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天才加幸運的數學家(2)
來源:網絡 2009-09-14 10:27:15

因為機遇而到哥倫比亞大學
1985年,當張壽武還在做研究生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的哥德費爾德(Goldfeld)教授到數學所訪問,王元讓張壽武陪他。哥德費爾德作報告時,張壽武就坐在第一排,不停地幫他擦黑板。但在陪他到故宮時,張壽武緊張得不得了,因為除了數學,他不會講一句日常英語,于是便帶了一本英漢字典。
在故宮買了門票后,“我發現我的運氣又來了,故宮上所有的說明都有英文,不用我說一句話。我就跟在他后面,然后開始討論數學,給他談法爾廷斯的論文。這時我發現他完全不懂代數幾何,但對我做的東西非常有興趣。我問他我應該念什么,他說,你應該去念日本數學家志村五朗的一本書:《自守函數算術理論的介紹》”。
哥德費爾德回去后,張壽武好不容易在圖書館找到這本書,但沒能念懂。這時,他開始申請出國了。他最想去的地方是普林斯頓大學,因為法爾廷斯在那里,但王元希望他去哥倫比亞大學跟哥德費爾德。后來不知為什么,他申請哥倫比亞大學的資料全丟了。有一天,哥德費爾德寫信告訴他沒收到材料,問他是否還愿意到哥倫比亞,他說:“愿意。”
結果,哥德費爾德親自找來申請表填上,又找人寫推薦信,這時王元正好在美國,他對哥德費爾德說:“張壽武是我們中國最好的學生。”張壽武的托福考了480分,當時滿分是600,錄取線是550,他不敢將自己的托福成績寄過去。一段時間后,他收到了哥倫比亞的錄取通知書。
“我終于感動了我的上帝”
1986年9月,張壽武來到哥倫比亞大學,哥德費爾德建議他學自守形式,并給了他一篇文章,讓他念完后做一個格羅斯—乍基亞公式(Gross-Zagier)。他花了大約兩個月的時間沒有做出來,就對哥德費爾德說:“我做不出來,我不跟您做了,您推薦我去普林斯頓跟法爾廷斯做吧。”哥德費爾德說,不做也行,并為他到普林斯頓寫了推薦信。
為了慎重起見,張壽武專程到普林斯頓見法爾廷斯,法爾廷斯同意給他半個小時的時間。他很高興,將自己所有要說的英語全部寫下來、背熟。在會面時,他對法爾廷斯說:“我很崇拜您,讀過您的文章,也讀過很多書。”半個小時很快到了,法爾廷斯沒有說一句話,站起來就離開了,張壽武很驚訝:“他顯然對我一點興趣也沒有。但他畢竟還是給了我半個小時。”
當天晚上,張壽武到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主任項武忠家里吃飯,項武忠告訴他,哥德費爾德在給他的推薦信中說:張壽武在哥倫比亞學得很好,基本上不需要到普林斯頓。他說:“我想也許因為這封信,我就不能到普林斯頓了。”
張壽武很郁悶地回到哥倫比亞大學,但還是想學法爾廷斯的學問,即算術代數幾何,于是重新跟了一位現代自守形式的專家賈戈爾(Jacquet)。賈戈爾將自己的朋友朗格朗茲(Langlands,朗格朗茲綱領的創始人)的一個題目給他。他念了很多東西,發現與之相關的算術代數幾何更有意思的,所以他遲遲沒有開始做東西。這時,賈戈爾每兩個星期見他一次,并將自己算的東西給他。“他已經算了40多頁,讓我再算60多頁就讓我畢業,可我還沒有開始算,再這樣下去,他都會幫我算完。”于是,他對賈戈爾說:“我不能再跟你念了,因為你太好了。”
1988年,法國數學教授斯匹若(Szpiro)到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半年,他是張壽武見到過的最風趣的老師:“每一兩年他就要來美國一次,我跟他在一起特別輕松,他的英文很差,我的英文也很差,只有他沒有說過我的英文差。上課時,他一手拿香煙,一手拿粉筆,偶爾搞錯了,就把粉筆放到嘴里,用香煙在黑板上寫字。他把數學講得特別簡單,但思想特別深刻,卻沒有任何技巧。法爾廷斯是在見到了他后受到啟發,才證明了莫德爾猜想。”
斯匹若回到法國后,張壽武就沒有老師了,他寫信給斯匹若:能不能讓我跟您念書?能不能給我一個題目?斯匹若回信給了他一個題目,只有半頁紙。張壽武很用勁地做,還是做不出來,但因為他跟哥德費爾德學過兩個月,跟賈戈爾學過一年,所以他算出了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有30多頁。之后,他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參加一個日美數學會,在酒會上第二次見到了法爾廷斯,“我告訴他我學了好多數學,有問題向他請教,希望引起他的注意”。但法爾廷斯只回了一句“不知道”,就離開了,這讓張壽武很尷尬,“他一點都不在乎我”。
回到哥倫比亞大學后,張壽武將所有的東西都寫出來,有了兩篇比較像樣的論文,這時斯匹若特別高興,并在法國高等研究中心給他申請了一個博士后職位,盡管這時他還沒有獲得博士學位。
1989年6月,張壽武和太太到法國,“我們住的博士后公寓特別好,外面鳥語花香,里面條件很好,那時我的文章寫出來了,我在法國龐加萊研究所作了有生以來的第一場正式的學術報告,那時我對斯匹若的問題有一些突破。”
在法國高等研究中心,張壽武第三次見到法爾廷斯,并將自己的文章給他看,“他看后很高興,對我笑了一笑,這是三次見面中最友好的一次,但還是沒有說一句話,但這時我已經高興得不得了,因為他是我最崇拜的一個人,我終于感動了我的上帝。實際上他當時只有35歲,他32歲時獲得了菲爾茨獎”。
在法國的訪問非常成功,一年后,張壽武的太太懷孕了,兩人便回到美國。一到哥倫比亞,他發現了一件讓他驚喜不已的事:哥德費爾德已經為他申請了一筆斯隆(Sloan)全額交換學生獎。1990年,帶著這筆錢,張壽武到普林斯頓跟法爾廷斯念了一年,“終于實現了我的夢想”。
學會真正做數學
在普林斯頓,張壽武第一件事是問法爾廷斯能不能給他一個題目,法爾廷斯只講了一句話:“容易的題目我都做了,剩下的都特難,比如黎曼猜想。”張壽武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種日爾曼人式的幽默,覺得很難受。
但突然有一天,法爾廷斯對他說:“我要開一門課,你記一下筆記,整理完后,我們一星期見兩次,對照筆記。”張壽武說:“以前學的都是零零散散的工具,沒有經過大家的指點,那一年跟大家念了一年,那一年對我這輩子來說都極為重要,他的風格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
法爾廷斯在課堂上講了一位法國數學家Bismut的論文。張壽武說:“這些文章特別長,基本上都是200到300頁,很難念,但法爾廷斯就有這樣的本事,他看了前言部分后,就有辦法把別人做了多少年的東西都造出來。我覺得我沒有這樣的本事。”
有一次,張壽武問法爾廷斯一個分析的問題,法爾廷斯要他到圖書館去查3卷書,告訴他答案就在里面,并讓他第二天給出答案。這3卷書每一卷都有1000多頁,張壽武花了一個多小時也沒有找到需要的那一頁,于是決定自己算。“我第一次發現自己也能算出來,特別得意。這時我才知道大家是怎么做數學的,他不是哪里不懂查哪里的文獻,而是哪里不懂就做哪里。后來我說,法爾廷斯做數學碰到一座山,一般人是爬雪山過草地,找一條近路走走,但他是用推土機將山推平了或者用炸彈給炸掉,他不會用技巧來做這件事,他完全是用力量來做的,他是那種力量型的,這是我在數學家中唯一見到的風格,他的力量太大了,這對我的影響很大。”
在普林斯頓跟法爾廷斯學了一年,張壽武學會了怎么做數學:“不是在圖書館里把別人的東西籌一籌,把別人的數學聯在一起,而是從最基礎的地方去做。”他回到哥倫比亞大學開始博士論文答辯,法爾廷斯作為答辯委員會成員也到了哥倫比亞大學,這在數學系引起了轟動,因為有時系里請他作報告他也不一定會來。
1991年在美國申請職位很難。張壽武問教授們應該申請多少所學校,哥德費爾德說:“我的學生要申請100所,你應該申請75所。”斯匹若認為75所太多了,35所就夠了,但法爾廷斯說:“一個就夠了,你要去哪里?我給你寫推薦信。”張壽武沒有那么自信,他還是申請了30多所學校,結果哈佛、普林斯頓、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學等都同意給他職位。
張壽武說:“法爾廷斯說得對,其實我就想去普林斯頓大學跟他再做幾年。所以,我就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中心做了一年。接下來的3年里,我在普林斯頓大學做助理教授,大學給我的職位再加了3年。”
重回哥倫比亞
1995年秋的一天,張壽武請哥德費爾德到普林斯頓作報告,哥德費爾德問他是否愿意回到哥倫比亞,他說想。當年10月,他回哥倫比亞大學作了一個報告,發現還有3個人在競爭這個職位,他們都很出名。報告作完了,哥德費爾德把他罵得一文不值:“你沒希望了,你的英語太差了,那3個人肯定比你好。”
張壽武很憤怒,回到普林斯頓后,他發誓永遠再也不回哥倫比亞大學了。然而,在一個多月后的圣誕節前夕,他突然接到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主任的電話:我們給你這個職位了。“這簡直不可思議,因為這期間沒有任何人跟我談到這件事。”他說,“后來哥德費爾德解釋說,我們看了所有的推薦信,你的最好,我們只能要你。”
1996年6月,張壽武準備回哥倫比亞,他發現自己租不起房子,看中了一幢房子也買不起。這時,哥德費爾德問他差多少錢,他將自己的存款數抄給了他,沒想到哥德費爾德去找哥大的副校長了,上午去,下午就拿回一張支票,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只有一句口頭協議:這錢是用來買房子的,不能買車。兩天后,他用學校的首付款買下了房子。然而,就在買房子的那幾天,他證明了廣義波戈莫洛夫(Bogomolov)猜想。
1997年,張壽武應邀在德國柏林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45分鐘報告;同年,他獲得獎勵全球杰出華人數學家的晨興數學獎金獎;1998年,他成為哥倫比亞大學正教授。他說:“1998年,我到了生命中的一個高峰。”
“我現在處于陶醉狀態”
獲得晨興數學金獎與張壽武做格羅斯—乍基亞公式有關。這原本是1986年剛到美國時哥德費爾德讓他申請做博士學位的題目,但他兩個月沒做出來就不再做了。到1995年,他開始想做ABC猜想,ABC猜想在數學上的重要性遠遠大于費馬大定理,費馬大定理只是ABC猜想的一個推論;也就是說,只要ABC猜想證明了,費馬大定理也就被證明了。但是,懷爾斯(Wiles)在1995年宣稱證明了費馬大定理,張壽武十分沮喪,認為證明ABC猜想的重要性沒那么大了,于是決定回去做格羅斯—乍基亞公式。
這時的張壽武已經在數學領域轉了一圈,學了許多不同的東西,能力比以前強多了,到2001年時,他在這個公式上做出了很好的工作,他說:“這些工作比我做波戈莫洛夫猜想更深刻,所以,2001年,我數學生命又達到了一個小高峰。”
但在接下來的4年里,他經歷了生命中一段不穩定的時期,他說:“也許是到40歲了吧,有一種向下滑的感覺,有三四年的時間比較郁悶。”
到2005年,張壽武開始從整體上重新思考ABC猜想,到2006年時,他突然發現波戈莫洛夫猜想與格羅斯—乍基亞公式有聯系,“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覺得我找到了一座橋,可以將兩個完全不同的陸地聯系起來,一邊是L函數,一邊是丟方圖方程,所以這兩年我又處于非常激動的狀態,我不知道我還會不會郁悶,但我現在確實處于自我陶醉的狀態。丘先生要中國數學家向我學習,我跟他說這是笑話。不過我會同時把這句話看成是對我的鼓勵。我會好好工作,好好帶學生”。
·人物檔案
張壽武,1962年生于安徽,1983年畢業于中山大學數學系,1986年在中科院數學所獲碩士學位后赴美國留學,1991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96年任該校教授,同年證明世界性難題波戈莫洛夫猜想。1997年在世界上率先于全實域上推廣了格羅斯—乍基亞公式。1998年應邀在德國柏林舉行的世界數學家大會上作45分鐘報告,同年獲旨在獎勵全球杰出華人數學家的晨興數學金獎。目前,正在努力證明ABC猜想。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