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7 17:33:26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學計劃 教案
一、對教材體系和內容的簡要分析
本冊教材共安排11個單元。
1、“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是本冊教材的主要內容,共安排7個單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數的認識,有三個單元:第三單元“公倍數和公因數”,第四單元“認識分數”和第六單元“分數的基本性質”。第二部分數的運算,是第八單元“分數加法和減法”。第三部分式與方程,是第一單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規律,是第五單元的“找規律”。第五部分是第九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
2、“空間與圖形”領域安排2個單元,一個單元是圖形的認識,即第十單元的“圓”;一個單元是圖形與位置,即第二單元的“確定位置”。
3、“統計與概率”領域安排1個單元,是第七單元的“統計”。
4、“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共安排四次。“數字與信息”、“球的反彈高度”、“奇妙的圖形密鋪”、“畫出美麗的圖案”
二、基本要求
數與代數
1、揭示分數的意義,研究分數的基本性質。對分數進行通分和約分,2、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以及應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以及應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教學,能及時引導學生將整數加法的運算順序和運算律推廣到分數加法中,發展遷移能力。
3、教學簡單圖形平移后覆蓋次數的規律。能逐步提高學生探索數學規律的能力。
4、用列表和畫圖的策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用倒推(還原)的策略分析數量關系,解決問題。能進一步增強學生運用策略分析問題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空間與圖形
認識圓及其特征,知道圓心、半徑和直徑。能在具體情境中用數對表示位置或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統計與概率
教學復式折線統計圖,進一步豐富學生對表示數據方式的認識,逐步培養學生根據需要,有效地表示數據的能力。
實踐與綜合應用
1、進一步讓學生體會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會運用數表示事物,進行交流。
2、讓學生通過實驗記錄數據,研究球的反彈高度大約是下落高度的幾分之幾
3、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欣賞與設計的活動,初步認識圖形能否密鋪、怎樣密鋪。
4、結合圓的認識,讓學生用圓規畫圓的方法畫出美麗的圖案。
三、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1、學習習慣和興趣:總體說來,良好的學習習慣已經初步養成,大部分同學都能很好的完成作業,學習數學的興趣較高,但上課時思想開小差的現象還時有發生,還需要進一步培養。個別同學的基礎較差,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這方面有待強化。
2、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1)、絕大多數的學生已經掌握上半學期所學的知識,并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部分同學的思維較靈活,有著揭示知識之間的聯系、探索規律的精神。
(3)、個別學生從知識到實踐的跨越還有些難度。
四、教學方法措施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本冊教材的重、難點,應采取以下教學措施:
1、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每個學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礎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學生知識形成和探究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方法的積累,使學生初步學會自主學習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動腦、動口相結合,討論、搶答等形式的學習,培養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并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內學知識,課外學技能,運用理論,使學生真正做到將知識的掌握靈活運用。
4、堅持不懈地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細心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5、精講多練,熟能生巧。
五、教學進度
周次
教 學 內 容
一
等式與方程,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2
二
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2)①機動①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②
三
整理與練習②確定位置③檢測②
四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②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③
五
數字與信息①機動①分數的意義①
真分數和假分數②
六
真分數和假分數①分數與除法的關系①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分數與小數的互化②機動①
七
整理與練習③檢測②
八
找規律②機動①分數的基本性質,約分②
九
分數的基本性質,約分①通分,分數的大小比較③
十
整理與練習②五·一放假
十一
球的反彈高度①機動①統計②機動①
十二
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②
奇妙的圖形密鋪①
十三
解決問題的策略③檢測②
十四
圓的認識②圓的周長②圓的面積①
十五
圓的面積②整理與練習②機動①
十六
畫出美麗的圖案①整理與復習④
十七
整理與復習②期末復習
十八
期末考試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