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2 15:22:0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植樹問題
教學目標:
1.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出植樹問題模型的過程,掌握種樹棵樹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
2.會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悟構建數學模型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學預設:
課前談話:
科學技術在不斷的進步,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我們同時發現生活的環境也發生了不良的變化,比如水污染,空氣污染。作為未來的主人,你覺得可以通過什么策略來很好地防止污染、凈化空氣呢?(植樹造林)
我們都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你以前種過樹嗎?種樹通常有哪些學問?(兩棵樹之間的距離通常相等)新中國成立以來,每一代黨中央國家領導人都非常重視植樹造林(出示領導人植樹的圖片),他們的事跡深深地感染著每一代人。
一、情境感知
(一)揭示課題:我們都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你參加過植樹嗎?在植樹中還藏著許多數學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植樹問題。(板書課題)
(二)在馬路的一邊種著5棵樹,(用一條線表示路,用點表示樹)會是怎樣種的呢?請你用線段圖表示出自己的想法。
預設
出示:
......
(三)今天我們主要來研究在一條線段上兩端都種的植樹問題。(補充板書:兩端都種)
(四)在長40米的路的一邊種樹(兩端都種),可以種幾棵?
1、首先輕輕地把題目地讀一讀。
2、把題目的意思用線段圖表示出來,再試著解決可以種幾棵。
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畫的線段圖,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畫。
當我們遇到比較復雜或者有困難的問題時,可以用線段圖來分析題目的意思,這樣既方便,還可以使問題變得簡單一些。
3、交流:自己在紙上畫了線段圖也做了,現在你最想說什么?(條件不夠充分。)
4、那你覺得兩棵樹之間的距離可以是幾米呢?用一句話概括,補一個怎樣條件就可以了?
5、兩棵樹之間的距離可以是2米、4米、5米、8米......請你地估計一下,按照怎樣的方案去種樹,所種棵數相對會比較多。
6、通過剛才的一番討論,在全長不變的情況下,你覺得種植的棵數可能會跟什么有關系呢?(兩棵樹之間的距離)
棵數,兩棵樹之間的距離,間隔數到底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呢?我們進一步來研究。
二、探索規律
1、完整出示:在長40米的路的一邊種樹(兩端都種),每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8米,可以種幾棵?
(1)輕輕地把題目完整地讀一讀。說一說你們從題目知道了什么?
(2)題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伴的嗎?(兩端都種)
(3)通過畫線段圖理解題意,并且列式解答。(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及時了解學習情況。)
2、組織反饋
方法一:40÷8=5(棵)
方法二:40÷8+1=6(棵)
......
師:從大家反饋的情況來看,同一道題目卻出現了不同的結果,我們可以借助什么方法來確定哪個是正確的呢?(借助線段圖分析)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畫線段圖。
3、在大家認可是6棵的情況下,提問:
40÷8=5----5表示什么意思?
5+1=6(棵)----5段為什么不是5棵,而是6棵呢?
我們把這條小路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每一份(或者說每一段,每一個空)就是一個間隔,在這道題中,間隔指什么?共有幾個間隔呢?
4、小結:通過這個例題,你明白了什么?(棵數與段數有關,求棵數得先求段數。)
5、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8米以外,還可以取哪些整米數?借助線段圖理解題意并完成表格。
6、反饋:
總長(米)
兩棵樹之間的距離(米)
間隔數(段數)
棵數
40
我的發現:
我的疑問:
根據表格中整理的信息,你發現了什么?
棵數=段數+1(段數+間隔數-1)
(是不是每一種植樹問題都要在段數上加1呢?)
7、學生提出疑問
學到這里,關于植樹問題你還有什么疑問?
8、反思學習過程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端都種的植樹問題,請你回憶一下,我們是通過怎樣一個過程來得到棵數的解決辦法的?
三、點擊生活
同學們不僅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很快找出了植樹問題中蘊含的規律,真不錯,那么,植樹問題在生活中還會以怎樣的形式出現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在跨欄比賽中,通常從第一個欄到最后一個欄之間的距離約是91米,每兩個欄之間的距離約是9米,總共有幾個欄?
2、37路公交車行駛路線全長12千米,相鄰兩站的距離是1千米,在路的一邊一共有多少個站點?
3、馬路的兩邊都裝有路燈,每隔20米一盞,(兩端都安裝),兩邊總共安裝了102盞,這段馬路全長多少米?
4、圓形滑冰場的一圈全長150米。如果沿著這一圈每隔15米安裝一盞燈,一共需要安裝幾盞?
看來,應用植樹問題的規律,不僅僅能解決植樹的問題,生活中很多類似的現象也能用植樹問題的規律來解決。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