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2 15:13:54
教學內容:小數的產生和意義(人教版四下數學P50--P5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小數的產生過程,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分數與小數的聯系
2、知道1/10,1/100,1/1000......可以用小數0.1,0.01,0.001......表示
3、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通過分數與小數的聯系從而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使學生真正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猜一猜老師的身高嗎?(1.80米)......學生猜一猜。
(1)1.80是什么數?具體表示多少高?
(2)某某同學的身高是多少呢?
(1米多,2米到了嗎?用米作單位剩下不夠1米怎么表示?)
(3)除了身高可以用小數表示,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其它的小數嗎?學生舉例。
(4)老師也帶來了一些小數。比如:黑板寬1.2米,羚羊奔跑的速度是1.48千米/分鐘,四(2)班第一單元平均分91.35分)。
(通過猜老師的身高,讀生活中的小數,喚醒學生大腦中對小數的記憶,激發起學生對小數意義探究的興趣。)
2、我們已經認識了這許許多多的小數,那你們知道這些小數是怎么產生的?小數的意義又是什么呢?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研究。揭題并板書(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二、組織探究:
1.感悟小數的產生:
(1)剛才有同學說了你的身高,我們現場來量量看。
師拿米尺測量演示,不是正好1米,多出來的又不到1米怎么辦?這時候就要用到小數來表示了。
(在實際的測量中,結果不能用整數來表示的時候,就需要用小數的表示。)
(2)那你們知道平時單元測驗老師報給你們的平均分是怎么來的嗎?學生說一說。
(在計算時,也往往不能用整數表示結果,也需要用小數表示)現在你知道小數是怎么產生的嗎?你能告訴別人嗎?
2、學習一位小數:
我們知道了小數是如何產生的產生,接下來我們仍然借助米尺去學習小數?
(1)大屏幕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用分數怎么表示?也可以用小數表示。
板書:(1分米、10/1米、0.1米),
誰能說說0.1米表示什么意思?
(2)那如果3分米呢分別用分數小數表示是多少?
(3)像這樣的你能找一個讓同學說說嗎?(學習說老師補充板書)
你觀察這一些小數,你發現它們有一個什么共同的特點嗎?(一位小數)
將分數與小數聯系起來看,又發現什么共同的特點呢?(分母是10是的分數可以用一位小數來表示)
(4)0.3米也就是10/3米它有幾個10/1?
0.7米也就是10/7米它有幾個10/1
那1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什么?寫作小數是?
3、學習兩位小數。
剛才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那如果老師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老師將尺放大)根據我們剛才的學習,你能找到小數的這些知識嗎?
取1份是幾分之幾米?用小數怎么表示?
取10份呢?
取11份呢?
仔細觀察這組分數和小數的特點,看看你能得到什么結論。(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兩位小數的計數單位)
(通過學習遷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二位小數。)
4、學習三位小數
同學們想一想,如果將尺平均分成1000份。你又能得到什么結論?
1份、1000/1米、0.001米
10份1000/10米0.010米
111份、1000/1111米0.111米
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用三位小數表示,計數單位單位是千分之一,寫作0.01是不是只有這三種小數呢?......
5、類比推斷
那如果平均分成10000份,用幾位小數表示?100000份呢?
6、學習進率:觀察各個計數單位,想想:相鄰兩個計數單位的進率是多少?
得出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的進率是10(說給同桌聽)
三、鞏固新知
1、做一做
2、P55(1-4)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計數單位十分之一0.1百分之一0.01千分之一0.001......
1分米=1/10米=0.1米1厘米=1/100米=0.01米1/1000米=0.001
3分米=3/10米=0.3米13厘米=13/100米=0.13米10/1000米=0.010米
7分米=7/10米=0.7米35厘米=35/100米=0.35米362/1000米=0.362米
分母是10的分數一位小數分母100的分數......分母1000的分數......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