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4 23:41:0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0-131頁例1和“做一做”,練習三十一的第l一4題。
教學目的:通過對已學過的應用題進行比較,系統地歸納整理,概括出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和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系統地歸納整理,概括出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教學難點:進一步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口算卡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教師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學生口答。)
2.35+1.53.7×1004.05×8
7.4-3.583÷1001.2-0.5
18+4.91.6×503.9×5
22.5-8.51.56÷3540+98
二、自學新課
1、自學例1。
教師:“我們解答過很多應用題,有一步計算的,也有兩、三步計算的。現在我們來研究一下,解答應用題時是怎樣想,怎樣做的,一般需要經過那幾個步驟。”做完后,討論。
小組討論:
(1)解答一道應用題,首先要做什么?我們以前學過用哪些方法尋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2)這道題的條件是什么?(學生說出條件和問題,教師板書)
學生:“我們還可以通過畫圖,來幫助理解題意。”(學生或教師板書如下。)
(3)弄清題意以后,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教師指名讓學生分析數量關系。可以從問題出發進行分析,也可以從條件出發進行分析,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師隨著學生說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板書。
(4)教師:“確定了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以后,我們就可以列式計算了。誰說一說怎樣列式計算?”(指名學生說,教師對照上面的問題寫出算式和得數,如教科書第130頁例1。)
教師:“誰還會列綜合算式計算?”(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列綜合算式計算。)
(5)教師:“計算出得數以后,下一步需要做什么?”(如果學生回答,下一步應該寫答案,教師應提示學生再想一想。)
教師:“計算出得數以后,應該先檢驗一下做得對不對,再寫答案。即使題目沒有要求檢驗,
自己也要認真檢查一遍。誰來說一說怎樣檢驗?”(指名學生按照前面的步驟,依次檢查列式和計算有沒有錯誤。)
教師:“除了按照題意和原來的計算順序,依次檢查列式和計算對不對以外,我們也可以把得數當作已知數,按照題意倒著一步一步地計算,看結果是不是符合原來的一個已知條件。現在我們用這種方法來檢驗一下。”
(7)分小組,合作完成。
“這樣計算的結果是75套,和原題中已知條件前5天每天做的套數相同,說明解答是正確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寫答案了。如果這樣計算的結果和原題中已知條件不相同,那就需要再檢查一下解答(或檢驗)的計算中哪里有錯。”
檢驗正確后,教師板書:“答:后3天平均每天做95套。”
2、歸納、總結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分小組,歸納總結。
三、課堂練習
做教科書第131頁下邊的“做一做”。教師巡視、個別指導,提示學生檢驗時要用今天學的方法,要寫出檢驗的計算步驟。
四、課堂小結和布置作業
1.教師小結:“今天我們歸納總結了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目的不是讓大家去死背這四個步驟的條文,而是讓大家以后解答應用題時,要順著這個路子去想。首先耍弄清題意,要分析數量關系,在弄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基礎上列式計算,計算出得數后要先檢驗再寫答案。不要在沒弄清題意、沒分析數量關系的情況下,就隨意列式解答,或亂套解題的類型。
2.作業:練習三十一的第1-4題。
課后附記: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