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4 00:57:27
第二課時
1、教學內容:P19例2P21練習三題3、4
2、教材分析及重難點
例2是通過學習在平面圖上標出校園內各建筑物的位置,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他與例1是相互聯系、互逆的。圖上的小朋友向我們展示了標出物體位置的方向:“先確定方向”,下一句便是“再確定距離”。距離怎么確定?可以畫線段表示,“可以用1厘米代表50米”,150米便可以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這種方法也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索得到,教師給予適時適度的指導。
練習3的第3、4題,是例2的配套練習,他們的形式又與第2題相似,練習時可以參考、交流。
教學重難點:
能根據方向和距離準確標出物體的位置。
3、教學目標
(1)、能繪制簡單的平面示意圖,通過制作平面圖的過程,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
(2)、通過繪制平面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3)、通過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和意識。
4、教學建議
本課的知識內容與前一課相似,在學習前可以先復習、回顧例1的知識內容,再在此基礎上向學生發出挑戰:上節課是給你地圖,說出位置,現在給你方向和距離,你能畫出這個物體所在的位置嗎?把問題拋給學生探索。
例2的圖中新出現了一條線段表示50米,前面也已說到,注意讓學生理解單位長度的含義。老師們也要注意,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圖尺,并非真正的比例尺。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