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5 23:45:03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數學
1、教學內容:百分率
2、信息窗的介紹:共兩幅圖,左邊這幅是濟南泉城廣場的縮影,右面是其中的一個酒店大樓。還是以文字描述和統計表相結合的形式,給學生提供信息,信息共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十一”黃金周期間衛生防疫部門對酒店衛生的檢查情況,另一部分是濟南部分酒店的客房入住率情況。
3、例題的設置
第一個紅點:學習求合格率的問題。
第二個紅點:學習求入住率的問題。(補充為什么要設置兩個紅點)
4、信息窗的教學建議
第一、情境圖引入。
教學時,可以延續旅游話題,從到濟南游玩的話題引入,引導學生由旅游景點的關注切向政府關注的旅游問題,激發學生的公民意識,然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情境圖,理清情境圖中包含的各種信息。
第二、關注幾個名詞
共兩個紅點子,第一個是解決“合格率”的問題,第二個是解決“入住率”的問題,學生對這樣的名詞是比較陌生的。因此我們可以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說一說什么是“衛生合格率”和“酒店入住率”,讓學生反復交流,說清楚是誰占誰的百分之幾,然后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算一算。
第三、關于計算公式。
在學生交流算法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并逐步完善“合格率”及“入住率”的計算公式。其中學生對“×100%”的理解是掌握計算公式的關鍵。要讓學生通過討論計算公式中的“×100%”,明確式子的結果這時不再是分數,而是百分數了。
第四、聯系生活實際
學習了百分率之后,我們可以讓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的百分率,并說說這些百分率是什么意思,通過學生對××率含義的理解,逐漸豐富學生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并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豐富的數學知識。引發學生的學習探究的興趣。
4、練習的分析:
第1題交流時要重點讓學生說說正確率、出油率、入學率的意義及解決方法。在對數據進行比較分析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百分率最多只能是100%
第4題同上面一樣,要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什么是“命中率”,然后再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
第6題是一道根據數據進行實際分析的題目。練習時,可先讓學生說說兩個6%所表示的意義,然后分析說理由。因為兩個的學生總數沒有告訴,所以兩個學校的近視人數就無法確定。如果兩個學校人數相等,那兩所學校近視的人數就相等,如果兩所學校人數不相等,但近視率都是6%,那么人數多的學校近視人數就多。
“課外實踐”因為涉及到了做實驗的問題,因此活動前,要先讓學生查閱有關的資料,了解種子發芽所需要的條件和環境然后再做實驗,否則計算出來的發芽率會與實際相差太大,就脫離了生活實際而沒有意義了。
最后的“你知道嗎”介紹的是千分數,不需學生掌握,只做一般了解。
信息窗三:濟南假日游
1、教學內容: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成數的意義及簡單應用
2、信息窗的介紹:這個窗呈現的是濟南市10月2日客運情況的一個統計表。這里的客運情況包括民航、鐵路和公路三方面。提供的信息比較明了。
例題的設置。這里有一個紅點,一個綠點,紅點部分是學習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的問題;綠點部分是學習“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百分之幾”的問題。
3、信息窗教學建議:
一、找準“原有的基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單位1”
該類關系的知識點在這里是第一次出現,學習分數知識時沒有此類型的題目。因此,在教學時,首先要結合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理解“2004年民航客運量比2003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幾”這句話的實際含義,然后可以借助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把2003年的客運量看作單位“1”,求2004年客運量比2003年增長百分之幾,就是求2004年民航客運量比2003年增長的數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幾。然后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解答。
二、適當總結這類問題的基本解題方法,幫助學生理清解題的思路
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總結這類問題的基本的解題辦法。這是一個概括提升學生思維的過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對于兩種不同的方法,要引導學生講明其算理。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喜歡的方法進行解答。注意教材中提供的第二種方法中計算0.49÷0.47,除不盡需要保留三位小數。
三、綠點子可以參考紅點子的教法。在信息窗中有好多信息沒有用到,在這里可以讓學生自己利用這些信息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進行解決,以鞏固本節課學習內容。
3、練習分析:
“自主練習”第1題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問題的基本練習。在學生獨立解答的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因為“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幾”是把女生人數看作單位“1”,而“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幾”是把男生人數看作單位“1”,所以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幾與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幾結果不相同。
第5題是可以當作一道半例題來講解。要引導學生學習有關“成數”的知識。可以結合教材中的注釋向學生講清“成數”的實際意義及其作用,然后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確,解題思路是一樣的,只是要把最后的結果化成成數。其中括號2的答案是增加一成半。
信息窗四--青島假日游
1、教學內容: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和已知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求這個數。
2、信息窗介紹:
這個窗是以青島市的幾個著名旅游景點作為背景。呈現的信息左邊是旅游人數的統計數據,右邊是關于旅游收入的一組統計數據。相對于前幾個信息窗來說,這個窗的信息比較集中。
3、例題的設置:
第一個紅點: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
第二個紅點:求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
第三個紅點:已知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求這個數。
4、信息窗教學建議:
第一、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
青島作為一個旅游城市,相信大部分學生不會陌生,即使沒有親身去過,也會通過讀書等有關途徑對青島有所了解。所以課前我們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對青島的印象,具體到海濱風景區有什么印象,旅游時的感受等。當然這一過程所需的時間教師要調控。然后引導學生看數學信息,提出問題。
第二、由分數問題的解決方法遷移到這一類百分數問題的解決方法。
這部分知識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教師要充分重視知識的遷移性,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來學習。教學時這三個紅點子,每一個的教學都要聯系同類的分數問題,讓學生借助同類的分數問題的解決方法來解決百分數問題。解決之前要讓學生理解一些百分數方面的專用術語,如是、占、相當于、增長、超等。學生理解了問題的意思,再去獨立解決進行交流。
第三、找準原有的基數也就是單位1是解題的關鍵。
學生在學習分數問題時,就已經了解了找單位1的重要性,這里同樣是重點。要讓學生能夠根據提供的信息中找準單位1。必要時可提示學生借助線段圖理解單位1,進而理解題意。
第四、在教學中要注重解題思路的分析,而不要去進行類型題目的機械訓練。
我們可能會遇到以下情況,練習中解決問題的類型較多,傳統教材中都是例題,現在都改到練習中了,但教學中還是要當例題去講,一節課只能做兩三道題。這種情況在前幾冊的教材中大家遇到過,在本信息窗大家可能還會有這種感覺。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方面我們是受著傳統教材的影響,應用題按類型劃分,一個類型一個例子,按類型去訓練學生。新課標取消了應用題一說,想來就是為了避免那種不分析題的套類型的機械訓練。另一方面,新教材這樣編排是為了促使我們轉變教學思路。參考了人教、北師、西師等新教材,他們在類似的題目的編排上也是少了又少,我們也是在反復地比較與推敲之后這樣定下來的。這就需要我們轉變一下,也就是在教學時著重從意義方面引導學生理解解題思路,以一當十,即以一種類型能曉通十種相關的類型題目。如第一個紅點對應的類型還包括x×a%,第二個紅點對應的類型還包括a×(1-%)(練習題中的第七題),a×(%-%)(練習中的12題)。第三個紅點對應的類型還包括x×(%-%),x×(1-%).在分析時具有相同的分析思路。所以教材提示著要從數量關系入手進行分析。這種訓練之后,練習中一些類型都會相應地運用同樣的分析方法解答。
5、練習分析:
自主練習的第2題是一道百分數問題的基本練習題。求小明小華分別打了多少字,此題是針對紅點一進行的練習,在學完了紅點二后回過頭再進行練習,學生如果列出9600×(1-40%-50%)也是可以的。最后一問應該引起注意,要讓學生了解還有多少字沒打(是指小明打了全文的40%及小華打了全文的50%之后,還剩下多少字沒打?可能有的學生沒有縱觀整個題目,會理解有誤。
第3題是一道拓展題。練習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問題的解題思路,根據“座位總數×5%=免費送出的門票數”數量關系式列方程解答。
第4題和第9題是針對紅點一的比較練習,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寫出出油率的數量關系式,然后根據關系式列式解答。通過比較,使學生體會到,第(1)(2)題所用的數量關系式是相同的,只是已知數量與所求問題不同,所以解題方法也不同。
自主練習的第11、13題是針對紅點二和紅點三比較的題目,這兩道題的共同特點是:每道題都有兩個小題,由于它的已知信息和所求的問題不同,所運用的解答方法也不相同。練習時,要讓學生說一說每道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比較一下每道題中兩個小題在數量關系和解答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從而加深對百分數幾類問題的理解。(11題的難度大于13題,難在第二問上)
第12題,是針對紅點二的拓展題目,教師可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交流,使學生明確該題有兩種解題思路:一是先分別求第一期和第二期修的米數,再求第一期比第二期多修的米數;二是先求第一期比第二期多修了全長的百分之幾,再求多修的米數。這里不要求學生兩種解題方法都掌握。答案:300×40%-300×30%=30(米)或300×(40%-30%)=30(米)。
注意的問題:本信息窗題目的類型較多,老師可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增加練習的題目。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