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1 23:27:10
一、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在第一學段學習了統計表和用1格表示1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本單元學習的是用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而這些內容都是需要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中學習的新知識。為了有利于把握本單元的教學,在進行第八單元《統計》的教學計劃之前,我出了一份前測題(見附頁),其中第一題有94%的學生能完全做對,第二題有91%的學生能做對。從前測情況反映:學生對第一學段內容的學習是掌握比較好的。
二、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數據畫統計圖的活動,體會統計圖中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進一步理解條形統計圖所表示的意義。
2、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并能根據數據畫折線統計圖。
3、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等活動,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三、單元學習內容的前后聯系
已學過的相關內容
●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
●條形統計圖。
后續學習的相關內容
●扇形統計圖。
●簡單的統計活動。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
●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
●折線統計圖。
●簡單的統計活動。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根據數據畫折線圖及條形統計圖。
難點:根據實際情況確定1格表示多個單位,制作折線圖及條形統計圖。
五、單元評價要點
本單元評價內容主要有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根據《課標》的要求,統計學習應注重學生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與分析。在具體的操作中可以提供學生一些沒有整理的數據,然后請學生自己進行歸納整理,并能選擇適當的統計圖描述這些數據。
六、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前15天在課室角落處種植蒜苗,并收集蒜苗15天生長的高度。
學生準備:課前15天在家種植蒜苗,并完成蒜苗生長情況統計表。
七、各小節教學目標及課時安排
本單元計劃課時數:9節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教學準備
(布置課室及在家實驗)
為新課學習提供充分的數據準備
種植蒜苗
栽蒜苗(一)
1、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畫統計圖的活動,體會到統計圖中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
2、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意義。
3、會將實驗中所得到的數據用條形統計圖表示。
1、新授。
2、鞏固練習。
實踐活動
1、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描述數據、熟練地用條形統計圖表示。
2、培養統計的觀念。
栽蒜苗(二)
1、經歷處理實驗數據的過程,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能根據相關的數據,繪制折線統計圖。
3、能從折線統計圖上,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
數據告訴我
1、通過計算、對比等活動感受萬、億等大數的實際意義。
2、進一步熟練繪制折線統計圖。
單元測試
測試情況
附;前測題
一、 根據四(2)班借書情況統計表,回答下面問題
類別
故事書
漫畫書
科幻書
連環畫
(1)四(2)班借()書的同學最多。
(2)借故事書和連環畫的共有()人。
(3)四(2)班借()書的同學最少。
(4)借漫畫書的有()人。
(5)借故事書的人數是連環畫的()倍。
二、根據統計表的數據,繪制條形統計圖。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