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6 12:41:09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學
數的概念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本學期將認數的范圍擴展到萬以內。在這一階段,學生將認識更大的自然數。它不僅是大數計算的基礎,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必須讓學生切實學好。
一.本單元教材內容
本單元內容包括數數、讀數、寫數、數的組成、數位的含義、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近似數以及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教材將上述內容合成以下邏輯結構。
二.教學總目標:
根據教材的內容,確立了本單元的總目標:
1.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產生和作用。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2.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認識近似數,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
3.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用具體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逐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三.教材編寫特點。
1.優化教材知識結構。
義務教材這一單元的內容,一開始就是通過數小方塊認識計數單位千、萬。明白每相鄰單位的十進關系。接著是讀數寫數教學。而實驗教材根據兒童已有的經驗、心理發展規律按從易到難螺旋上升的編排原則優化知識結構,編排教學內容。先教學1000以內的數,再教學萬以內的數,然后整理萬以內的數位順序和數位表,再教學數與數之間的大小關系,結合實際進行估計,寫出萬以內數的近似數,最后是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把認數和簡單的整百、整千數加減法口算有機結合,認數和用數表達、用數交流信息相結合,不斷發展學生的數感。在教學讀數寫數時,教材改變了過去將讀數,寫數分割教學的狀況,采用同時呈現的方式,密切了讀寫的聯系,使學生體會到知識間的聯系,有利于讀數、寫數互相促進。
2.密切數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我們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到:數的產生與發展都是生活實踐的需要;生活中許多實際問題的解決都與數有關,利用數可以進行簡捷而豐富的信息交流。義務教材在這方面的體現是欠缺的,從生活中提取的教學資源只出現兩處。實驗教材在這方面就有充分的體現,它創設了一幅幅現實的、有數學意義的畫面,如67頁體育館的人、69頁廣場上的鴿子、空中的氣球、樹林里的果樹、72頁圖書館的書、飛機、火車、汽車、輪船的速度及可載的人數、73頁南京長江大橋的長、76頁空中星星、空調、電視機價格等等。有城市也有農村,有生產也有生活,有學校和社會,還有大自然的場景,每個畫面都盡量蘊涵豐富的數字信息和數學問題,讓學生在各種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更大的數,掌握數的概念。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悟數學的價值
3.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數的認識由100擴展到10000,數目大了,內涵豐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如何使學生掌握數的概念,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教材重視創設學習情境和數學活動,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活動的過程中加強思考和探索,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如,讓學生在觀察操作過程中自己體會、自己發現:數數,除了一個一個數,十個十個數,一百一百地數,還可以一千一千地數。十個一是一十,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并讓學生思考“關于數數,你有什么新發現”。這些數數的方法,數的組成規律不是教師告訴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在操作探索過程中自己感悟,自己總結出來的。又如,在教學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時,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方法和經驗去計算。在整理萬以內數的數位表時,讓學生先說一說“已認識幾個數位了”,然后再自己嘗試制作一個數位表。這些活動的設計都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四,課時劃分及教學建議
《數學課程標準》中關于第一學段“數的認識”知識、技能領域是這樣闡述的:“緊密結合學生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探索以及解決問題等豐富的學習活動,體會數的意義,了解可以用數來描述現實世界,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把對數的感受作為“數的認識”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組織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如數一數、撥一撥、猜一猜、寫一寫、比一比、說一說等,使學生通過大量感性認識形成數的表象,進一步體會數的意義。強調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認識數,在教學中盡量讓學生到生活中找數,從而發展學生的數感。當然學生的數感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步體驗和建立起來的。
本單元設想用8課時來完成。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