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6 00:18:00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目標:
1、能讀懂一些用來表示數量關系的圖表,能從圖表中找出有關信息,體會圖表的直觀性。
2、結合實際問題情境,學會分析量與量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3、了解圖表在生活中的應用,能看懂用圖來描述的事件或行為,體會數學圖形語言簡潔、明了的特點,增強數學應用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認識圖表,并從中獲取信息,學會根據圖表分析量與量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圖表等。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師:在報紙、雜志上,我們常常看到一些用來表示數量關系的圖表,從圖中看數量之間的關系,往往比看一堆數字更直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看圖找關系”。
二、探索活動。
1、出示時間和速度的關系圖,請學生仔細觀察。
2、組織學生看圖后交流,說一說從這幅圖上了解到哪些信息,使學生了解到折線變化的過程、每個數的含義。
3、根據圖表回答問題。除了交流結果,重點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三、試一試。
1、第1題,題目呈現了離家的距離與時間的變化關系,請學生獨自思考后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第一幅圖離家的距離一直在變,先是離家的距離逐步變遠,然后是離家的距離逐步變近,這與小明母親走到讀報欄后直接返回家中的行為是一致的。第二幅圖中途有一段是家里家的距離不變,這與小明父親在中途讀報的行為是一致的。
2、第2題,讓學生根據圖的變化確定或描述行為、事件的變化。先請學生思考,說說自己思考的過程,說明圖中的變化與事件或行為變化的聯系。
3、第3題,題目呈現的是樓層與時間的變化關系。讓學生仔細觀測題中的三幅圖表,準確判斷出哪一幅才是能描述這件事的圖表。
4、第4題,要求學生根據圖中樓層與時間的變化關系,來描述王老師上午的行為變化過程。然后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根據圖的變化編一個故事。
5、第5題,題目呈現的是時間和路程的關系圖。先讓學生說一說從這幅圖上了解到哪些信息,再看圖回答問題。最后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整個行程的變化情況。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