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4 18:47:14
第1教時(總第1教時)
教學內容:三步式題--教材第1頁例1,做一做題目及練習一1-2題。
教學目的:
1.初步掌握括號內含有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能夠計算較復雜的三步式題。
3.培養學生類推能力及計算能力。
4.教育學生計算和做事要仔細認真。
教學重、難點:理解小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三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準確計算三步運算式題。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練習(卡片)
32+30÷342×380÷16+12
12×5-60÷28×5×10120÷4×5
2.說出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卡片或投影)
130-100÷5×3
(43+57)×(28-21)
同桌各選一題,互相說一說:題中含有哪些運算,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說出為什么按這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訂正并強調:一個算式里,如果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含有括號的算式,要先算括號里面的運算。
3.計算:32+540÷18100-(32+30)
同桌互說運算順序,并口算出結果。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課
觀察剛才的兩道題,能不能把這兩道題合并成一道式題呢?(教師邊提問邊用色筆在30和540÷18下面劃上線。)
學生組題,教師板書:100-(32+540÷18)
指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混合運算的例題1。
板書課題:混合運算例1
2.對照例1與復習題,討論:例1與以前我們學習過的混合運算題有什么不同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得出結論:例1的小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
教師引導:這道題中的小括號內含有除法和加法兩級運算,應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學生自己直接試做例題,做完后同桌對照,并互相訂正。
4.指名學生匯報自己的計算過程,形成板書:
例1100-(32+540÷18)
=100-(32+30)
=100-62
=38
5.討論,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式題,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匯報,進一步明確: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式題,先算括號內的乘除法,再算括號內的加減法,最后算括號外的運算。
6.教師指出:像這樣的題目,計算時可以把括號內的兩步計算省略一步,直接寫出括號內的計算結果即可。教師在“100-(32+30)”外圍畫上虛框,表示計算時可以省略。
7.反饋練習(第1頁做一做)
同桌同學每人選一題,先用鉛筆在第一步運算的算式下畫橫線,再與同桌互相說一下每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然后計算。集體訂正。
三、鞏固發展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2.判斷下列計算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改正過來。(投影逐一出示)
72÷(6+3×2)72÷(6+3×2)72÷(6+3×2)
=72÷9×2=72÷6+6=72÷12
=72÷18=12+6=5
=4=18
通過訂正,強調:在計算時,除要注意運算順序外,還要注意計算的準確性。
3.變式練習:說出運算順序,并口算出計算結果。(投影出示)
48÷4+2×4
然后利用抽拉投影片在式子的不同部位加上括號,分別形成:
(48÷4+2)×4
48÷(4+2)×4
48÷(4+2×4)
[通過變式練習,使同學們進一步強化三步式題的運算順序,并體會括號具有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
四、課堂小結: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學習了什么?注意什么問題?
五、布置課堂作業:練習一第1題,左右兩組中任選一組,課堂內完成。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