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4 23:14:08
教學內容
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第八冊第84頁例題,第85頁“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用計算器計算探索商不變的規律的過程,理解并掌握這條規律。
2、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展觀察、比較、綜合和歸納的能力,進一步體驗探索數學規律、發現數學結論的方法。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內在的規律與聯系,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結論的嚴謹性,感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
用計算器探索商不變的規律
教學難點
對商不變規律的理解
設計理念
讓學生經歷規律的發現過程,獲得探究新知的能力,為后續學習提供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入新課
師:談話:上節課我們借助計算器研究了積的變化規律,誰還記得是什么規律嗎?我們是怎樣獲得這個結論的?
師:這是乘法算式中的一個重要規律,有了它,很多乘法計算變的十分簡便。這節課我們一起去探索除法中的規律,你們有信心嗎?
學生交流
二、教學新課
1、探索商的變化規律
(1)、猜想
(2)、實驗驗證
3、總結規律。
4、完善規律
出示:8400÷40,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出結果,并補充板書成:8400÷40=210。
師:首先我們來研究的是把這個算式的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數(板書),商有什么變化?
師:先大膽的猜想一下。(交流了學生的猜想后板書:不變?)
師:針對這個算式你們作出了猜想,接下來該......
師:你們打算怎樣去驗證?
師:你們的意思是說把被除數8400和除數40同時乘以一個數或除一個數,看看商變不變?那就請每人舉一個例子,先在心里想好你打算同時乘或除以哪個數字,再寫出新的被除數和除數,用計算器算出商。最后把你寫的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
師把學生匯報的算式按乘或除分類各板書成一列。
師:有沒有同學把8400和40同時乘或除以一個數后商不再是210的?如果有,讓其說出算式,共同分析、糾正。
師:根據左邊的一列算式,你發現了什么?根據右邊的一列算式呢?(多指定幾人回答)
師:剛才大家利用8400÷40這道題得出了結論。在其他除法題中是否也能得到這樣的結論呢?你能夠再找一些例子,通過用計算器計算再次進行研究嗎?這次每人寫出一道除法算式算出得數后,再寫兩道算式,一道是把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一個數的,另一道是同時除以一個數的,也都要用計算器算出得數,再與原來的除法算式進行比較。在小組內交流,要特別注意有沒有例外的情況,如果有在小組內共同檢查訂正。
師:在做例題時,你們有所發現,提出了猜想,后來又找到很多例子證明了自己的發現。現在能理直氣壯地把你們發現的規律說出來嗎?
引導學生得到結論: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商不變。(板書這一結論)
把書翻到第84頁,讀“茄子”卡通的話。
提問:“茄子”卡通的結論與你們總結出的結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指名回答)這里注明的“0除外”是說哪個數不能是O?
師:那么為什么要注明0除外呢?0作除數會出現什么問題。
師:如果除數是0,例如3÷0,也就是想找到一個與O相乘得3的數,即0×()=3,括號里能填哪個數?填哪個數都不行,所以數學上規定O不能作除數。
現在我們再一起把這節課發現的規律讀一遍,讀后問: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學生猜想、交流。
舉例驗證
生交流匯報
學生獨立寫算式、計算、比較。
學生自由發言,并相互補充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教師巡視,學生完成后,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得到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各自在書上做題。提問:第一組題做題時你是怎樣想的?(指名回答)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從第二次開始每次購買的數量與第一次相比發生了什么變化?總價呢
學生填寫
獨立思考
學生比較交流
四、全課總結
師:這節課你通過用計算器計算找到了一條什么規律?是用什么辦法找到的?這條規律與上節課找到的積的變化規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這節課還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設計
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六、教后反思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