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5 15:32:14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梯形 教案 面積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地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2、通過操作,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探索規律。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1.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紙板和剪刀。
2.20根同樣的鉛筆和渠道模型。
教學過程:
一、激發
1、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底1.8厘米高2.1厘米
三角形:底2.5米高3.2米
2、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為什么要“除以2”?
3、導入:我們已經掌握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有了這兩方面的基礎,我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把梯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計算出梯形面積。大家有信心嗎?
二、嘗試
1、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積的方法,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嗎?拼拼看。
2、學生操作,互相討論。
3、根據討論結果,完成書空,并計算出面積。
4、匯報結果。提問: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
①操作過程。先按住梯形右下角的頂點,再使一個梯形向逆時針方向旋轉180度,使梯形的上下底成一條直線,然后把第一個梯形的左邊沿著第二個梯形的右邊平行移動,直到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為止。
②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個梯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所以: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板書)
強化理解推導過程。
④計算過程中“3+5”表示上、下底之和,它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所以計算時要加上小括號。
每個梯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計算中要加上“除以2”?
⑤想一想:如果是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什么圖形?
學生口述,教師點撥: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一個長方形,而長方形是平行四邊形的特殊形式。
4.字母公式。
(1)學生看書
(2)提問:通過看書,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知道: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積,用a、b和h分別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表示為:
S=(a+b)h÷2(板書)
(3)要求梯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哪些條件?為什么要“除以2”?
5.小結: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的?用字母怎樣表示梯形的面積公式?
三、應用
1.出示例題:一條新挖的渠道,橫截面是梯形(如圖),渠口寬2.8米,渠底寬1.4米,渠深1.2米。它的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①拿出渠道模型,認識橫截面。使學生明白橫截面是一個平面。②生試做。
③訂正。提問:你是怎樣想的?為什么要“除以2”。
2.做一做。
①學生試做。
②訂正。提問:計算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3.判斷。
(1)平行四邊形面積是梯形面積的2倍。()
(2)兩個面積相等的梯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4.練習
(1)讓學生用鉛筆代替圓木或鋼管擺成圖中的形狀。
(2)根據公式求出總根數,說一說是什么道理。
使學生體會到:把另外一堆同樣形狀的鋼管倒過來,同原來的一堆擺在一起,每層的根數就變成同樣多,即都等于上、下底根數之和,這個和乘以層數得到的根數正好是原來一堆根數的2倍。
5.練習
四、體驗
今天學會了什么?怎樣計算梯形的面積?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