師:我們班共有36人,加上老師是37人,有一輛小巴,每排有6個座位,共有7排,這些座位夠我們班坐嗎?還剩幾個座位?
小組交流,發表看法
生1:先算出這輛車共有幾個座位,用6×7=42(個)有42個座位,我們班有37人,用42-37=5(個)還剩5個座位。
【評析】在情境中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學習,在玩中學,學中玩,適合低年級兒童的學習方式。
。ǘ⿲W習例3
師:同學們那我們就上車吧,車很快到達目的地,大伙兒來到了翹翹板樂園,你瞧明明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數學問題?
生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
生1:我用4+4+4+3+2+2=19(人)一堆一堆地相加。算出共有19人
生2:我先算玩蹺蹺板的有幾人,一組有4人,有3組,用4×3求出共有12人,再加上有7人準備玩,共有19人。
生3:我可以列綜合算式是:4×3+7=19(人)
生4:我還可以用7+4+4+4=19(人)
生5:我用7+(4×3)=19(人)
。▽τ诘5種方法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由于去括號不是這節課的知識點,暫時不講解去括號。)
【評析】: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已有的數學知識,充分利用資源信息,讓學生暢所欲言,了解同一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法,體現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對于好方法給予肯定和鼓勵。
(三)開放練習,拓展應用
師:小明玩完翹翹板還不盡興,他帶了20元,來到游樂場,價目表上寫著:劃船:7元
碰碰車:5元
海盜船:8元
過山車:2元
1、以小組為單位幫小明設計他該怎么玩,還剩多少錢?
2、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
【評析】:這一環節,以小組為單位設計玩的方案,目的在于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并通過多種方案的設計鞏固所學的知識,從多角度去考慮方案的多樣性。
。ㄋ模┤n總結(略)
師:在生活中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而且方法很多,在今后的解決問題中老師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方法。
【評析或反思】
本節課以學生喜歡的春游貫穿其中,在春游路線中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經驗中學習,在玩中學,學中玩。把學習數學建立在現實有力的背景之下,通過學生自主活動,合作交流,學習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從而增強了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最后一個環節,以小組為單位設計玩的方案,目的在于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并通過多種方案的設計鞏固所學的知識,從多角度去考慮方案的多樣性,為學生獲得終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