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2 13:46:29
單元目標: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負數的意義、表示方法,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2、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單元學習內容:
正數和負數的意義;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對0的再認識。
單元教材分析:
依據《標準》的要求,本單元學習的負數主要是學生生活中一些覺的負數,并且只要求學生會運用負數進行簡單的表示。
本單元教材中安排的主要內容是兩個方面:一是,從每天都接觸的氣溫中,了解表示零下溫度的一種方法;二是,了解一些生活中覺負數的實際意義。由于負數的學習是在正數基礎上的拓展,與正數的意義相比,需要考慮相反意義與數值。在理解上的要大一些。本單元教材的編寫主要有以下特點。
1、在數據的收集過程,認識和理解負數的意義。每天天氣溫度的變化情況是與日常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可以從電視、廣播的節目中了解,也可以從報刊等各種途徑了解天氣情況。在“溫度”這節中,教材通過天氣預報圖介紹北京等地溫度,使學生了解零下溫度表示的方法,從而概括出生活中正負數的表示方法,并初步理解負數的意義。
2、在初步應用中,進一步理解正數與負數的意義。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正數和負數的意義,本單元教材在“試一試”和“練一練”中安排了各種不同的具有現實背景意義的相反意義的量的實例;要求學生用正數或負數表示。這樣的編寫方式符合學生理解數學新知的認知規律,為學生以后掌握和運用正負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課時安排:
內容
課時數
溫度
3
正負數
整理與復習
1
評價建議:
本單元在評價時要注意兩點:一是評價要把握好難度,按照教材的要求進行檢測。如“正負數大小的比較”的內容,教材中是結合具體量如溫度的比較進行的,沒有出現抽象數之間的比較,所以在本學段不作要求。二是增加一些學生活動性評價的內容。如讓學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運用負數的數據,在評價時請學生寫幾個自己收集的數據,并說明它們的實際意義。這些材料需要學生自己到生活中去收集,自己理解每個數據的意義,它對學生理解正負數是委有意義的。對活動性的評價著重有兩點:一是準確性,是否正確地說明了所收集的帶負數的量的實際意義。二是多樣性,即數據中的量是否多種多樣,反映了生活中的多個方面,如-15元(表示支出15元)、(2±0.5)㎝(表示測量誤差范圍是上、下0.5㎝)、-1層(表示電梯到達樓層為地下一層)等。
第一課時溫度
(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
(課件略)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并會正確讀寫。
2、會比較兩個以下溫度的高低。
教學重點和難點:會比較兩個零下溫度的高低。,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1、課課前組織學生采取各種方法調查、收集、記錄全國一些大城市的氣溫情況。
2、讓學生查看地圖找到調查的城市的位置,幫助了解溫度與位置的關系。
二、探索溫度的讀法和表示方法。
1、把學生記錄的溫度進行簡單交流,并抽出2組數據與零度進行比較,從中了解和掌握5℃比零度高,零下2℃比零度還要低2℃的一些知識。
2、教師準備一份天氣預報圖,引導學生觀察溫度的表示方法。分小組討論怎樣讀溫度,并讀一讀,寫一寫。
三、試一試
組織大家讀出溫度計上顯示的溫度,再寫出來,增加一些直觀的認識。
四、練一練。
第一題,比較溫度的高低時,引導學生先從零上溫度開始,逐步過渡到零下溫度的比較。如:2℃和5℃的比較,1℃和0℃的比較,0℃和零下2℃的比較,零下2℃和零下5℃的比較等。
五、小調查。
首先鼓勵學生選擇某種調查方法獲取數據,然后,組織大家討論從數據中獲得了哪些信息,并在地圖找出這些信息的對應地理位置,能從地理位置上認識各地氣溫的特點。
[板書設計]
溫度
2℃○5℃1℃○0℃0℃〇─2℃―2℃〇―5℃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