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6 12:40:42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學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P67-68。
二、教學準備:
1000顆花生米,每人一張沒有插圖的報紙。橡皮筋、小棒(每小組約1000根)。全班分為若干小組,每組7-8人。
課件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數出1000以內的數,建立1000以內數的概念。
2、知道10個一是10,10個十是100,10個一百是1000。
3、通過估一估,數一數,培養估數能力和發展數感。
4、培養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5、經歷數數過程,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這重點、難點:感知1000,能正確數數。
(三)策略選擇:
1000以內數的認識是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后的內容,是一次數的擴展,這部分知識不僅是計算的基礎,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讓學生聯系生活,感悟已學過的數是不夠用的,認識1000以內的數是實際的需要。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據此,本節課我從學生的發展和學習需要出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整體設計上力求體現以數數和發展學生數感為主線,把培養估數意識、學習興趣等穿插在一起進行教學,主要通過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交往互動中探究新知獲得發展。
1、進一步感受數是數出來的。通過小組合作數小棒,運用100以內數數方法,讓學生感受數是數出來的,同時,教師在為各小組提供的小棒中,故意提供有幾組沒有正好是1000根。這樣可更好地讓學生感知并體驗1000及1000以內數的形成,也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的好品質。
2、注意培養學生的數感。在估一估、數一數、比一比,說一說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體驗1000以內數的實際含義,發展學生的數感。如猜價格等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數感,還滲透了估數方法,并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讓學生獲得清淅透徹的數的概念。整個教學力求突出一個原則:通過創設問題,引導學生在動手、動口的基礎上,自主探究,主動構建起1000及1000以內數的概念。
四、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教學流程
設 計 意 圖
(一)導入
師:誰能用數字介紹一下我們班的情況?
(生答隨機板書:56,20,36......)
這些都是我們學過的100以內的數,那我們整個二年級學生數能不能用這些100以內的數表示?
1、揭示課題:1000以內數的認識
2、估一估、數一數
(1)課件出示一小堆小棒,生估計有多少?
(2)演示:一根一根放好,10根捆成一捆,共2捆。
師:一共有多少根?
(3)課件出現10根(一捆)小棒。
師:你想到什么?(板書:10個一是10)
(4)課件演示:小棒一捆一捆出現共10捆。
師:你有什么發現?
(按生答隨機將10小捆捆成一大捆,引出板書:10個十是100)。
3、齊讀:10個一是10,10個十是100。
師:這兩句話反過來還可以怎么說?
(二)新知探究
1、估一估:出示1000小棒生估計。
2、小組合作數一數。
讓學生用數字介紹班級情況,復習舊知,接著教師一句“我們整個二年級的學生能不能用100以內的數表示?”使學生感悟到學習大數的必要性和實際意義。使課題的引出巧妙、自然。
教 學流程
設 計意圖
(1)出示要求:
①小組商量好再數。
②小組長要分好工,每個同學都要出力。
③要數得準,數得快,結果讓人一看就明白。
(2)小組討論、交流:準備怎么分工?怎么數?
(3)小組數小棒(老師參與其中一組)
(4)(約10分鐘后)匯報交流數的結果:你們組有多少根?怎么數的?
可能出現以下情況:
a.每人數10根捆成一小捆,再10小捆捆成一大捆,共有10大捆,正好1000根。
b.小組每人數一部分,然后再合起來。
c.每人數50根(20、100......)捆一捆,2(5,1,......)捆扎成一大捆......對于有些小組沒有正好是1000根的,教師則問:你們是怎么數的?需要再給你們組多少根或拿定多少根正好是1000根。
(5)比較小結:
這么多數法中,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關于數數你有什么新發現?
(得出:10個一百是1000,數物體時可以一個一個數,也可以十個十個數,更多的可以一百一百地數)。
(三)應用體驗
1、數一數
(1)從596數到604,先自由數,再指名數。
(2)接龍數:從986數到1000。
2、填一填
(1)、()()780790()()
(2)、()588589()()
反饋后集體數一數
(3)、()()800()()......
3、估一估
(1)出示
約()粒花生米
生估計,并說明方法。
(2)出示100張紙,學生用手比一比同樣的紙1000約多厚。
(3)估計一版報紙字數。
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估計課前準備的一版報紙的字數,并全班交流。
(4)猜價格
課件逐個出現:電視機手提包飲水機
1200元170元450元
(先隱去價格,生猜一個價格,師說大了或小了,生按師提示繼續猜,直至猜中才出現價格。)
四、課堂總結
1、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1000以內數的認識,你能用1000以內的數說一句話嗎?
2、齊念拍手歌:
10個一組成10,10個十是100,10個一百是1000,10個()是()。
小組合作數小棒,不同小組有不同的分工和方法,人人都參與其中,使他們有充分的自主數數的空間,學生在數的過程中建立了1000以內數的概念,通過交流、匯報、比較方法使之感悟數數的規律,體驗解題策略多樣化及優化意識,同時培養學生評價能力,歸納能力。
第(3)小題()()800()()這是一個開放性練習,可以一個一個數,也可以十個十個數或百個百個數......可以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順序數,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結果,既可檢查學生數數情況也可以培養學生解題策略多樣化的意識。
“估一估”使進生進一步建立1000以內數的概念,培養估計意識,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接近課尾在學生思維處于疲憊時候,采用游戲的形式教學,有助于重新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玩中悟理益智,形成積極思維的習慣。
課尾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悟數學的價值從而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最后的拍手歌既可鞏固本節課內容,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最后請學生接著說編“10個()是()”既可擴展思維也更為后繼學習打下了基礎。
五、(新知探究)片數實錄:
師(出示1000根小棒):你們能猜出有多少根小棒嗎?
(學生興趣很高,紛紛舉著手要猜)
生1:500根
生2:我想肯定比100根多
生3:我猜大根有900根
生4:(不等老師請他回答,站起來高聲說):老師,我說他們都猜錯了,應該是1000根。
師:噢,你怎么知道的?
生4:因為剛才你讓我們猜了10根、100根、所以我想現在肯定猜1000根。
師:你真是個肯動腦筋的好孩子,大家說他(生4)猜得有道理嗎?
(學生有的點頭表示贊成,有的則露出很疑惑的神情)。
要知道生4和其他同學到底誰猜得對,有什么好辦法?
生:數一數就知道了
師:那我們數一數吧。每小組都有一盒小棒,數之前老師提三個要求:(1)小組同學商量好了再行動;(2)小組長要給每個同學分好工,小組里人人都要出力;(3)要數得準,數得快,結果讓人看就明白。好,開始吧!
(師走到生4所在組,把自己出示的小棒與他們組的對換,讓他們一起數,驗證生4的猜想)。
在生數小棒的過程中,師不斷巡視,并參與個別組的活動
(10分鐘后)小組開始匯報結果
小組1:我們是每人數一小堆,由我記錄,最后把數的結果加起來,是1000根,生4猜對了。
小組2:我們小組是50根一捆、2捆放一起是100根,一共放了10堆也是1000根。
小組3:(遲疑地)我們8個人,每個人數了100根后,就數完了。好像只有800根,沒有1000根。
小組4:我們是這樣做的,4個同學捆,10根1小捆,10小捆捆成一大捆,一共10捆,是1000根,這里還多了5根(用手舉起多的5根)
小組5:小組4的5根給我們,我們組就正好是1000根了。我們一起數,數100根捆一捆,一共有9捆,最后一堆只有95根。所以我們只有995根。
師:好,就請小組4把多的小棒送給小組5好嗎?我們一起數一數(讓小組4把5根小棒一根一根拿給小組5,全班同時數996、997、998、999、1000)。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會數比100多的數了,剛才小組3只800根,還要多少根才是1000根?
生1:還要200根。
師:(拿出100根小棒)這一大捆給他們夠嗎?現在小組3有多少根了?就是幾個百?還需要幾個百是1000根?
師:現在你們對1000了解了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自然引出:10個一百是1000,1000里面有10個一百,......)
師:通過每小組同學的齊心協力數小棒,我們認識了1000,剛才這么多數法中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
以上是新知探究片數,課前我把學生分為7~8人一組,給每小組提供了1000根的小棒(有些小組并非正好是1000根),教學時我在學生個體獨立探索的基礎上,讓他們在學習小組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及過程,相互討論分析,使他們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作為教師,就應通過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形成良好的品質。
六、《1000以內數的認識》的教學反思
數的認識是小學階段最基礎的知識之一,1000以內數的認識是學生在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是進一步學習萬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本節課我主要是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會數1000以內的數,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
數的概念有著很豐富的內涵,是學習計算其它知識及發展數感的重要基礎,沒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視數的概念的培養,在本節課中我花了10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數小棒,從1根數到1000根,學生們數的方式很多,經歷了數1000以內數的全部過程,學生對1000以內數的有關概念掌握得比較好。
(二)注重學習方式的轉變
本節課,運用了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數1000根小棒,在合作之前我提出了很明確的要求小組內共同決策,集體解決問題,學生在小組中可以自由學習,充分交往,小組中每個同學都有操作發言的機會。小組交流自己小組的方法,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然后我和學生一起分析啟發引導學生理解有關概念。
(三)發展了學生的數感
注意利用各種素材發展學生的數感,在數小棒之前,我先讓學生估計有多少根小棒,學生估計了很多不同的數,初步培養了學生的估數能力,。然后每個小組用小棒數1000以內的數,這樣學生操作起來方便。
此外,在練習中還設計了一道1000以內數的練習的開放題,學生在800前面和后面各添上2個數,組成有規律的排列,這是一個開放性練習,學生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十個十個或百個百個地數......可以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數,也可以反過來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數,只要學生說得有道理,我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填出了許多不同的有規律的排列,另外在這節課中,學生和我交流得比較密切、理想。
但在這節課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值得吸取經驗教訓這處:
首先教師在備課時,沒有充分“備”學生。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面對教學會出現哪些情況,而教師面對這些可能出現的情況,應如何去應對,如何去啟發引導學生,都是以后應多加學習的。
譬如:在本節課中,我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的意愿去數,要求如何數得更快捷、方便,因此,學生們數的方式很多,有每人數一部分,最后合起來的;有的是50根一捆數的;有每人數100根,剩下一起數的;有100一捆數的......,面對學生這么多五花八門的數法,是我沒有想到的,學生們很聰明,數的方式很快捷,只有一組是按照10根一小捆、100根1大捆那樣數的(這也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而我事先以為大多數會按10根一小捆,100根一大捆那樣數的,因此,教師在講解十、百、千三者之間的關系時,顯得較抽象、空洞、不直接,面對這種情況,應注意引導啟發,或者教師應準備10根一小捆,100根一大捆的1000根小棒,這樣會很自然、形象地引導學生自己說出十、百、千之間的進率關系。
其次課堂組織教學中存在“放”得太開,“收”不緊的現象。我在讓學生放手數小棒之后,很多學生的興趣很高,因為是第一次這樣大規模地數那么多的小棒,部分學生完全沉迷在自己數的樂趣之中,對于老師所說的充耳不聞,而這節課本身又不完全是活動課,主要是讓學生在數小棒的過程中啟發學生理解十進關系,對于那部分一直沉醉于自己的數的過程中去了的學生,教師沒有及時把這部分學生的興趣及注意力轉移到引導理解十進關系上來。
以上是我對自己所執教的這節課的一些認識。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