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7 00:05:31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九冊第88~89頁的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六的第1、3、7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學會運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根據問題的具體情況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
2、使學生在對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教學重點:學會運用倒推的策略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通過具體的情境讓學生體會倒過來推想的思考過程。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揭示課題。
1、結合情境,出示條件
(多媒體出示甲、乙兩個水杯)
師:我們先來看大屏幕,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停頓片刻)你發現了什么?
生:甲杯比乙杯果汁多一些
師:還有呢?
生:它們兩個杯子一共有果汁400毫升(配合大屏幕)
師:現在老師將甲杯中的果汁倒40毫升給乙杯,(大屏幕出示箭頭圖)
師:這時你又發現了什么?(大屏幕閃爍40毫升果汁,然后平移至乙杯)
生:現在兩杯果汁同樣多。(大屏幕出示“現在兩杯果汁同樣多”文字)
2、根據條件,提出問題
師:根據剛才的操作,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生1:現在兩個杯子里各有多少果汁?(板書:現在)
師:這個問題提得真好!誰能說說現在甲、乙兩個杯子里各有多少果汁?
生:甲、乙兩個杯子現在都有200毫升果汁。
師:為什么?
師: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嗎?
生2:原來兩個杯子分別有多少果汁?
(板書:原來)(大屏幕出示問題“原來兩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3、根據問題,揭示課題
師:怎樣從現在杯子里果汁倒推到原來杯子里果汁的情況呢?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研究解決這類問題的策略。(板書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操作演示、尋找策略
1、直觀演示,感受倒推
師:剛才我們已經算出現在每個杯子里有果汁多少毫升?(200毫升)
(大屏幕顯示由“實物”一個一個移動變成“平面圖形”:兩個杯子都是200毫升,并標明數據)
師:那原來每個杯子里各有多少呢?(啟發)我們不防再倒回去看一看。
(多媒體演示)
師:我們將倒給乙杯的40毫升還倒回甲杯,說明乙杯原來比200毫升多還是少呢?
生:少了。
師:只有多少毫升呢?
生:160毫升。
師:而把乙杯中的40毫升果汁還倒回甲杯后,這說明甲杯原來是什么情況呢?
生:比200毫升多。
師:甲杯原來有多少毫升呢?
生:240毫升。
師:誰再來完整地說說原來兩個杯子分別有多少果汁?
2、整理表格,抽象概括
師:下面我們把整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來整理一下。
啟發:甲杯是倒給了乙杯40毫升后還剩200毫升,所以甲杯原來有240毫升。乙杯是甲杯倒入40毫升后變成200毫升,所以乙杯原來有160毫升。(教師將表格填寫完成)
3、完善課題
師:在解決剛才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運用了哪些策略呢?(列表、畫圖等等)
師:根據現在的去求原來的我們又是采用了什么樣的策略呢?能取個名字嗎?
生:我們是倒回去再想一想的。
師:我們將類似與這樣的倒回去再想一想的解決問題的策略稱為:倒過來推想。(板書:--“倒過來推想”)
三、教學例2,應用策略
1、出示例二,提取信息
例2:小明原來有一些郵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張。送給小軍30張后,還剩52張。小明原來有多少張郵票?
師:問題的信息比較多,誰能將這些信息依次說一說呢?
2、整理條件,箭頭圖表示
師:小明原來有多少郵票?后來他的郵票數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根據學生回答依次板書箭頭圖:
原來?張又收集了24張送給小軍30張還剩52張)
3、分析題目特點,明確策略
師:大家覺得這道題目的特點是什么呢?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生:知道了現在的,要求原來的。
師:知道了現在郵票的張數,要求原來的應該怎么想呢?
生:倒過來推想。
4、同桌討論,提倡算法多樣化
師:好!現在就請同學們按照同桌兩人一組討論討論,相互說說這個問題可以怎么思考,再用算式表示出來。(同桌討論、教師了解討論情況,適當指導,喊兩名算法不一樣的同學板書算式,)
第一種方法:52+30-24第二種方法:52+(30-24)
=82-24=52+6
=58(張)=58(張)
師:請你們分別說說你這樣列式計算的理由嗎?
生1:用52加30表示小明送給小軍30張前的郵票數,再減去24表示小明在收集了24張前的郵票數,也就是他原來郵票的張數。
(教師板書倒過來想的過程:
原來有58張去掉收集的24張拿回送出的30張現在有52張)
生2:根據題目小明今年收集了24張。然后送給小軍30張,可以知道實際上小明現在比原來少了6張,所以用52+6=58。
5、驗證反思
師:剛才兩名同學分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師覺得都很有道理,他們的答案是否正確呢?我們也可以順著題目的意思來驗證一下。(師生共同推算從原來到現在的郵票數)
師引導反思:現在我們再來看一看,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是怎樣運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的?你認為適合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來解決的問題有什么特點?(讓學生自己說說感受)
四、分層練習
1、基礎練習并比較(多媒體出示)
(1)一輛公共汽車從起點站出發時,車上坐了26名乘客,中途停車時,下了16位乘客,同時又有24名乘客上車,請問現在車上有多少名乘客?
(2)一輛公共汽車從起點站出發,有乘客若干名,中途停車時,下了16位乘客,同時又有24名乘客上車,現在車上有34名乘客,這輛公共汽車從起點站出發時,有多少名乘客?
師: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請學生們獨立思考,同桌相互說一說?
師:現在請同學們再回過頭來看看,你覺得兩個問題有什么區別?
生:一個是知道原來坐車的人數,要求現在坐車的人數,一個是知道現在坐車的人數,要求原來的。
師:那么我們在思考時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知道原來要求現在的,我們就順著想,如果知道現在要求原來的,我們就倒過來推想。
2、分組練習鞏固
(1)小軍收集了一些畫片,他拿出畫片的一半還多1張送小明,自己還剩25張。小軍原來有多少張畫片?
(2)東東和芳芳原來共有60張畫片,冬冬給了芳芳5張畫片后,兩人的畫片同樣多。原來兩人各有多少張畫片?
(學生分組完成,指名板書,集體交流)
師總結:像這樣的知道現在要求原來的,我們倒過來推想比較方便。
3、拓展提高
小華去參觀動物園,先從大門向北走2格道熊貓館,再向西北走1格到百鳥園,再向東走4格到猴山,最后向南走2格到蛇館。你能在圖中標出其他幾個景點和大門的位置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