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5 09:14:33
教學目標:
1、了解相交線和垂線的概念,并能判斷怎樣的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2、會用符號表示兩條直線互相垂直,會用三角尺或量角器過一已知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教學過程:
教學設想
學生活動
備注
一、 創(chuàng)設情境
用多媒體展示教材P36的插圖,引出在生活中,我們會經(jīng)常看到兩條直線相交的情景。當這兩條直線只有一個公共點,就說這兩條直線相交,該公共點叫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
二、學習新知
(一)、引入
出示下列圖形.
教師提問:每組都有兩條直線,每組的兩條直線之間有什么共同特點?
教師導入:相交是兩條直線位置關系中的一種,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來研究兩條直線相交的一種特殊情況--垂直。
(二)、認識垂線.
1、用活動的兩個木條操作.
教師提問:大家都看到了∠1變成了直角?那么∠2、∠3、∠4變成了什么角呢?(∠1變成直角,∠2、∠3、∠4也變成了直角)
2、教師講解: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教師提問:你怎樣理解互相垂直?怎樣理解“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
3、引導學生說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邊是互相垂直的(舉實例)
(三)垂線的畫法.
1、畫垂線.
(1)教師說明:工人師傅一般用角尺畫垂線,我們畫垂線通常使用三角板。
教師提問:你猜猜,我們會利用三角板的哪一部分畫垂線?
(2)分組討論過直線上(或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每組自選內(nèi)容)并嘗試畫垂線。
(3)分組匯報演示。
(4)確定方法
(先把三角板一條直角邊與已知直線重合,另一條直線邊過已知點。)
2、認識點到直線的距離
(1)用尺子測量從A點引出的4條線段的長度找出最短的一條。
(2)演示動畫“垂線段最短”。
(3)教師講解: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垂直線段的長度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
三、完成課后練習
看圖說說自己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延長后都相交一點,成四個角)
學生討論:∠1變成直角,為什么另外三個角也變成了直角?
(相鄰兩個角組成一個平角,180°-90°還是90°)
學生討論、回答。
學生舉例
學生匯報自己組里的方法,并互相評價
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找到的,為什么這條最短。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