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5 01:02:43
教學目標:
1.理解此類連除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用兩種方法解答此類應用題.
2.正確列綜合算式解答應用題,理解連除與連乘應用題的互逆關系.
3.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4.滲透事物間聯系的思想和比較的思想.
教學重點:分析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利用線段圖理解數量關系,確定計算步驟.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出示復習題:一種織布機每臺每小時織布4米,5臺織布機8小時可織布多少米?
要求學生:畫線段圖,并用兩種方法解答.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2:一種織布機5臺8小時織布160米,平均每臺每小時可織布多少米?
對比復習題組織討論:例題與復習題相比較,有什么特點?
討論結果:例題與復習題的問題與已知條件換了位
根據學生匯報的討論結果,讓學生在已畫成的兩個線段圖中標注一下,已知什么,求什么?
(通過線段圖,從直觀到抽象,使學生感知算理.)
4.指導學生對照線段圖討論:要想求出每臺每小時織布多少米,我們怎樣做?
5.根據學生匯報的討論情況,讓學生在線段圖中標注出先要求的是圖中的哪一段,應該怎樣求?學生說清解答步驟后,教師板書每一步的小標題.然后再要求學生在練習本上直接試做,分步解答.同桌間互相討論訂正.
6.指名學生口述分步解答過程,教師板書:
(1)每臺織布機8小時織布多少米?
160÷5=32(米)
(2)每臺織布機每小時織布多少米?
32÷8=4(米)
引導學生列綜合算式解答,先自己直接列式,再指名在線段留下對應位置板演成板書:
160÷5÷8
=32÷8
=4(米)
答:平均每臺織布機每小時織布4米.
(引導學生討論、思考、試算,感知計算方法.)
7.改例2線段圖的問題和條件成下圖,根據這幅圖,我們應該先求什么?怎樣求?
8.學生討論確定先求“5臺1小時織布多少米”,再求“1臺1小時織布多少米”,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書寫小標題.
然后自己在書上第10頁填空,由一名學生板演,形成以下板書:
(1)5臺織布機1小時織布多少米?
161÷8=20(米)
(2)每臺織布機每小時織布多少米?
20÷5=4(米)
列綜合算式解答為
160÷8÷5
=20÷5
=4(米)
答:平均每臺織布機每小時織布4米.
9.集體訂正,訂正時進一步強調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10.討論:比較一下,兩種解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11.反饋練習:(投影出示)第10頁“做一做”.
讀題,思考: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要想求“1只母雞1個月下多少蛋”這個問題,可以先求出什么?
(三)鞏固發展
根據題中提供的條件進行分組練習,練習題目由各組任選一組.
條件:“書法小組每人每天寫8個大字,5個人4天共寫了160個大字.”
第三組題目:
連線題,把意義相同的算式用線連接起來.
8×4160÷4
8×5160÷5
8×5×416÷5÷4
(注意:此題并非一一對應關系.)
(四)課堂小結
通過小結,進一步把連乘應用題與連除應用題進行比較區分,指明課題(板書課題:連除應用題),并對兩種解題方法再進行理解區分.
(五)布置作業(略)
板書設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