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4 21:49:38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下)第82~84頁。
【教學目標】:
1、經歷游戲規則的制定過程,體驗規則在游戲中的作用,建立規則意識;通過游戲是
否公平的判斷,感受游戲的公平原則。
2、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體驗游戲中不確定現象的特點;利用可能性的知識經驗判斷
規則是否公平,會調整游戲規則,使游戲公平;能制定規則,設計對雙方都公平的游戲。
3、能用合適的方法驗證可能性對雙方是否是等同的。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分小組準備圓形紙片、撲克、圍棋子、硬幣、骰子、彩筆。
2、教師準備:用于學生驗證的匯總表格、幻燈片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設游戲情境,感受規則意識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想玩嗎?
出示轉盤:
師:請2位同學上來,開始!
學生感到很困惑,不知道如何開始。
師:怎么了?
生:沒有游戲規則,不好玩。
板書:游戲-規則
師:對了,有游戲規則,才可以玩。真對不起,只顧著急切地和大家玩游戲,忘記游戲規則了。
出示游戲規則:
轉盤游戲的規則:
(1)雙方先選好各自的顏色;
(2)每人輪流轉一次,須轉一圈以上;
(3)指針指向自己選定的顏色則獲勝,否則對方獲勝。
教師邊出示規則邊安裝指針。
二、感受游戲可能性,體驗公平性原則
1、對規則有意見嗎?沒有就可以開始了,你想選什么顏色?
生:這樣不公平。
師:為什么?
生1:這個轉盤藍色部分小,白色部分大。
生2:指針指向藍色的可能性小,指向白色的可能性大。
師:我們試一下吧,試4次吧,如果甲選藍色,乙選白色,據你估計,他們各會獲勝
幾次?
生3:可能甲勝1次,乙勝3次。
師:為什么?
生3:因為這個轉盤平均分成了4份,藍色只占一份,而白色占了3份。
師:會出現其它可能嗎?
生4:也可能4次都是乙獲勝。
生5:還可能甲、乙各獲勝2次,或者甲勝3次、乙勝1次。
生6:也有可能4次都是乙獲勝。
師:大家說,有這種可能嗎?
生7:有這種可能,不過可能性非常小。
師:那哪種可能比較大些呢?
生8:乙勝3次,甲勝1次的可能性比較大;4次都是乙獲勝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大多數學生都猜“乙勝3次,甲勝1次”。
(演示,發現恰好乙勝3次,甲勝1次。)
2、看來這個游戲真的不公平,你們愿意玩這樣的游戲嗎?
學生齊聲地:不愿意!
師:看來,游戲有了規則才可以玩,公平才好玩。
板書:公平。
師:那現在怎樣才能對雙方都公平呢?大家拿出自己的圓形紙片,你能設計一個對雙
方都公平的轉盤嗎?
學生設計轉盤,設計好的在黑板上展示。
師:看一看,黑板上展示的這些轉盤對雙方是不是都是公平的?我們就來挑選一個,
請兩個同學上來,玩一下公平的轉盤游戲。
各自選定顏色。
師: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一次定輸贏吧。你們倆誰來轉?
兩人都想自己操作。
師:他們都想自己來操作,這樣,我們給他們想個辦法吧,公平地選出操作的人。
生1:我有辦法,用拋硬幣的辦法。猜中的就操作轉盤,這個辦法比較公平。
生2:石頭、剪刀、布也挺公平的。
生3:還可以擲骰子,分1、2、3和4、5、6來猜,猜中的操作。
師:這樣公平嗎?
生4:這樣公平,因為每個人都有三種可能,分1、3、5和2、4、6也可以。
師:笑笑也想到了這個辦法,她分大于3點的和小于3點的,大家覺得怎么樣?
生5:不好,這樣不公平,大于3點的有4、5、6三種可能,而小于3點的只有1、2兩種可能。
生6:也可以這樣,抓一把圍棋子,讓他們猜單數還是雙數。
師:也是很好的辦法,圍棋比賽猜先就是用這樣的辦法!
師:大家給你們提供了這么多辦法,你們打算選用那種?
兩學生:猜硬幣。
師:嗯,簡便易行。
猜硬幣,做轉盤游戲。
三、驗證游戲公平性,進行游戲實踐
1、拋瓶蓋游戲
師:看來做游戲,需要有規則,也需要公平。笑笑根據生活常見的瓶蓋,設計了一個拋瓶蓋的游戲。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出示游戲規則:
師:怎么樣?感覺她設計的這個游戲對雙方公平嗎?
生1:我感覺是公平的,因為一共就兩種可能,要么向下,要么向上。
生2:我覺得不公平,因為瓶蓋一邊大,一邊小,落下來的可能性會不同。
統計兩種觀點的支持人數。
師:這都是我們的分析,究竟是不是公平,我們還是來實驗一下吧。大家覺得應該做幾次實驗?
生3:我覺得做3次就可以了,就能比較出來哪種可能性大。
師:有不同的看法嗎?
生4:3次不好,或許某碰巧就都朝上,或者都向下。
師:是啊,這樣的偶然現象也會出現。那實驗幾次?
生5:10次,不,20次,這樣就能看出哪一種可能性大一些,偶然性就小了。
師:也就是說實驗的次數越多,受偶然性的影響越小,是吧?
生齊聲地:是,次數再多一些。
師:我有一個建議,我們每個小組都做10次,然后把全班的情況匯總一下。
(1)小組實驗、填表。
蓋面朝上
蓋面朝下
次數
(2)匯總
蓋面朝上
蓋面朝下
第一小組
第二小組
第三小組
第四小組
第五小組
第六小組
合計
教學反思:
一、“游戲”公平,需要呈現出游戲的趣味性
本課的教學內容,探求的是游戲中的數學問題--公平性(可能性)問題。游戲的趣味性外套需要精心設置,讓孩子在活潑生動的游戲中發現數學的活潑生動。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以沒有規則的游戲引入,讓學生感受游戲規則的必要性;以不公平的游戲無法進行,讓學生發現游戲公平原則的重要性;以一次定輸贏,讓學生主動尋找選擇操作者的公平方法;以難以分析確定的瓶蓋游戲,讓學生實踐驗證;以開放性非常強的撲克游戲,讓學生確定比較公平的游戲規則。整個過程以游戲為主線,讓他們真實地玩游戲,切實地解決游戲中的問題,感受游戲中的數學,體驗數學的價值。
二、游戲“公平”,需要突出游戲中的可能性
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公平性),是這節課的重點。而對于可能性的相關知識,學生已經具有相當的分析能力。因此,這節課把目標定位于在游戲中用已有的可能性知識,解決游戲中的不公平問題,驗證對于可能性大小的分析,利用對于可能性大小的分析設計公平的游戲,把游戲中的可能性這一數學問題突顯出來,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游戲公平”,需要展現數學活動的全面性
“游戲公平”,是一個數學實踐活動,在這一活動過程中,其數學精髓不是直接呈現的,其對于利用數學解決問題的過程也不是那么單一,因此,把課堂教學目標的外延擴大--全面培養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非常必要。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沒有拘泥于教學重點,特別重視解決問題的細節,展示問題解決的全貌。比如,在怎樣公平地選擇操作者中,注意對提供方法的選擇--選擇節約時間、簡便易行的方法;在驗證瓶蓋游戲的公平性中,注意對于實驗次數選擇的分析(實踐證明,這也是必要的),注重偶然性對于驗證工作影響的分析,融合統計的知識,確實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